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评论活动有各种类型
不同评论人有不同评论风格和侧重
有的重视形式技巧(新批评) 腔调或文学传承
有的重视议题 各种理论主义
有的重视作家作品的历史 时代
有的重视市场机制 读者接受等
有的综合上述
比如抱持写实主义(文学为反映社会)与再现论(文学是创造另一个世界)的差异
不同的文学观之间也会神仙鬼打架
可能不存在你想像中的单一的评论法
能用单一且无必争议的标准来衡量作品的高低
(2)
疑似性侵事件会引发各方侦探"正确故事"是老调重弹
加上作者已身故 华人尊重死者为大
查了一下正规出版(新媒体不算) 除了来自教育社工界的短文以外
确实(作者自杀后)尚未有正经评论
一方面评论不可能只单论作品 而多少回应出版事件以来的诸多效应
就我所知 评论圈认真的读者大多选择沉默
或多少是因为事件待需沉淀
事过竟迁大家都忘了这事后可能比较好重谈此事
人言可畏 文字可杀人(创作/评论/读者皆同)
蹭热度的还不嫌多一笔吗
(3)
我不知道你对女性有什么仇恨
也对你表现的情绪进行精神分析之类的没兴趣
只是有时读书(文学/社科/研究皆然)是为了与自己立场以外的对方对话
(林奕含作者观点 或全面支持女生就是对的当然也不健全)
相互设想对方观点来 推进对人或世间的更多理解
如果只是看什么都千篇一律强化自己原先想法(俗话叫同温层)便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