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zkowntu (冰封冷雁)》之铭言:
: ※ [本文转录自 Gossiping 看板 #1X52lA_f ]
: 作者: zkowntu (冰封冷雁) 看板: Gossiping
: 标题: [问卦] 村上春树是怎么跟文青画上等号的?
: 时间: Thu Aug 12 03:58:00 2021
: 十几年前村上春树俨然就是文青喜爱的代名词
: 看村上春树就好像表示自己是文青
: 大家还记得十几年前文青数十条守则吧?
: 文青只在星巴克打工不在麦当劳
: 文青喜欢戴粗框眼镜,都爱摄影
: 文青爱去诚品看书咖啡喝很大
: 文青的房间不是极简黑白就是极复古
: 还有就是第1条"文青都爱村上春树"
: 不少台湾人爱村上春树的作品
: 村上春树擅于描绘虚无跟都会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
: 啤酒 做爱 喟叹 反复重复无谓动作
: 以及八九年前曾经很红的"小确幸"
: 这些看过村上作品的人们应该都已经很熟悉了
: 但,村上春树是何时在台湾跟文青画上等号?
: 不知道这“历史”渊源啊,有人知道吗
: 曾几何时文青已经通俗化变成偏非正向性的词汇了
: 令人不胜唏嘘啊,想要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错了吗
这篇的问题其实很有趣,利用中午午休的机会快速回答
原文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村上春树在台湾的接受史、文青身分的形成,文青的通俗化
从社会环境与政治氛围谈第一点,村上春树的第一本畅销小说《挪威的森林》
引进台湾时,正好是一九八九年,台湾解严后,出版法废除。
以及看到金石堂连锁书店模式成功,在同年一月创立的诚品书店
让读者购买小说,或者文化商品,从过往的书报摊、小书局以及租书店
(对以前的租书店是有出租挪威的森林XD
日本学者藤井省三的故乡版挪威的森林就是在租书店买到的)
转而在装潢精致、空间明亮的大书店买书的消费习惯。
另外一点比较与政治相关的是隔年野百合运动,这系列学生运动
恰好与挪威的森林中写到的学运氛围不谋而合让这本书在当年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中
更加流行,这点在李明璁老师书中也曾经提及。
接受史的部分可以看看《村上春树文学在台湾的翻译与文化》
基本上非常详尽地交代了村上春树的小说在当年为什么畅销。
当然也提及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译者赖明珠。
蛮好看的~
前面提到村上春树小说对大学学生的影响,若观察现在五、六年级的小说创作者
几乎都在他们的作品中提到阅读村上春树的经验,骆以军、邱妙津、王聪威。
个人的见解,当年的学校中是很流行别人读什么小说就会焦虑跟着读,
特别是在媒体上还有蔡康永这个媒体明星在个人说书节目上一再推广。
还有摇滚天王伍佰,甚至在一九九六年唱出同名单曲,都更大规模拓展了
村上春树在台湾被认识的范围。
而这些读过村上春树的读者群体,在艺文或媒体(当年还有两大报副刊)的名人效应
这些受过高等教育、具备艺文消费能力以及相似的文化商品消费喜好的共同体
简单来说就是拥有充分文化资本的群体,后来被媒体标签化简约称为“文青”。
(就像后来只要打电动、会装电脑、看漫画、玩网络游戏通通是宅男一样)
再来到文青这个词通俗化的过程,其实应该是说企图消费“文青”这个群体标签的人
在篇首提到文青的守则,其实是大约2006-2007一群政治大学广电学院的人为了嘲讽
只是想在自己身上贴上“文青”,渴望取得被别人认同的“假文青”而写下的条件反串文
透过模仿消费习惯,购买无印良品、星巴克、村上春树,却实际上已经缺乏当年共同经验
(至于为什么是政大广电学院的学生,就网络接龙还有上课时一条一条的群体创作XD)
在这篇文青守则出来后,文青就变成一种偏负面嘲笑式的形容词了
至于自己读不懂,或是根本基于理组对文组的仇视,
敌视或嘲讽村上春树的小说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