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我家住在张日兴隔壁》读后感

楼主: MAXjames (麦酷斯)   2022-03-11 18:47:06
图文心得:https://maxjamesread.com/my-home-is-near-jhang-rih-sing-store/
会知道《我家住在张日兴隔壁》这本散文集,是因朱宥勋在他的2021年书榜上力推,心痒
遂到三余买来读。
作者杨双子本名杨若慈,此书以她与孪生妹妹若晖为轴,细诉从小而大,跨越时间空间,
相生相伴的双胞情。朱宥勋形容的精准,这本书实在是让我读得揪心痛,但一翻开就被深
深吸入,停不下来。
【张日兴隔壁】
书名《我家住在张日兴隔壁》是本书首篇。乍看有点摸不清头绪,想说张日兴何许人也。
但细看便明白其用意。
杨双子老家在台中成功岭山脚下。而这个“家”极为独特,是她阿嬷一手盖的。阿嬷是能
干的泥水匠,但对设计一窍不通,导致没有一个房间是矩形。窗户开得少,有时得摸黑登
楼。同学来访总说:“你家好像迷宫一样。”
走左手龙门入新客厅,可直驱腹地穿过厨房、厕所、房间、房间、厕所、房间
、旧客厅,从右手虎口出我家,或者返头上东边楼梯横越房间、房间下西边楼梯回归原点

家如迷宫,乡异如是。
生在街道未有详细规划的成功眷村,杨双子说形容那细小巷弄宛若枝叶茂盛的九重葛,沿
著军营围墙脚跟生长。
关于眷村迷宫,回首我只记得成功东路以及它辐射而出的细小巷弄。阡陌交通
,共构一幅蓝图。
而在这地理迷乱的地方,“张日兴商店”是个特别的存在。杨双子言它是成功岭诸杂货店
执牛耳,其他店家不过所属卫星耳。
它是成功岭沃尔玛,方圆十里人家朝圣之地。小学同学老师问我家所在,只须
回答“张日兴隔壁”,不必赘言。
因此,张日兴犹如“家”的座标定锚。一切故事也都从这里展开。
那是我生命原点的正中央
【迷碎的家】
除了物理上的迷乱,杨双子的家,在抽象意义上也是混杂难明。
由于爸妈离婚的早,加上三代同堂,这家呈现一种社会主义的典型生态:男性长辈都是爸
,女性长辈都是妈。书中戏称这状况叫“人尽可爸妈”。
妈妈的空缺由各种“她者”补上:
阿嬷分身有术,权充职务代理人;阿姆、大姑姑、小姑姑轮番上阵,算是Part
-time兼职;爸的历任女友无缝接轨,属于约聘人员。
至于爸爸,杨双子形容他是风般的男子。赌博喝酒快意恩仇,与男人各个结拜,女人则对
他爱恨交加。离婚后女友一个换过一个,最后甚至消失无踪,多年后才归来。
与其说是父亲,作为玩伴恐怕更加称职。他教双胞胎保龄球、象棋、台球。此外又多识于
鸟兽草木,能钻木取火又会打猎,上山下海皆难不倒他。根本玩乐达人。
但父亲终究不该只是玩伴。他载双胞胎上大肚山学四轮溜冰,结果差点摔进急诊室;怕女
孩子出社会遇到坏人,五年纪就用高粱帮她们锻炼酒量;还让她们抽菸,说是知晓滋味就
能避免同侪诱惑……诸如此类,尽是荒唐。
【双胞胎彼此定锚】
在这迷宫家乡,人尽可爸妈的状态,双胞胎只能彼此相依。
杨双子说同卵双胞胎不是奇蹟,感情弥坚才是奇蹟。毕竟先天相貌智商雷同,世间所有可
比较题目,就通通送上门来。谁好看?谁用功?谁受欢迎?孰优孰劣,无从回避。
然她与妹妹若晖就是奇蹟。
比如吃。由于爸爸离家,两人青春期可说是在饥饿中度过。上课日还有早午餐,假日不免
就有几餐得落空。
我们的父亲抛弃我们了。我们的肉身比思想更早体会。因为我们没饭吃。
国中毕业,进了高职夜间部的两人开始打工生涯,自“食”其力。双胞共用帐本,每日餐
费仅100,得精打细算的活。
生活要上轨道,轨道就是工作,是收入来源,是落袋为安的吃喝之物。
直到二十出头财务改善后,才将胃袋逐渐敞开。书中描述让我吃笑之余又心头微酸。
我们要吃肉,满足大口咀嚼的渴望。要喝又甜又冰的垃圾饮料,以糖分浇灌心
灵。要炭烧水滚,浓酱麻辣,寻求嘴里的奇幻冒险。要寰宇搜奇,装腔作势,解长年自视
委屈之苦。食得两人共苦,行也不遑多让的拮据向前。
书中说她们搭飞机的次数竟比火车还多。这不是因为太常出国,而是搭火车的机会更为珍
稀。
未成年时,两人只能一人步行另一人铁马,清苦上路。熬到18岁,若晖晋身到轻型机车,
脚踏车便由杨双子接手,双双实质成长。火车?太娇贵的玩意儿。
这般生活,出游不易,因此若要旅行,只能是“出国”。
双胞胎的第一次出国,去了中国。用两人高职“省吃俭用”攒下一笔积蓄,换来九天八夜
的中国游,存款顿失三分之二。
要具体形容的话,那是假设磁砖放缝隙贴这一层金箔,用指甲去一一抠剥下来
的耐性坚持;是每日清晨花苞顶端凝结水银,手持滴管颗颗汲取收残的缓慢累积。
然对她们说,这次长途旅游是历经无数黑暗时光以来,第一次大休息。
有一就有二,之后每几年一次的国外旅游,图的都是一场大休息。直到很多年后,旅行才
摆脱休息的宿命,成了享受的可能。
往日图的是大休息,后来才稍微晓得人生在世可以享受,晓得享受无罪,晓得
享受的乐趣。
日子虽苦得荒谬,育乐还是不能少。杨双子言,她们是看漫画学认字的。
双胞胎最好了,我们随时随地交换心得,读书看漫画都是别人的两倍乐趣。
对两人来说,租书店可说是救赎之地。因着漫画、小说构筑的幻想宇宙,两人才能忘记真
实世界的艰困。
生命是如此困顿,尤其需要画饼充饥。租书店是留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将我
们牢牢守护。
三折肱为良医,言情小说读多了,想自立门户只是刚好。杨双子说她十有四而志于写小说
。小说难写,但两人可合作构思,是为双胞胎优势。
若晖永恒做第一个聆听故事的听众,兼任点评的责任编辑。
于是乎,怀着无比的认真,她从言情小说一路写到文学奖作品。
然两人的相依共构,却因癌症袭来,乱了方寸。2009年,两人一同迈入25岁,若晖却患上
乳癌第三期。
饮食先被节制,医嘱要求低脂低油少醃渍,无火烤油炸,得戒酒、糖和咖啡因,豆奶乳制
品、虾蟹海鲜也成拒绝往来户。原本放纵的余裕又被残酷收回。
然病情已不复返,最后时刻,两人开始稍稍放松。甚至偷吃卖当当还被巡房医生抓包,落
得窘迫道歉。W医生的那句:“现在吃得下什么,就吃什么。”,看得虽暖但心情复杂。
至于旅游,两人最后出国是2014年底的九州行,若晖体力大不如前。常人40分钟的路程,
走了大半午后。小确幸的滋味几无。
大家走路讲话都很轻松,单独若晖一人宛若失速的马拉松选手,上气不接下气
,嘴脸色与嘴唇同样惨白。
2015夏,病重的若晖与她合作一部小说,准备投递第一届台湾历史小说奖。因需安个笔名
。两人最终定调“杨双子”。双字宛若两人并肩而立,甚合。
看到若晖醒来询问小说进度的段落,只有难受:
“妳一定要把小说写完喔。”
“我会努力赶上截稿日。”
“妳不要随便死掉喔。”
“我不会随便死掉。”
【何处是家】
由于这样的背景,对双胞来说,何谓“家”是不断讨论的话题?双胞胎最后拍板:
有彼此的地方,就是“家”。
然而,生命的最后,若晖却说:“我想回家看看。”
杨双子困惑,想说这里不就是家?但还是借了氧气钢瓶,回返乌日老家。看她们举步维艰
地走完家的最后巡礼,虽不舍却有种平静。生命薄脆,到最后还是想图一个依属。
所以家会不会,可是眷恋?
家会不会,可能是保留生命刻痕最多的所在?
会不会可能是,我们生命原点的,正中央?
临寿时分,若晖想得还是那迷宫般的所在,张日兴的隔壁。
【后记】
读完当下,除了深深情绪,另一个感受是“完整”。一般散文多是集结作者一段时日的作
品,再稍作安排,略微结构。但这本却是浑然天成的完整。或许就是这样,读来极为连贯
,情感穿透。双胞情意满溢,拌上癌末酸楚,读得爱痛交织。
这书其实年初就读完了,虽喜欢、想大推此书,却一直不知如何起笔。理工脑这时候实在
不好使,总之还是试着写了。隔些时间重温书中情节,动人依旧。
虽说书中描述的“家”离谱荒唐,病后情节更是悲惨刺骨。但杨双子用一种冷静甚至略带
幽默的方式,将你温柔的拉入那些情境。读来苦中带甘。如陈又津在推荐序说:
妹妹走了,杨双子留下来,从深不见底的悲伤,自己用文字把自己拉起来。
或许,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作者: btfy (btfy)   2022-03-11 19:05:00
推长心得文,也推这本书。读时深深被触动,啊,原来有这样的
作者: brella (府城严选臭懒趴)   2022-03-11 19:05:00
作者: b06606005 (没什么好讲)   2022-03-11 22:50:00
作者: qqqlisa (兔子蹦蹦跳跳)   2022-03-12 13:43:00
很被触动的一本书
作者: forlwh (s,h,a,t,t,e,r,e,d....)   2022-03-13 02:31:00
推好书好文~
作者: starship3   2022-03-14 10:33:00
推好书
作者: charlly (风塔的高度)   2022-04-01 13:2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