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断 舍 离

楼主: x84556 (温氏笑应)   2021-01-10 12:46:46
书名:断舍离: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著,改变30万人的
史上最强人生整理术!
作者: 山下英子
译者: 羊恩媺
=============================================
Youtube影音版:https://reurl.cc/qmDv1D
=============================================
我们的人生,是不是有太多‘用不到’但是又丢不掉的东西。
而这句话讲的,不仅仅只是物品,也包含用不到的调味包、用不到的人际关系、用不到的
知识和技能。
因为舍不得,也因为‘或许哪天会用到’的感受,要嘛乱买!要嘛就舍不得丢。
它不只是一本改变生活空间的魔法书,更可以说是一本提升身、心、灵的宝典。
作者山下英子在2000年起,以‘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身分,在日本各地举行一连串‘断舍
离’讲座,造成话题。
各大媒体争相采访,引起热烈回响,影响了无数读者。
断舍离就像我们在职场里常听到的环境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跟安全。
决定东西“要,还是不要”,把东西分类收拾、建立起好的收纳管理制度,最后养成习惯

营造出令自己神清气爽的日常空间,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已,整理心中的混沌思绪,让你
的生活舒适轻松。
那究竟什么是断、舍、离,在这本书里给了很明确的定义:
- 断: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 舍:就是舍弃多余的废物
- 离:就是脱离对物品的执著
而透过断舍离行动与达成,去做到面对物品就是面对自己,整理房间就是整理自己,最后
实现‘了解自己、喜欢自己’的目的。
在断舍离的架构当中,作者不断强调时间轴与关系轴的重要性,时间轴是“现在”,关系
轴是以“自己”为中心,也就是身边所有的一切,都要以“适合现在的我”作为断舍离选
择物品的机制。
所以断的重点:就是买东西前要三思,不必要的赠品不接受。
确定你要购买的东西,是必要的,而不只是因为想要,或者只是因为有便宜的感觉而购买

而身边已经存在的物品,就必须在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检视、执行‘舍’的动作。
整理掉不用的废物,丢掉、卖出或赠送用不到的东西,检讨现在的自己,缩小喜好的范围

持续透过断和舍的循环,把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物品,换成需要、适合和舒服的必
须品。
让生活空间的物品,具有新陈代谢的机制。
让住家环境只存在适合我们的物品,让房间里的东西成为我们生活的力量。
最后实现‘离’的状态,甩开执著、了解自己、爱上自己,保持清爽的心情。
所以,‘断舍离’和‘整理收纳’实际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思维和执行方式。
整理收纳的家务工作,就像往山坡上滚一个大球一样,你必须要一直推它才能维持在山坡
上的一个位置。
只要你一停止推力,它就开始往下滚,一不整理,家里就开始乱。
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负担,只拥有真正的必须品。
所以,整理收纳和断舍离有什么不一样?
整理收纳的目的,是保管和维持,它是被动的,而且主角是物品
它把焦点放在物品或自己或者送东西给我们的对象。
整理收纳中心思想是物质本身、总想着东西不要浪费、考虑的是东西还能不能用。
时间轴通常也都停留在想拥有这个东西的‘过去’或者是觉得以后会用到的‘未来’。
思考模式上,它回避了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个物品。
整理收纳的手续繁多,甚至要有收纳的技术,需要很多收纳的容器。
而断舍离,它的目的是代谢、替换掉与现在的自己无关的物品,它是主动以自己为主角。
焦点放在与自己的关联性上面。
中心的思想,是偏感性的去思考,空间的物品,它的适宜性、必要性、恰当性以及舒适性

时间轴强调的,就是‘现在’。
断舍离思考的模式,是选择和决断。
没有太繁重的整理收纳手续、也不需要整理收纳的技术,当然,也不需要一堆的收纳容器

作者在书中提到德国哲学家诗人歌德的一句话:“人类最大的罪,就是不快乐”。
最大罪孽不是杀人、恐吓、暴力,而是因为求不得、放不下、丢不掉而导致的不快乐,才
是造成这些罪的源头 。
透过断舍离的减法生活,把家从‘仓库’变回‘住家’。
让断舍离带来造成意识、环境、气场的变化。让自己和必要的、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
维持舒适愉快的状态。
现在我们的生活空间,大多数的人是属于没有断舍离或者是有些微做分类整理的初级断舍
离。
在断舍离前,我们对物品的量和品质没有太多的自觉。
空间呈现垃圾场、大量堆积的状态,对于物品,只有思考‘还能不能用’的判断等级
气场,则是属于腐败阶段。在这个阶段,蚂蚁、蟑螂、果蝇,几乎是家中的常客。
而当我们到了开始对物品的质和量有了意识,可以判断东西需要和不需要,愿意去面对丢
弃的犹疑,这时候我们就进入到初级的断舍离阶段。
但是在这个阶段,生活空间仍然是仓库的状态,东西过多。物品还是属于分类的等级,整
体的气场,依旧是停滞,感受不到新陈代谢。
所以,我们必须再下一步,练习开始可以快速判断要与不要,可惜已经不是借口,习惯了
整洁和果断的舍弃。
这时候,环境不再是仓库,有住家的感受,对于物品,我们进入到会选择的等级,气场也
出现了新陈代谢。
最后,透过持续的执行断舍离,我们成为了断舍离的大师,不只选择,我们还严选、善用
所有的物品。因为少了不必要的购买与接受,丢掉的东西也降到最少,享受生活空间中一
种清爽的满足感。
自在的空间,物品呈现出具有机能的美感,最低限度的物品数量。一切都是一种‘严选’
而且能代表我们自己的物品。
整体气场让自己不断向上提升,了解自己、爱上自己。
所以,别再让该断的水门打开着,抛开那些自动送上门、有便宜的感觉、或没有就感到不
安的物品。
也快点打开舍的水门,不要再感觉好可惜、分类很辛苦、或著很贵舍不得。
大扫除又快到了,重新定义一下‘扫除’的概念,用断和舍,筛选物品的思维来进行收拾

整体的生活空间都彻底的收拾了,再用最小的心力,进行物品的整理、和环境的清扫。
记得,做好断和舍,在离的阶段,只要彻底实行物品筛选,连收纳术都不需要。
最后,帮作者山下英子强调一点,“断舍离”并不是主张简朴或清贫的生活。
而是借由对物品进行“减法”来为居家的品质进行提升。每个当下都只拥有最好、最适合
自己的东西,不只生活环境变的清爽,连心灵都得到改善。
我必须说,对于断舍离这本书的体悟不仅仅是在于居家环境当中物品的整理。
想想看,我们的人际关系、工作选择、学习的技能,甚至梦想,是不是都应该要进行断舍
离。
检视现在的自己,不需要什么兴趣都想学、也不需要什么梦想都要追求、更不必要为了人
脉广阔刻意去维每一个人际关系。
在工作职涯上,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而是看清自己真正的热情,坚持专注在这个热情上
面。
断舍离,让自己自立,给自己自由,生活的自在,一切,就是回归到‘现在的自己’。
作者: KrebikShaw (KrebikShaw)   2021-01-10 14:5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