《失控的轰炸》读后心得:一段梦想和诱惑的抉择故事
人道与人性的交战,造就二战最漫长的一夜
图文好读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mber-mafia/
1945 年 3 月 9 日的夜晚,300 架美军轰炸机在东京投下一千六百顿的烧夷弹,整座城
市陷入火海。背上绑着婴孩在逃命的母亲,停下来喘气才发现自己的宝贝已经着火;民众
紧抓着铁桥的一角,直到烫到受不了,只好松手坠向死亡;大批的人纵身跳入运河,下场
却是被后续跳入的数百人压住而溺毙。那是地狱的入口。
一本谈轰炸的书?
你知道吗?二战时的美军原本只计画轰炸 6 座日本大城,最后却在那个夏天轰炸了 67
座日本的城市,而且以一种极端不人道的轰炸方式:对平民的“无差别轰炸”。难道,这
是当时美军的唯一选择吗?我最喜欢的畅销作家麦尔坎.葛拉威尔(Malcolm Gladwell)
透过《失控的轰炸》这本书,娓娓道来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这是一段梦想与诱惑的故事,是一段人道与铁血的故事,是一段道德与恶魔的故事。
谈到二战时期美军和日军的战争,你会想到什么?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两颗原子弹的惨剧
。然而,Gladwell 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切入这场战争:轰炸。你知道美国在二战时期,
“最昂贵”的发展计划是什么吗?
第一名是 B-29 轰炸机,又名“超级堡垒”。
第二名是全球第一颗原子弹的开发,又名“曼哈顿计画”。
第三名是什么呢?不是炸弹、不是飞机、不是坦克、不是大砲、也不是船舰。而是搭载在
轰炸机上的轰炸瞄准器,又名“诺登轰炸瞄准器”。
轰炸机和轰炸瞄准器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如果你能飞越敌人的战线,从高空直接命中
“后方”关键的军事目标,那就不需要大军压境,也不需要送年轻人上战场牺牲,更不需
要将整座城市变成废墟。这个发明,有机会重新定义战争,让战争变成一种精准、迅速、
几乎不用流血的行为。
这听起来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但它能够被实现吗?
一个梦想
代表这个梦想的,是空军指挥官海伍德.汉赛尔(Haywood Hansell),他和一群浪漫的
理想主义者(史称“轰炸机黑手党”)希望借由科技的进步,发展出“精准轰炸”的战斗
方式,透过瘫痪敌方的重要军工设施,达到遏止战争的目的。
但是,“精准轰炸”是一项极端困难的技术。
到底有多困难?你可以想像一下,你要从时速 80 公里行进的汽车上,把空瓶子投入垃圾
桶,你必须要快速地在脑海中完成物理学的计算。垃圾桶静止不动,但你跟车子正在飞快
地往前进,所以你必须在抵达垃圾桶之前就丢出瓶子。如果,你今天是在离地面三万英呎
高空的飞机作类似的事情,你能想像这个问题会复杂多少倍吗?
在真正的轰炸机上,从高度三万英呎落下的炸弹要 30 秒之后才会落地,在你投弹的过程
中,飞机会不断遭到高射炮和敌机的干扰射击。飞机内和周遭砲弹的声音震耳欲聋,还有
各种跟死神擦身而过的瞬间,在这么混乱的环境之下,你必须分辨哪些是诱饵建筑物、哪
些是烟雾弹、哪些又是正确的目标。
你没办法靠人脑的计算来投弹,你必须借助机器的运算。因此科学家诺登开发了“诺登轰
炸瞄准器”,借由精密的机械控制和参数运算,可以帮助投弹手精准计算出投弹的位置。
汉赛尔指挥了数百架搭载轰炸瞄准器的 B-29 轰炸机,轮番轰炸日本的一家飞机制作工厂
,他达成目标了吗?
差得可远了。
数百架次、共五次的轰炸任务,对那间工厂几乎没有造成多大损伤。由于高空投弹、云层
、风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真正命中工厂的炸弹连一只手指头都数得出来。即使如此,汉
赛尔仍坚持不进行无差别轰炸,史学家这么评论他:“他不是那种愿意剥夺数十万条生命
的人。他不是那块料,他没有那样的灵魂。”
始终坚持人道战术的他,最后被撤换了下来。
一个诱惑
继任的是历史上战绩彪炳、有酷吏之称的铁血指挥官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他
是一位实务论者、是一位身先士卒的猛将、是汉赛尔的相反词。他对于汉赛尔的梦想批评
道:“他们想要找到可以打赢战争的捷径,而战争的胜利不存在捷径,就像这世上并不存
在某些奇幻的动物。”
李梅在欧洲战场征战的经验告诉他,战争要“速战速决”。
他曾说过:“对我来说要减少杀戮,最好的办法就是速战速决。”生灵涂炭的关键不在于
战争用的“技术”,而是战争进行的“长度”。如果你在意弟兄们的性命,在意敌国百姓
受到的荼毒,那你打起仗来就要有雷霆之势。只要你够狠、够果决,那原本两年的战争可
以缩短成一年。
当时日本的城市都是木造房屋,街道狭窄,建筑密集,因此采取“火攻”就能达成最大程
度的杀伤力。恶名昭彰的“烧夷弹”也是在这时候被研发出来,烧夷弹一旦落地,会炸出
无数块微小的可燃烧凝胶,并且黏着在建筑物上,然后持续不断地燃烧。在烧夷弹的眼中
,日本的城市就像一颗火种。
李梅接受了这项诱惑,一个能够快点结束这场战争的诱惑。
三百架的轰炸机升空,在午夜时刻低空飞到了东京的正上空,前几架飞机投下了照明弹标
注轰炸区域,随后上千吨的烧夷弹开始落下。当强力的烧夷弹遇上了易燃的木造房屋?参
与轰炸的士兵回忆道:“那座陷入火海的城市,就像地狱的入口。”一夜之间,十万多人
成了战争的冤魂。
总计 67 座日本城市遭到烧夷弹的摧残,加上随后在广岛跟长崎的两颗原子弹,终结了这
场战争。速战速决,是吧?
后记:梦想和诱惑的抉择
Malcolm Gladwell 在以往的作品中,擅长透过多种样貌、跨领域的轶闻趣事,围绕着一
个主题上面进行探讨。而《失控的轰炸》这本书则令我耳目一新,他用同样洗练的笔法,
在“轰炸”这个单一主题深入探讨,细腻地勾勒出了汉赛尔和李梅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和
形象,还有背后这一段梦想和诱惑交织的故事。而且在精采的人物和故事之余,还带有充
满人性的省思。
像是人类对于“科技”的应用,例如轰炸瞄准器的潜力,是一种要用科技去重新定义战争
的机器,为的是让战争变得更人道。他评论道:“如果人类的聪明才智跟科学进步,却不
能用来让人类的毁天灭地行为得到一点改善,那这两样东西还有什么意义呢?”可是事实
是,在科技还没办法做到完全精准的投弹时,最终这些烧夷弹被投掷到木造平房上面。
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挑战问题:我们该如何在这个世界谨守着道德底线?你会因为科技的
诱惑而误入歧途、随波逐流吗?或是因为放弃梦想可以成为胜利的捷径而便宜行事?或许
,这些问题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透过书中故事的层层堆砌,那些直击你心灵深处的
画面跟景象,会让你对所谓的梦想和诱惑有另一种不同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