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最高自主学习法》不要更拼命而是更聪明

楼主: wackynoteis (Wacky)   2020-12-24 22:20:52
《最高自主学习法》推荐心得:不要更拼命,而是更聪明
一生受用,快速提取资讯精华,驾驭各种复杂知识的学习方法
图文好读 https://readingoutpost.com/self-learning-blueprint/
“领导者都是终身学习者。”但是,学校和老师不会教你一辈子,你追随的人生导师也有
可能随着时间发生改变。与其被动等待别人喂养你资讯,主动出击才是新时代的生存之道
。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懂得自主学习的人,将化被动为主动,追求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
让自己学得更好、更快。
这本书在说什么?
《最高自主学习法》的作者是心理学家彼得.霍林斯(Peter Hollins),他长年专攻人
类的表现极限,在学界和商界里教导相关技巧,带领人们掌握学习的秘诀、迈向成功。
这本书在 Amazon 和 Goodreads 的读者评论分别拿到 4.7 和 4.2 颗星的评价,其中“
白话文的自学手册”这类的留言评论,也是让我产生兴趣的主要原因。作者用很直白的说
法,重点式说明了自主学习的关键要素,“理论探究”和“实际步骤”的部份各占了一半
,如果你对自主学习的方式还不熟悉,这本书是非常适合的入门。
这也是我挂名推荐的一本书,我在书封上推荐道:“在这个快速的年代,自主学习是每个
人必备的本领。这是一本丰富、实用、兼具广度和深度的自学指南,带领你拆解复杂主题
、提高学习效率、加强笔记技巧。”
我认为,这本书想要传达的重点讯息在于:“想要达成你的学习目标,不要想着如何更拼
命,而是想办法变得更聪明。”这里的聪明指的不是智商程度的聪明,而是掌握“更有效
率和效果”的学习计画、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我们不需要绝顶聪明,但我们一定能学
会如何聪明地学习。
关于自主学习必要条件的迷思
你可能会认为,那些看起来“无师自通”的人,一定是有着过于常人的智商,或打从娘胎
生下来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可能也想过,“自主学习”听起来很难,没有老师带领
,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作者在这本书的一开头,就用了一整个章节,来破除我们既有的
迷思,到底掌握自学的本领,需要哪些必要条件?
天赋和智力不是必要条件。很多事情只是你现在“还不擅长”而已。重要的是“成长心态
”,无论你对那一个学科的天赋如何,只要懂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加上适当指导,便能精
通任何领域。
特定的方式不是必要条件。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些人喜欢静静地读文字,
有些人喜欢看线上课程影片。当教材以最适合被学习的形式呈现时,每个人的学习效果才
是最好的。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特定的动机不是必要条件。如果你想等到灵光乍现的动机出现,才开始学习的话,你可能
会在等待中错过很多事。重点在于“自信”,你相信自己有能力达成目标、克服困难,相
信自己能够学会任何一项你真正在乎的事情。
学习的时间不是必要条件。自从《刻意练习》提出的一万小时理论,被葛拉威尔引用成“
专精一项技能的必备时间”之后,拼命累积学习时数,成了一些人的迷思。作者指出,学
习的“总时间”是次要因素,学习的“高品质”才是主要因素。
接下来,我们看作者怎么把“更聪明地学习”这件事情,拆解成“宏观计画”和“微观计
画”,想达成真正的高效率学习成果,在你理解这两件事情之后,会开始有更清晰的样貌

宏观计画
宏观计画与你把时间花在学习的“原因”有关,是为了确保目标是你真正想要的。在这个
阶段非常重要,你要知道自己的总体学习目标和目的,确保即将花费的学习时间,可以创
造出你想要的结果。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断回想起我在去年的时候,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自主学习的一个
新技能“烹饪义式料理”。我稍微整理了一下心路历程之后,发现跟书中谈的方法很有关
联,试着将这个经验连结起来。书中提到,所谓的宏观计画包含了以下六个步骤:
你到底要学什么?
我想要学习如何烹饪,目标是学会烹饪义式料理,除了在自己煮真的比较健康之外,还可
以 PO 上脸书晒一下自己的厨艺。
你跟目标之间的知识落差
我完全没学过烹饪,知识落差很大。对于食材挑选、如何备料、火侯掌控都没什么概念。
但是我吃过很多义式料理,大概知道什么样的义式料理算得上是“好吃”。
达成目标的方式
观看“地狱厨神”高登.拉姆齐(Gordon Ramsay)和杰米.奥利佛(Jamie Oliver)的
YouTube 教学影片。每个周末依样画葫芦烹饪两道料理。
画出你的学习蓝图
从最基础的厨具购买,到厨房准备、清洁,以及肉品菜类的准备手续影片开始学起。挑选
自己喜欢的料理,当成每个礼拜不同的作业。
制定可衡量的目标
每一周烹饪至少两道料理,连续两个月。我要学会各种意大利面、炖饭、浓汤、炖肉。我
把喜欢的料理全放在 YouTube 待看清单一样样实作。
反思和回顾学习成效
无论烹饪成功或失败,记录下来作为下次改善之用。料理好吃与否,味蕾最清楚,吃下去
的感觉骗不了自己。
微观计画
微观计画与你每天应该进行的“实际活动”有关,是为了确保你能够达成你的目标。除了
阅读、聆听和观看之外,我们实际上该做些什么?我们与资讯产生的互动就是学习本身,
并且必须带着目标来运用下列四种方法:
换句话说
这个方法讲求的是转换和综合资讯,用你自己的话来表达新的资讯。对应到烹饪,其实就
是把教学影片里的流程,拆成各个小步骤,在自己的厨房实际下厨练习。做完料理之后,
我会和女友分享下厨的时候做错和做对的地方。她很擅长中式料理,但是对西式料理没什
么概念,听我分享的时候也会学到一些新东西,还能给我一些很棒的回馈。
发挥联想力
运用类比的方式思考,将新的资讯和概念,与我们熟悉的事物结合起来。每一次学习不同
的料理的时候,例如要调配白酱、红酱、青酱,就可以观察这些酱料之间的配方有什么异
同,甚至高登和奥立佛两个厨师的配方也不太一样。做料理也有点像学生时候做过的化学
实验,从设计流程、备料调制、进行实验,到后的清洗收拾,很多地方都非常相似(理工
科in厨房)。
自我评估
这个方使指的是自我测试、以及从大脑中提取新学到的资讯。有时候也可以出考题考自己
,提取记忆和资讯,可以让知识更加活用。在练习了前几周之后,我开始可以不太需要看
教学影片的备料流程,也渐渐地可以回想起许多环节,对于调味、爆香、煸油有了基本的
熟悉度。
时间、空间、精力
有效率的学习必须注意三件事情:持续练习的时间、间隔式复习、适当强度的训练。如果
你想学习“知识”,书中的这个部分有很精准的说明,我在这边就不细讲。对于我自己的
烹饪学习而言,每周两道菜的练习强度算是恰到好处,持续练习的时间就是用餐前后的两
三小时,只利用周末练习也起到了间隔式复习的效果。
自主学习者的50-50法则
作者在书中提到,无论你想“自主学习”任何事情,一定要记得50-50法则,也就是“吸
收”和“消化”的时间要“各占一半”。单纯的阅读和收听资讯是不够的,一定要试着将
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跟自己的经验做出串联。“自己教自己”和“说给别人听懂”是最
有效的两个方式。知识,正是在你苦恼著如何表达和应用的时候,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份

我自己在学习烹饪的过程中,透过大量的实作、试错,并且听取自己和女友试菜后的意见
回馈,在下一次的练习上做出改进。从单方面的观看教学影片,到实际运用到日常料理,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逐渐掌握烹饪的技巧,到现在能够随手端出一道义式料理。
|如果你不能用简单的话来表达你知道的事,你就不是真的了解。
后记: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
《最高自主学习法》的后半段,还包含了对于“学科知识”方面的学习策略,这点跟烹饪
的这种技能又有些不同。例如运用“番茄钟”来管理专注力和精神力,懂得“改变地点学
习”提升自己的效率和专注,运用“图像化思考”加深知识的连结和记忆,用“苏格拉底
式提问”对学习主题产生更深层的理解。还有关于“做笔记”和“克服学习障碍”的专章
讨论,作者都善用步骤式、条列式的方法给出非常实用的建议。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再次感受到,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自学能力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作者也建议我们在观察那些成功人士的时候,记得去寻找他们“失败”的经验和克服的过
程,关键在于他们在艰困的时刻仍会不断尝试,找到更有效、更快速的复原方式。
学会自主学习,会带给你需要的力量。
作者: habodaha (零食)   2020-12-24 23:47:00
谢谢分享
作者: gai78 (gai)   2020-12-25 23:26:00
推!这本书感觉我很需要!
作者: jeeyi345 (letmein)   2020-12-25 23:27:00
跟超速学习等学习书比呢 book walker犹豫中
楼主: wackynoteis (Wacky)   2020-12-26 11:03:00
这本书文字量较少,重实践的步骤和方法,偏初中阶超速学习较多理论和实例,适合已有实践经验的人咀嚼
作者: jeeyi345 (letmein)   2020-12-26 11:08:00
了解谢谢,这本应该比较适合我
作者: Kazimir (Kazimir)   2020-12-26 13:28:00
我看过还蛮多关于自学的书的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本是make it stick 里面有解答很多学习上的迷思 超速学习比较像是young的读书和实践心得 自己有实践之后再看那本会比较好
作者: asagi   2020-12-27 14:26:00
感谢分享
作者: emile1224   2020-12-30 22:42:00
谢谢分享
作者: jeeyi345 (letmein)   2020-12-30 22:54:00
谢谢7F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