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他们没在写小说的时候
【作者】:朱宥勋
【出版】:大块文化
—————————————————————
#minebook掘册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tqt4dll17pc0857t987k89x/platforms
《他们没在写小说的时候》是从一个特别的角度来看台湾历史,
它是从文学家的角度.
从书名也说明了作者想讨论的不是这些作家的作品, 反而更聚焦在他们的人生.
这本书还有个副标题“戒严台湾小说家”,
戒严时期台湾有白色恐怖, 有些题材你不能碰, 碰了就要入狱,
有本省外省的省籍问题, 本省菁英受到严重的压制, 各个领域,
不管是政治上或是文化上, 都是外省人当家作主,
有语言问题, 当时的台湾人在年轻时受日本教育, 学的是日文,
但是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 全部都只能讲中文写中文, 一时之间台湾人进入了失语状态,
他们写不出来想写的东西, 就算能写出来也肯定不会像母语者一样的流畅,
这些戒严时期的这些作家, 他们只剩中文, 一个他们一点都不熟悉的语言去创作,
他们该怎么办呢?
这些作家的人生正反应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他们所做出的选择, 也代表了一部份台湾人的故事.
1.海外的文学触角-聂华苓
当时聂华苓在“自由中国”杂志社工作, 担任文学编辑.
这本杂志的创办人雷震是国民党高层, 真心相信要在台湾实施自由民主,
所以当他看到蒋介石把总统做成了皇帝, 不惜违宪也要当三任总统的时候,
“自由中国”开始批评蒋介石各种倒行逆施的举动, 成为蒋介石的眼中盯.
雷震相信政党政治是民主制度的重要核心, 于是勇敢率先出来组党,
这个举动彻底激怒蒋介石, 他立刻下令把雷震关入监狱, 关闭“自由中国”,
聂华苓虽然没有入狱, 但遭到特务全天候的监视与窃听,
身边没有任何朋友敢与她来往, 而就在这个时候她认识了安格尔.
这个美国人对聂华苓一见钟情, 一直邀请她去美国爱荷华州参加作家工作坊,
参加这个工作坊的人可以在那里专心的写作, 安格尔正是这个工作坊的主持人.
聂华苓对这个初见面的美国人所发出来邀请, 下意识的回答“不可能”,
先不论她只认识这个人三天而已,
光她现在被特务监视的敏感身份, 她根本不知道国民党政府会不会放她出国.
不过安格尔没有放弃, 即使离开台湾, 他还是一天一封信写给聂华苓, 持续热情邀约她.
可能是安格尔的真心感动了天, 聂华苓居然奇蹟式的在隔年成功出国,
她真的去到了爱荷华州的作家工作坊, 在这里她写出了她的代表作《桑青与桃红》,
这本小说的背景正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主角在中国出生, 后来国共内战, 逃到台湾, 最后又移民到美国.
在美国后, 聂华苓与安格尔结了婚, 跟他一起主持作家工作坊,
这个工作坊邀请了超过一千两百位, 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
在聂华苓的大力推动下, 也包含了许多台湾的作家,
像是白先勇, 陈映真, 王桢和, 郑愁予, 张大春等等,
在那个封闭的年代, 聂华苓让许多台湾作家有机会接触到世界.
2. 文学的力量
以前以为是安格尔的真心感动了天,
不过在这本书里面提到, 其实这个作家工作坊的背后金主是CIA, 也就是美国的情报局,
也许聂华苓当时可以出国, CIA可能也出了一份力.
为什么CIA会在一个纯文学计划里面扮演重要角色呢?
目的是为了推广美国的影响力.
一个国家的影响力不只来自硬实力, 像是军事的力量, 经济的力量 ,
还有很大一部份是软实力, 像好莱坞的电影产业, 日本的动漫, 韩国的Kpop,
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品味与价值观.
作家工作坊也是一样的道理,
美国让这些一流的作家到这里来, 写他们在原本国家没办法写的东西,
让他们看到在美国, 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 生活是什么样子,
这些作家写出来的作品会漫漫的渗透到下一代, 下下一代,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它不像科技, 可能十年就全部换新,
我们现在仍旧会读十年前出版的文学作品, 甚至百年前的作品,
这些故事里所传递的想法也会源源不绝的流传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前辈们会这么努力的想要建立“台湾文学”,
要让一群出生在台湾, 生活在台湾的人, 写出在台湾发生的故事,
透过这些作品, 台湾人的生活方式与思想就能够被保存, 被扩散,
台湾人的主体性也会在这些作品中被表现出来.
3. 台湾文学的功臣-钟肇政与叶石涛
如果提到建立台湾文学的功臣, 我们一定会提到两个人, 一个是钟肇政, 一个是叶石涛.
当时本省籍的作家面对的环境极为恶劣,
在国民党政府“禁止日文”的政策之下, 他们不得不用完全不熟悉的中文创作,
即使这些作家各个才华洋溢, 他们还是得面临无数次的退稿.
钟肇政就是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 想办法串连起当时为数不多的本省籍作家.
他们组成了一个切磋文学的社团, 这个社团运作非常阳春,
每一期的值日生会把自己的作品寄给社团名单上的下家,
下家看完作品, 会把意见寄给钟肇政, 再把同一份作品寄给下下家,
如此反复进行, 最后钟肇政就会汇集所有人的意见, 寄回给作者修改.
作品修改完后, 钟肇政会帮作品寻找适合的刊物投稿,
如果被退稿, 还会跟作者讨论内容该如何修正, 要写什么样的内容比较容易刊登,
甚至当自己的小说好不容易获得连载机会, 他会立刻告诉其他作家朋友,
自己的作品何时会结束连载, 要他们在之前写完一个长篇,
这样他就可以帮忙投稿, 占下他空出来的版面.
很多的作家都只想着自己的创作, 但钟肇政却不只想到自己.
钟肇政的角色是帮本省籍作家出谋划策, 想办法让他们的作品刊登出来.
等到作品刊登出来以后, 就需要有评论家来解析作品,
帮读者了解作品的价值, 这正是叶石涛在做的事.
他原本在日治时期是个小说家, 但到了国民党政府时期他就不写小说了,
取而代之的, 他开始写文学评论. 他的目标是“写下台湾文学历史”,
所以他不只评论本省籍作家的作品, 他是为每个当代的台湾文学作品都留下评论,
他也补上大量日治时期作家的作品评论,
他不是专业的学者, 他写评论靠的是大量的阅读所建立起的个人品味,
但他的评论是日后学者研究台湾文学重要的参考.
后来他终于在1987年完成了 《台湾文学史纲》, 第一部由台湾人写的文学史.
钟肇政和叶石涛都是很有意识很有组织的在为台湾文学开疆辟土,
他们曾经是创作者, 但后来发现改用中文写作, 他们成为不了第一流的小说家,
所以他们自愿退居幕后, 去架设舞台, 让其他人有舞台可以表现,
架设镁光灯, 让他们成为舞台的焦点,
我觉得这样的胸襟非常了不起.
他们必须忍辱负重, 明明心中想要的是有独立主体性的台湾文学,
但在国民党政府的监视之下, 只能先把台湾文学说成是一种乡土文学,
之后再逐步的脱下乡土的保护壳,
在几十年后, 终于成为堂堂正正的台湾文学.
4. 感想
在这本书里面介绍的作家中, 我最熟悉的就是陈映真.
但他恐怕是最让人五味杂陈的一个.
我读过最多他的小说, 我记得学生的时候, 读他的作品“山路”, 深受感动.
钟肇政很欣赏陈映真, 当他在编台湾文学作品集的时候,
曾说陈映真的作品值得单独一册, 因为有太多好作品了.
但是陈映真拒绝了钟肇政, 他拒绝成为台湾文学的代表之一,
陈映真坚持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份, 除非钟肇政出的是《中国台湾文学作品集》,
不然他不会同意自己的作品收录其中.
我觉得正是台湾独特的政治环境造就了陈映真的信念,
因为对国民党太过失望, 所以对左派共产党有了近乎偏执的信仰.
如果陈映真长在中国, 经历过各种革命, 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期待可能早就灰飞烟灭.
他后来被中国尊敬的供起来, 也是因为他是出身台湾的作家.
“台湾”是组成陈映真很重要的一个元素.
而不管任何时候出的台湾文学史或是在讨论台湾文学作家,
我们一定都会提到陈映真.
因为陈映真的矛盾恰恰说明了一部份台湾人的矛盾,
其实非常有代表性.
很长一段时间, 台湾文学都被视为是中国文学的 subset,
但台湾文学并不只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
台湾文学中可以看到很多日本的用词与口气, 代表台湾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
台湾经历各种政权, 迷惘的国家认同与身份认同,
或是民主化过程中的各种政治事件, 都是政治文学的养份.
台湾对同志文化的包容, 使台湾的同志文学生气勃勃.
台湾人的独特之处, 从我们的台湾文学中展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