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eiltsang (煞克(╬⊙д⊙)卖地壳)》之铭言:
: 很普通,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好小说。
首先,对这本小说的“评价”,好、坏本身呢,是主观的判断。
: 可以感觉到想要描写针对男人与各种制度符号的恨意。
这是阅读感受的层次。
: 但是我读者本人,对作者塞满在故事里的情仇并没有那个兴趣去了解。
: 就像婚礼上她讲著没人想听的话一样,她其实并不在乎读者,
你不在乎作者的用心;作者当然也可以不理会读者
这不是诠释,这叫做任性。
: 她在乎的是用手段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这是我真实的感受。
: 满满的情绪与偏见用修辞的方式在破坏故事结构。
: 节奏很稳,是因为积累著发泄的能量。
: 就像小说里写的,她看不起同龄男孩,看不起九把刀,看不起雄狮。
: 她有她的高傲跟风骨作为她身分定义上的认同。
: 也就是她要当那一个拿着麦克风说话的人,“你们都给我听好了”这样的态度。
: 读者有没有得到快乐与痛苦,她其实真正不在意,
: 我认为她写出来是满足她自己的欲望,
: 她本身有想要使用文字或话语得到权力的渴望。
: 那是一种操控,很明显她办到了,说难听一点自杀也可以归属于手段之一。
: 剧情上很平,人物上很平,惊艳的就是用古文写性爱场面与暗示的创意。
: “插进去的抽不出来”。
: 或是把诗经写成做爱。
: 她自己也承认就是花一本书去雕刻男人用权力去干女人这种画面。
: 作为小说题材大概偏颇不得以发挥(事实也如此),作为个人的喃喃呓语倒是很恰当。
: 你可以去看作者自己对作品的谈论、分析,那就是她的恨与偏执。
: 在作品本身完全吸附不到她背后大量隐藏的前提(偏执的构成),
: 只能得到报仇的展现,报仇透过变成被害人的描述去完成。
: 整体是很压抑的,用词也是很刻意的。
: 我下结论是,想要看一本小说的话这本真心不推。
: 除非你想看一个偏执的喃喃呓语,或像我个人想看引用文学包装的官能小说。
: 或是想买来装潮,变成一种谈资。
: 作为话题再适合不过了,但这种超越偏差值的范畴一般来说我不碰。
: 因为世界上写实主义的刻画大作还很多,各种布局各种诡计,各种文采。
: 岂是一个拿文学作为话语权旗帜的林某可以匹敌的。
: 我只阅读到莫名的恨,偏见,就像是作者自己对ptt的恨。
先说在前,文本评价的第一个基本,理解作者原意这篇文章
没有太多基于文本细节,字句情节段落的论据
不过毕竟在书版发表心得不是写论文,这种小瑕疵,就不计较了。
单纯就这篇心得的“感受”跟“评价”两部分,讨论讨论
难得书版有篇小说心得,可以讨论如此火热,当然要来参一脚
先抛开主观的优劣评价论断。
基本上对于这本小说给读者的感受,原文举出的几项,我是可以同意的
一、“针对男人与制度符号的恨意”
二、“使用文字与语言得到权力的渴望”
但是在这些感受之上,原文提出的诠释显然有巨大的问题
这本小说之所以可以得到社会广泛的注意与讨论
就在于主题取材:握有权力的男人(师长)对弱势女性的性施暴
这个主题,为什么可以获得社会群体巨大的共鸣,甚至台湾以外
在中国社会也得到广泛的讨论?
因为这本小说所记述的事件,在当代的台湾甚至华人社会都持续在发生
这样的恨与取得发声的渴望,更是这本小说获得好评的原因之一
不论文本,单就作者个人的文化资本与社会地位:
医生父亲,高学历,甚至是所谓的修辞、文笔这些条件
至少我们可以判断这个作者本人,绝非一般印象中的弱势。
即便如此,作者以及女性依然面临到整个社会赋予男性权力不对等的性暴力
其中的暴力,不只是性行为上的凌虐,权力交换的控制,还有语言霸凌的合理化
具体展现就是小说中写出的 PTT 平台的那些推文。
所以对于上述的两项感受,我想提出的另一种诠释理解是
作者是少数握有透过语言文字反击这一整个符号的人
整本小说的社会意义与价值,就在于挺身而出发声
无论她是以什么姿态,高傲也好,不在乎读者也好
我想要提醒一点,在小说当中有更多同样遭遇的女性,是无法发声的
一如我们的社会,有太多无能力也无从言说的伤害。
在这样的诠释下,通常想要判断一个主题的优劣好坏,可以参照两个脉络
一是相同内容题材的表述形式;一是历史先后同主题的发展脉络
从表述形式上来说,加入中国古典文学的雅正文句、诗词
这本小说的书写形式也是极为特别的,若要对照简单想像一下
过往这些诗词都是用于歌咏爱情的美好,用来写性、暴力的黑暗
在西方文学史中可见,但在台湾文学中可说少之又少。
这是从主题与形式结合做出的价值判断。
另外,从历史上同主题的发展判断上,可以类比的作品
远有李昂〈杀夫〉,近有张亦绚的《永别书》
可以注意性别角色位置的差距
李昂写妻子,张亦绚写女儿,而房思琪都写但更多的是女学生
在这样的比较之下,更可以看出比起当年杀夫的肢体暴力虐待
师长使用“语言”规训女学生,以及性侵害的双重弱势
没有新意吗?
先简短的回复
以上也不是我个人的诠释,许多论点其他书评多有提及
当原文试图挑战许多已经被讨论的诠释
立基于与大众一致的感受
个人诠释上缺乏更深的文本细节支撑,难怪底下留言会一堆批评
其实也不是太让人意外的反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