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刻意练习》心得笔记

楼主: MAXjames (麦酷斯)   2021-09-24 21:45:32
图文心得:
https://maxjamesread.com/peak-secrets-from-the-new-science-of-expertise/
为什么有人能在自身领域成就顶尖;其他人却只能在庸庸人世载浮载沉?究竟那些音乐家
、西洋棋大师或奥运选手的成功是源于他们天赋异禀,还是刻苦努力呢?
天才要如何炼成是被讨论到烂的大哉问,而今天介绍的这本《刻意练习》就是要告诉你,
天才的道路不是天注定,而是可被我们这些凡人复制学习的。
此书的作者有两位,一位是出版过多本科学书籍的罗伯特;另一位则是被称为“研究世界
专家的专家”的安德斯。二位用一本书的时间告诉读者,天才并不是单靠天赋,但也非仅
是努力就能养成,真正造就非凡的关键便是书名:刻意练习。
以下我会先从完美音感的例子,解释为什么天才是后天炼成的;接着讲述成为高手的关键
在于使用刻意练习建立心智表征;最后则会简述刻意练习的实践要点;而文末我会尝试用
另一面向思索刻意练习所代表的意义,解释标题后半说的:还是天注定?
【天才不是命中注定】
首先,作者要为读者证明为什么天才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他们举了音乐领域的经典例子
:绝对音感。
绝对音感又称完美音感,每一万人仅有一人具备。就算是世界级音乐家也未必有这项能力
,比方说音乐神童莫札特有,但浪漫派大师布拉姆斯就没有。这样看来,这能力肯定是天
注定,对吧?
但近年的研究松动的如此天赋论观点,可从以下两道线索来找到漏洞:
第一道线索:幼年学习音乐的影响
有这项“天赋”的人,几乎都在三到五岁的稚龄开始学习音乐。如果完美音感是天生,那
孩童期有没有接受训练不该是关键。
第二道线索:声调语言的影响
研究发现完美音感在音调语言(如中、越等亚洲国家)中更为常见。而这些音调语系血统
的人,如果从小学习的是英文等非声调语言,他们发展出完美音感的比例就会大幅下降。
显然相较于血统种族,后天训练方式更是关键。
最后一槌定音,确定完美音感并非天生的是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的研究。她召集了24名
介于2~6岁的孩童,接受为期数月的音感训练。结果发现虽然每个孩子进步速度有差异,
但最终所有人都拥有了完美音感。
这结果打破的大家对天赋的认知,证明后天锻炼对能力养成至关重要。接下来要我们要来
看看这能力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大脑可以创造天赋】
作者指出只要有正确的训练,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完美音感。而能力养成的关键就是
:可塑性和适应力都极高的大脑。
这现象不单发生在音乐领域,在研究众多领域佼佼者后,作者发现“天才”们发展出这些
不可思议能力的过程,与上述完美音感的养成如出一辙,都是透过训练使大脑产生质变。
书中进一步指出,透过练习会使大脑神经回路产生变化,最终会让天才发展出的所谓的“
心智表征”。
心智表征是指一种心智结构对应到某物品、某概念或某系列资讯。比方说,西洋棋大师看
到的棋盘,就不单是混乱交错的棋子,而是一组组模式,研究指出大师级棋手脑中约存有
五万块棋形模组,这让他们与一般棋手的行棋技术产生极大差距。
那到底要怎么去训练大脑呢?没错,答案就是“刻意练习”。
另外,心智表征有领域限定性的,比方说跳水选手的心智表征,就无法应用在篮球场上。
这解释为什么大部分高手只能在单一领域发光发热,并不是他们天赋只点在那边,而是没
有足够的时间培养其他心智表征。
你或许会问,上面完美音感的例子是应用儿童身上,他们的大脑可塑性极佳当然没问题。
但如果是成年人不就没救了吗?
的确,成年后几乎没人可以靠训练产生绝对音感,但并非所领域皆是如此。成人的大脑仍
具备一定适应性,多数技能还是能借由正确训练获取。
这让我们对天分有了新的思考。过去总认为每个人皆有一组固定潜能(像音乐或数学潜能
),我们可去强化这些能力,但无法涉足本能外领域,不然就会像华石斗郎一样悲剧;但
新的观点认为并不存在所谓预定能力,每个人都能靠大脑适应力创造出之前不存在的技能

简言之,对比传统练习是希望让我们发挥固有潜能,将本能天赋发挥到极致;新的观念则
认为潜能不是天生,而可透过刻意练习打造。
了解天分怎么生成,接着我们要来介绍刻意练习的条件与实践要点。
【刻意练习实践要点】
好的,那到底要怎样实践刻意练习呢?首先需了解刻意练习有2项先决条件:
1. 该领域必须发展相当成熟
像音乐演奏、体操或跳水等发展成熟领域较有机会实践刻意练习。
2. 需要有老师能帮助学生改善表现
刻意练习需要有指导者帮助修正,让技能往对的方向前进。
了解以上两点后,我们来看看刻意练习需要具备的5项要素:
1. 明确目标
刻意练习并不是无脑苦练,而要有具体目标,让自己有标准修正调整。比方说将目标设定
成将一首曲子正确地弹三次,就会比单纯不断重复弹奏好得多。
2. 专注
专注对刻意练习很重要。在训练时必须全神贯注在想加强的项目上,不然效果会大打折扣

3. 意见回馈
犯错时能有及时反馈,才不会走弯路而不自知。这也是为什么上述条件会需要好的老师,
因为他不单能指出你的技术问题,还能提供改善的建议。
4. 跨越舒适圈
刻意练习会不断要求突破自我。当你已熟练某技巧后,就要向新的方向前进,跳脱自在的
圈圈。
5. 不断维持锻炼
最后还是免不了回到老梗的“坚持”。唯有不断将上面4点重复循环,才能将一个领域的
技能磨到达到顶尖。
从上述5点可看出,刻意练习并不是毫无目标的埋头苦干。这也是为什么作者会说一万小
时法则其实根本不是种法则。就像很多路人打一辈子三三,也不会变职篮选手一样,训练
长度很重要,但训练品质更重要。杀猪公是永远无法上太空的。
一万小时法则较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需要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才能成就顶尖。事实上
想精进任何技能都可应用刻意练习,一般人即便无法爬上巅峰,只要愿意付出一定时间都
能使一项技能获得显著进步。
【总结】
总结一下。首先天才之所以能成就非凡,并非天赋异禀,而是透过后天锻炼;而锻炼的关
键就透过刻意练习,打造出超越一般人的心智表征;最后则谈到刻意练习需要满足目标、
专注、回馈、进阶、坚持等要点。
这本书并不全是那种教你怎么实践刻意练习的步骤化工具书,说是刻意练习的科普书或许
较恰当。两位作者揉杂大量研究与真实故事,向你证明刻意练习是经得起考验的理论。读
来畅快,是本易读性极高的书。
【后记:成功真的不是天注定吗?】
最后想从另一个面向谈谈我对刻意练习的反思。这书乍看提供一个诱人的承诺:只要用对
的方式努力,人人皆可成就顶尖,不用因为担心天赋而画地自限。
但真的是这样吗?
书中的一个例子让我对这样“正向”的思维产生怀疑。作者提到心理学家波尔贾因为相信
天才是可被锻炼的而亲身实验,从小用刻意练习锻炼他三个女儿下西洋棋,而最终,她们
都顺利成为顶尖西洋棋手,印证天才可训练这样的观点。
但我看这故事时,感受到的不是励志,而是一种担心。似乎只要父母有心,就能帮孩子取
得成功。不知怎么的,我想到了“阶级复制”这四个字。
如果大家回头看一下刻意练习的要点会发现,资源丰富的人有更多资本实践刻意练习。比
方说好老师这条件,有钱人显然就极为吃香。书中就提到培养一位顶尖网球选手,每年约
需要三万美元,那些专门网球学校的学费甚至更高,这对贫穷阶级来说显然是极大负担。
虽然作者认为现在网络资源发达,只要有心,就算没有老师依然可以学习。但真的是这样
吗?
几年前当我看见各类线上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时,也一度觉得只要有心大家都有机会学
习,环境限制不再是问题。
但后来我读到商周的这篇文章,文内提到会使用这些资源来精进自己的多半来自已开发国
家,甚至已经有学位和稳定的工作。赫然发现这讲得不就是我吗?这才惊觉,方便的网络
对本来就有资源的人帮助反而更大。
而专注和坚持同样如此,试想如果一个人的家境困苦,父母需要努力维持生计,他就会需
要分担更多家务甚至提前挣钱,而这些因子都会影响刻意练习的品质。
简言之,资源丰富的人所能提供给自己或下一代的金钱、人脉与努力条件都优于底层人们
,而这些恰恰都是刻意练习所需要的。
就我来说,这本书是正向的,给了种只要正确努力就能成长的信心;但就整个社会来说,
我反而有点悲观,因为这似乎更证明了上流阶层能赋予下一代成功机会。
过去在国小服替代役时,我就看到很多家里有状况的孩子,在学习时遭遇的阻力远大于那
些家境好的孩子,学业与才艺皆然。
有时会想,我如果生长在一个相对困苦的家庭,是不是就无法一路读到读四大学硕,进外
商工作,然后在这边读书写字了呢?
我知道可能有人会觉得这就是社会现实,没什么好说的。但我总希望每个人能有自由选择
发展的权利。而刻意练习的理论,在我看来,似乎更证明了这上下生态链会不断延续。
当然关于这些,我依然没想得清楚。不知道你会怎么看待刻意练习呢?是把它当成能向上
攀爬的绳索,还是綑绑阶级的锁链呢?欢迎一起讨论看看哦。
作者: brella (府城严选臭懒趴)   2021-09-24 22:15:00
作者: ElevenWinter (Winter is coming)   2021-09-25 13:36:00
推!谢谢分享!
作者: offsetyrn (offset)   2021-09-25 18:58:00
推后面的反思在我看来,本书是过于理想化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工作,讲究的是灵活应变刻意练习,适用于匠气的技艺学习而已可用性极低也认同原PO的阶级制今天若要加强英文能力,欧钱请外师随身教导*有钱当然比自行寻找网络资源来得有效率
作者: yang1265 (夜)   2021-10-01 06:02:00
推反思
作者: cowbaya (靠北啊)   2021-10-03 12:31:00
华石斗郎那段有点怪 他刻意练习 也小有成就但这也差不多了 难道你期待他能赢西索 虽然我知道你要表达的意思
作者: toshism (奇天烈)   2021-10-05 19:44:00
推反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