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召唤勇气》提升个人领导力凝聚团队向力

楼主: wackynoteis (Wacky)   2020-01-24 16:24:26
《召唤勇气》提升个人领导力,凝聚团队向心力的4个步骤
打破惯性、踏出舒适圈、成为人生中、工作上的勇敢领导者
图文好读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daring-to-lead/
这本书在说什么?
作者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著有畅销作《脆弱的力量》,她的TED演讲〈脆弱的
力量〉观看次数更超过四千万次。在新书《召唤勇气》中,她将20年来致力研究勇气、脆
弱、自卑和同理心的成果,汇整成这本平易近人的生活与职场实践手册。
在第一次接触到布芮尼的著作与演讲之前,我对于勇气的认知,停留在“胆大过人”与“
无坚不摧”之类的心灵力量之流。直到理解她的论述之后,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勇
气与脆弱是一体两面,“真正的勇气,是学会与脆弱共处”。
布芮尼在这本书开宗明义地说,她对于“领导者”的定义就是:“能从人们与流程中看出
未来的可能性,并且有勇气开发那股潜力的人。”我在公司带领10个人的小团队,读这本
书的目的,是希望能寻求让内向的自己进一步突破的勇气,进而影响团队成员发挥自身的
勇气。
对于很多习惯埋首电脑前的科技主管来说,书中这句话让我莞尔一笑:“当你习惯用科技
处理所有的事,要与人面对面展开尖锐的对话就变得非常尴尬,而且太过刺激。”我从书
中感受到作者对于人性关怀的温度,也学到了提升领导力的方法,以及凝聚团队向心力的
诀窍,整理成以下四个步骤。
|领导者:能从人们与流程中看出未来的可能性,并且有勇气开发那股潜力的人。
|A leader is: Anyone who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finding the potential in
|people and processes, and who has the courage to develop that potential.
1.卸下盔甲、面对脆弱、发挥同理
我在职场打滚的日子里,从工程师做到小主管,一路上看过许多种领导者的型态。书中定
义的“防卫型领导者”让我勾起些不好的回忆:驱策完美主义、自认永远是对的、以批评
为自保手段、领导方式是遵从与掌控、、以权势压迫他人、将筋疲力竭视为地位象征、迂
回与逃避。
这些特质是所谓的“穿上盔甲”的样貌,保护自己不被伤害、不被贬低、出于自保为目的
。这些看似强势的行为,却难以真正与人建立连结,甚至容易与团队成员渐行渐远。作者
点出,要成为一个有勇气的领导者,反而要“卸下盔甲”面对自身的脆弱,用开放的心胸
去待人接物。
书中定义“勇敢型领导者”也大有人在:有同理心与自我包容、终身学习的态度、做出贡
献且愿意冒险、培育承诺与共同使命、支持休息与复原、指出众人的恐惧与不确定性、有
话直说与采取行动。这是一种即使无法预测或掌控结果,仍然全力以赴的心态。
在这些勇敢的特质里面,我最有兴趣的是“同理心”这项,布芮尼诠释同理心的说法非常
精准,她说:“同理心不是与某个‘经验’连结,而是与‘支持某个经验的情绪’连结。
”你不需要拥有跟对方一模一样的经验,也可以表达出“我懂你的难过”的同理心。
例如:团队成员搞砸了一场报告,感到沮丧与失望。这时候,你不要急着大做文章说换做
自己会怎么想。反而,可以这么表达:“这真的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你一定很失
望,我相信这种感觉很难熬…”不要试着挽救或说教,而是先和对方的情绪连线,站在对
方立场看事情。
谈判专家克里斯.佛斯在《FBI谈判协商术》这本书也谈如何建立同理心,重点不是感同
身受,而是说出对方的痛苦。“你似乎很沮丧…”、“ 听起来你很失望…”如果你说对
了,对方会感受你的同理心。如果你说错了,对方会试图纠正。建立同理心的过程,也在
建立彼此的信任。
|鼓起勇气与脆弱共处无关输赢,而是让你在无法预测或控制结果时仍有上场的勇气。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is not about winning or losing, it’s about
|the courage to show up when you can’t predict or control the outcome.
2.走自己的路,但也要懂得接受反馈
布芮尼提到,一个领导者必定会遭遇困境与阻碍,要能够熬过这些难关,必须拥有明确的
核心“价值观”。她在书中列举了一页的价值观清单,并请读者选出两项,并且拟定行动
去实践。我选择的是“诚信”与“贡献”,其中又以诚信(Integrity)让我最有感触。
我对诚信的解读,除了道德上的操守之外,就是要实践“言行合一”。这个社会不缺有能
力、有技术的人,但是真正贯彻诚信精神的人(甚至企业)却非常难得。我们心里都讨厌
“说一套、做一套”的人,如果身为主管的是这种调性,肯定失信于人。
我很喜欢书中对诚信的定义:“诚信是选择勇气、而非舒适。选择做对的事,而非好玩、
速成或轻松的事;落实你的价值观,不是嘴上说说。”走自己的路的勇敢领导者,绝不对
困难的事情保持沉默。一个诚信正直的领导者,才能凝聚团队的向心力。
除了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之外,也必须学习接受意见的反馈,无论是来自上司或者下属。因
为,太过固执的态度,或者对价值观的矫枉过正,反而会与人渐行渐远。为了避免这种情
形,布芮尼提出三个心法,运用在听到不同的反馈时,心里可以这么想:
1. 对于大部分的意见反馈:“我有足够的勇气听他说。不必然全盘接受或听进去,但我
有足够勇气听他说。”
2. 对方表达技巧不够好时:“这里一定有值得听的东西,只要听对我有用的部分就好,
不必理会其他的。”
3. 听到忠言逆耳的建议时:“这是掌握与学习技能的过程,而且这个人和我一样关心这
件事。”
让自己带着好奇心去听对方的反馈,了解别人的观点,放慢对话的速度。如果接收反馈的
当下感到难以承受,可以试着说:“一次谈这么多有点超出我负荷,先挑其中一项深谈好
吗?很乐意改天与你聊其他的议题。”这会是个有建设性、尊重对方、且充满勇气的提议

|诚信是选择勇气、而非舒适。选择做对的事,而非好玩、速成或轻松的事;落实你的
|价值观,不是嘴上说说。
|Integrity is choosing courage over comfort; it’s choosing what’s right
|over what’s fun, fast, or easy; and it’s practicing your values, not just
|professing them.
3.形成信任的7个行为
在我之前分享过的文章〈《与成功有约》不懂得建立信任的你,正在失去职场领导力〉,
提到由内而外让自己“值得信任”,是提升个人领导力的首要之务。布芮尼的这段话也与
之呼应:“我们需要信任他人,才能展现脆弱。展现脆弱,才能与他人培养信任关系。”
前者是让自己值得信任,后者则是信任别人。但我一直还没有掌握到的是,有没有方法可
以解决《克服团队领导的5大障碍》提到的团队最大障碍:“彼此缺乏信任”?也就是说
,该怎么实际影响、指导团队成员,让信任也发生在团队之内?从布芮尼的研究之中,我
找到了好方法。
关于如何指导团队成员,该做出哪些具体行动,提高“主管”对他的信任?他自己又可以
改变什么行为,提高“其他成员”对自己的信任程度?布芮尼把以下七个“形成信任的行
为”浓缩成“BRAVING”(勇敢)这个词,我后面会说明这个清单好用的原因。
1. 底线(Boundaries)
你尊重我的底线。当你不确定我的底线在哪里时,就要开口问。
2. 可靠(Reliability)
你言出必行。察觉自己的能力和极限,不要答应自己做不到的事,兑现自己的承诺。
3. 当责(Accountability)
你要承认自己的错误,道歉并做出补救。
4. 守密(Vault)
你不会把不该泄漏出去的讯息或私事说出去。你不会把我的秘密说出去,也不会把别
人的秘密跟我说。
5. 诚信(Integrity)
你选择勇气,而非舒适。你选择做对的事,而非好玩、速成或轻松的事。你选择落实
你的价值观,而非嘴巴说说而已。
6. 不评断(Non-judgment)
我们可以不带评断的谈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不带评断的请求彼此协助。
7. 宽厚(Generosity)
你从最宽厚的观点解读别人的意图、言语与行动。
如果直接告诉团队成员:“你要改善一些信任相关的问题。”必定会引起大家的恐慌跟防
卫心。可是,这么说就不一样了:“你应该定出自己的底线,跟合作的对象达成共识。”
或者:“你应该审慎评估手边的资源,不要随口答应却无法兑现。”
差别在于,把信任直接放到台面上,太抽象、也太笼统。但是采取“改变行为”的方式进
行指导与沟通,就显得具体许多,也让人有方向遵循。我会采取这个方式,从行为面着手
,来试着强化团队的信任感与向心力。
|领导者必须投注合理的时数,照顾好恐惧与情绪,否则就要浪费多到不合理的时间,
|努力管理没有效能与生产力的行为。
|Leaders must either invest a reasonable amount of time attending to fears
|and feelings, or squander an unreasonable amount of time trying to manage
|ineffective and unproductive behavior.
4.跌倒后再爬起来的3个步骤
成为一个勇敢领导者的学习过程中,布芮尼提醒我们做好心理准备,假如我们经常做个够
勇敢的人,一定会有跌倒的一天。勇敢并不是说:“我愿意冒失败的风险。”而是说:“
我知道迟早会失败,但仍然全力以赴。”
同样的心态也必须传达给团队,我们是在战场上奋斗的人,遭遇失败与阻碍是必然的。然
而,如何在跌倒之后,再度爬起来,从过去的经验学到教训,做出更好的决策和行动,才
是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团队而言,领导者只是个旅人,而非制图者,共同在这条路上结伴
而行,经历所有的一切。
“当我们鼓起勇气正视过去并接受自己,就能改写结局;当我们否定过去的失败、挫折和
痛苦,这些过去就会主宰我们。”书中的这段话,让我想起《被讨厌的勇气》也提过同样
的概念,不要纠结于过去曾经失败的痛苦,而是专注于当下能够采取的行动。布芮尼在书
中整理出三个越挫越勇的步骤:
1. 面对:保持好奇,深呼吸,达到平静,形成观点与觉察,同时管理情绪反应。
2. 沟通:在缺乏客观资料的情况下,说出你编造、假设的故事并且进一步厘清。
3. 革新:重拾主导权。选择会让团队更靠近目标、意义的行动。
具体方法可以这么做。面对团队遭逢到的失败,首先平静心情,不要默认立场,认为别人
存心捅娄子。说出你理解的情境是什么?你做出了那些假设?然后请团队成员逐一补充、
更正这些情境与假设。把厘清后的客观事实,跟团队检讨并拟定对策。做出最后决策,让
团队开始采取行动。
|当我们鼓起勇气正视过去并接受自己,就能改写结局;当我们否定过去的失败、挫折
|和痛苦,这些过去就会主宰我们。
|Own the story and you get to write the ending. Deny the story and it owns
|you.
后记
读完《召唤勇气》的当下,有一种被众多观念与心法“淹没”的感觉。整本书的架构与内
容很丰富,需要比想像中还多的时间消化。在我第二次重新爬梳之后,才把摘录的内容与
笔记做了归纳,挑选出我认为最受用、可以实践在职场生活的项目。
我目前任职的公司,从去年开始期望我们主管要“有温度”,不要总是用冷冰的铁血手腕
,很容易把年轻一代的新人吓跑。随着世代与价值观的转变,领导的方式也得跟着调整,
这本书提供了很好的出发点,以及各种实践的方法与步骤。
除了谈领导力与团队之外,我也很欢作者布芮尼要我们勇敢面对脆弱,接受最真实的自己
的观念。就像美国文学家爱默生的名言:“在这个一直想把你改造成别人的世界里,‘做
自己’是最伟大的成就。”面对自己的弱点,拥抱不堪,承认恐惧,才能召唤勇气做自己

荣格派分析师詹姆斯.贺利斯则说:“我们来到世上,不是为了迎合他人,追求四平八稳
,或是成为他人的榜样,而是为了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或许有点怪异,或许只是把渺小
、笨拙的自己,为浩瀚广阔、色彩缤纷的生命存在,贡献一小块拼图。我们按照上天的规
划来到世上,是为了变得愈来愈像自己。”
回忆起自己一路上从研究生、新鲜人、资深老鸟、带课主管的转变过程,的确是不断地在
勇气与不舒适之间拔河。不过,我们终究没办法精准预测,自己最终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只好做足准备面对必然的脆弱与失败,选择让自己充满勇气,同时也感到畏惧的伟大冒险

|在你最不敢踏足的洞穴中,就藏着你所寻找的宝藏。
|The cave you fear to enter holds the treasure you seek.
作者: mosenay   2020-01-24 16:44:00
感谢分享
作者: hsiflow (hsiflow)   2020-01-25 07:57:00
谢谢分享 很喜欢这位作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