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失控的正向思考》—不乐观,就该死

楼主: lokazdszone (人一月刀俞)   2022-03-16 14:12:10
《失控的正向思考》—不乐观,就该死
致谢 微批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3948
“二○○五年前后,正向想法流出太阳系,穿越广大的星际气体,闪开黑洞,扰乱遥远行
星的潮汐,涌入宇宙,规模空前浩大。若有人(不管是神或外星生物)有办法看透人类发
射出去的正向想法,肯定会看到一大堆画面,像是苗条身材、大型豪宅、快速升迁、瞬间
致富,看得眼花撩乱。”
这是书中其中一段,但是荒谬性点满,于是适合作为开门见山。正向思考或是心灵鸡汤之
类,一直都是十分有“市场”的一门类别,不仅是在书籍类,例如无论在任何平台上的畅
销著作几乎都常驻着心灵小语之物,就算不是那么明目张胆的,也会用商管类别的外皮包
装,于是告诉你用“心态就能致富”。对于这些作者来说,确实真的心态就真的致富了,
写了些无甚内容的东西就热销一空,但是读者是否阅读完毕就真的致富、生活提升?雇员
是否在看了大老板的正向心态之后就也“心理影响生理”得进而社会阶级流动成为资本家

“否”
大大的否。
启蒙运动让人类“驱魅(disenchantment)”,但那种企求心灵安慰的懦弱需求却仍让人
们找到不以宗教为名却仍有宗教本性的东西来依附。当所有人高喊著自由并享受着自由的
时候,却无法承担自由的重量,对于做出选择的徬徨造就了30年代的纳粹与法西斯,毕竟
如果有个卡里斯马可以追寻而代替我们做出选择、承担责任,具有安全感的生活那么安适
(当然对于尤太人并非如此),为什么我们需要自由呢?
而具有宗教本性的东西正是这些“鸡汤”,激励讲师还是心灵教练其实不过都是 fake gu
ru,对于富裕的人来说当然生活是快乐的,而当他们说出他们的生活方式,或是“俗称”
的人生哲学,并不代表奉行这样的行为就会达致那样的结果,反而是这些人先有那些结果
才能做这些豪奢的事。毕竟若能住个一晚上万美元而有佣侍随侧使唤,谁还会感到不快乐
?“不要穷得只剩下钱”简直是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有闲阶级的“闲话”,因为许多人穷得
连命都没了还谈得上钱。
但是宗教这回事就如同马克思说的是人民的鸦片,进入美好的梦境却对现实有害,对于受
到剥削的非资本家群众只要吸食一些鸡汤,生活就能继续过下去了,只要跟着课程呼喊口
号,宇宙能量都会回应了。吸引力法则还是癌症心灵治疗,都建立在个宇宙是人的心灵所
创造的不可靠的不科学假设之上,但是对于这些人来说“有研究指出”就已经很充分了,
至于是什么研究、有没有对反的研究,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结论是自己需要的,
甚至“有研究指出”这句话、出现在纸张上的这句话,就成为了能附庸的另一个权威。而
这些都让我们忽视是什么让时代的群众处于那么庞大的不安全感,就像资本的意识形态笼
罩在无产阶级头上进而维系剥削的生态持续。
书中举了一本书是《谁搬走了我的乳酪?》,大卖千万本,但内容却是印刷字体极大而只
有94页的寓言故事,主角是哼哼哈哈两个爱吃乳酪人,有天到乳酪站发现乳酪不见了,整
天痛骂很世道不公,,但世界中的另外两只老鼠却不思考地直接去找其他乳酪,寓言就是
:不要过度思考分析把事情搞复杂。换句话说,在正向思考的“哲学”里头,思考是被贬
抑的,启蒙时代以来所提倡的“批判思考”是被遗弃的,我们必须透过“乐观偏见”来筛
选世界给我们的讯息,当有坏事发生时,我们必须假设个如果不是这件事发生,可能有更
糟的事情发生。当我们掉了钥匙,我们要庆幸手机没一并遗失;当我们被车撞伤,我们必
须转念还好我们没死亡。
境随心转毋宁是最为阿Q的自慰,而这自慰能达到的高潮大概也只是“心静自然凉”这种
即便坐在烈日当中的柏油路也要大喊“舒爽”的愚蠢。
无论是过往的苏联还是改开前的中国(或许今日亦同?)或是今日的北韩,活在其中的人
们总是有着自身处于幸福生活的幻觉,那是来自于极权国家的宣传。但是,自由世界并不
更好,因为市场已为这种进路代劳,企业家把演讲、书或是影片,甚至大量购置给员工,
甚至透过解雇的惩戒手段来让那些“负面的人”被排除在公司之外,进而让那些相信失败
都是咎由自取的人留在公司,一片和乐融融得是一群相信着只要“相信就会成功”的奴隶

正向思考不仅不科学,反而是种宗教,这个特质更能见诸于其与喀尔文教派的共通性上。
“从新教改革以来的几世纪,西方经济精英就一厢情愿地认为,人会贫穷是究由自取的。
喀尔文教派认为贫穷是懒惰和其他坏习惯造成的;正向思想家则认为人会贫穷是因为故意
不接受富裕。”更尤其,两者都要求“工作”,甚至必须对“自我”进行监督,喀尔文教
派的禁欲教条而杜绝懒散,正向思考则是禁止负面想法的出现,殊途同归地两者都将自我
当作被监督的客体—囚犯。无论是来自于外部或是内心,乐观成为了当代的“新教”,我
们必须乐观,因为这是新时代的宗教所规约的,而所崇拜的偶像不是基督,却是导师(Gu
ru)。
面对正向思考,我们的对策并不是用负向思考来取代,因为二者是种相对概念,无其一则
无其二。二者都对世界做出了偏见的诠释,进而让我们忽略真实。我们不能忘记“Hope f
or the best”的下文是“prepare for the worst”,best 是来自于期望的理想,worst
则是对于现实的功利评估。我们所要做的不过就是哲学上知识论所追索的:“真”。作
者如是说,适于本文之结尾:
“取代这两种思考的做法就是,想办法摆脱自己的想法,观察事物的眞实面貌,尽量不要
让自己的感觉与幻想对事实加油添醋,去了解世界同时充满危险与机会:人有机会幸福美
满,但也终将一死。”
作者: setom (流水)   2022-03-16 14:16:00
最近也买了这本,刚开始看,推个!
作者: toshism (奇天烈)   2022-03-16 15:49:00
作者: choon (hoon)   2022-03-16 17:11:00
作者: anonymous8 (诈骗岛永久居民)   2022-03-16 17:31:00
作者: brella (府城严选臭懒趴)   2022-03-16 19:20:00
作者: VossCG (2021新人类)   2022-03-17 09:32:00
启蒙运动与宗教的疯狂历史评断 推 傅柯的疯狂古典时代
作者: carie (雪雪猫猫)   2022-03-17 12:34:00
作者: LoveSports (爱运动)   2022-03-17 21:21:00
推心得跟这本书 这本2012年出版过 2020年发行新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