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2014年的标题,现在不知道能不能分享心得,违反板规我再删文,谢谢)
板友好,前天我与时报出版合作的新书上架了,出版前曾在贵板阅读经验,想要回馈自己
的历程。
先上人权︰
https://tinyurl.com/ydbrwllw
过往经历:
过去我是名使用DSLR的影音创作者,也曾拥有间规模不大的公司,2018年因家人离世调适
许久,萌生了写作的念头。
大学时我就读于商学院,与文学可说是无缘,工作内容倒有点帮得上我,便是我一直都在
“说故事”。
2019年3月我开始进行写作,为求专注,我将公司给解散了(依照法律程序办理),成为一
名全职作者,那时候的我没有合约,前途一片茫然。
开始书写:
《败战处理》大约有12万字,其中含三段篇章、每篇有剧情连贯,我花2个月时间完成初稿
。
这阶段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天我相当自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半路出家又没有
背景、写作状况也差,幸好过往有多次进行创作马拉松的经验,我闭门造车的诀窍是:
“随时紧盯自己的每样缺点,一个个逐项改正。”
日子一天天过,写完第一册的三个篇章后我还未投稿,又写了第二册(共六篇),在那之后
我与时报出版联系,循一般管道投稿。
坦白说,立刻便能感受到书市的严峻,我的主编收件时提醒我“百件投稿不会选用一件”
,并要我等待约一个月时间。
我不认为编辑的严格或残酷是件坏事,相反地,让我立刻认清书市的现实。
大概一周后,我收到主编的回信,说明时报出版愿意和我签约,只是先出一册,观察市场
反应后再论后续,之后数个月的沟通与正式签约过程便不赘述了。
技术领悟:
我的资历尚浅,分享技术其实有点惭愧,我与主编的关系维持在公事而已,至今我仍未问
他一个问题:为什么和我签约?
然而我心里是大概有答案的。
1. 首先,我认为我的文字能让“不常读书的人也能咀嚼”。
大概自己也不常阅读的关系,我常以节奏感来取决段落,希望读者能够读得舒适、进入
情境。
2. 从过往的创作我便注重一点:我的作品要让人“再看一次”。
再看一次意味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义:要嘛你写得很烂,让人看不懂,再读一次还是
不懂;要嘛你写得精彩,让人想立刻回味,观察你先前埋下的伏笔。
我追求的是后者啦。
3. 创造出一个够完整的世界观再开始书写,书内的主角虽是名“检事官”,然而每篇的
败者才是实质上的主角,也因此我有无数多个案例可以分享。
出版前后:
2020/04/21是上架的日期,坦白说,上架前后我没有感到太多的开心,只在车里大吼发泄
了一声。
我想做个不给人负担的作者,然而我对书市依然不甚了解、懵懵懂懂,知道有一群专业的
行销人员顾著,但自己没有太多着力之处,心情挺复杂。
看着书榜上的自己高高低低,曾有预购第二的时候,但也经常输给炸酱面和纸胶带,几天
过去了,我越来越少看榜,慢慢想让自己调回创作的状态。
时报出版与书店的关系我不明白,我以为登上实体书前台是个目标,却也不少朋友告知我
的书是在前方摆放,让我有点兴奋,去了书店却无缘与自己的创作相遇,大概是数量不多
吧,卖完了只能静候补货。
签约前后是我精神最接近崩溃的时候,十分敏感;而出版前的校稿让我十分惭愧,几乎不
敢回想。
送稿前,我逼自己读了些直木奖、或有好评的作品,试图退开作者的身分,尽量客观判断
,直到认为作品仍是最有趣的,我才放手让它出去。
我投稿的策略大概就一个吧,端出自己极满意的东西,让编辑无法忽视。
写来写去也写不尽完整的心路历程,若有任何想了解的内容欢迎留言,我尽量以浅薄的经
历回答。
祝所有作者都能找到自己的终点,我还没找到,只认为每个作品都有其意义,正因为竞争
存在,我才有动力提升。
我认为当今是艺术最棒的时代,只是,并非最有价值的时代。
谢谢看到这里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