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8c8c8c8c8c8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之铭言
: Steam比较像是游戏开发商兼平台通路商,对比起来就像是
: 出版社兼电子书平台
: Steam之中的许多功能像是鉴赏家、客制化推荐清单等等
: 都是属于增加客户忠诚度而非开发新客户的政策,
: 而且这些功能在早期崛起时都没有。
: 简单来说Steam的模式就是
: 利用低价快速抢市,以及自产的产品吸引客户,
: 再利用后续推出的功能巩固市占,以防止后进的业者抢市。
: 平台竞争之下如果没有差异化的能力就只能比售价,然后就大家一起降低获利
: 市场供需才是最后决定的关键
: 现在对于电子书来说,借鉴平台商还不如借鉴创投公司,
: 增加出版品的"成功率"比较重要,
: 或许出版商或平台商也可以打造客制化的书本行销流程,
: 包括针对目标客户的订定与其对应的精准行销等等
: 先有成功的产品作为金流与客户基础,才有余力发展好的平台。
先说明一下,我引用的贴文当初应该不是在回我,因此这篇纯属“借题发挥”做文章而
已。
我是认为:当下其实还没有诞生真正的“电子书”,市场现有的都不过是“纸本书的电
子版”而已。
“电子书”(Ebook)的重点应该在“电子”,而非“书”——也就是说,我把它看成广
义上的“软件/程式”(Software/App)的一部分;而根据我蒐集到的情报,也确实已有
相当读者这样想。他们在Google Play买电子书时,并不会觉得跟他付款买一款手游有什
么本质分别——除了电子书是一堆字配一点图,而手游是动画、图、文相配合,更可以
对里面的内容(游戏进程)发挥影响。当然,这也许是因为Google Play这个通路把它们
打包在同一页面的关系。
当然,这样会产生一个新疑问——这样的“电子书”还能算得上是“书”吗?好的,那
我反问一句:请问书的定义又是什么?以下我引用一段自己亲自负责的其中一本书的内
容:
“……说句题外话,同属闪族一神教系统的这三个姊妹宗教,共享著“从独一神获取启
示”的概念,但他们的圣典内容却各不相同,这个现象确实耐人寻味。基督宗教的圣经
,称为“Bible”(书),这是因为其时已发明出书册的时代背景。将文书做成小册子并
裁切为四边形,并装订其中的一边,这可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等发明。如果没有蒙受到这
一个恩惠,现代文明恐怕也无从发展。甚至连最近流行的电子媒介,在阅读文字时依然
仰赖‘页’的概念,可见‘Bible’的影响十分深远。总之,圣经就是书册的型态。”
(如果有强者认出来这段引言是出自哪本书,请不必说出来。就事论事而已,展开太多
就不好了)
换言之,我对于“书”的定义是比较激进的,只要是借由翻页而显示的系统性文字,我
就把它看成一本书。电子书的创新空间,也是在这里。“纸本书的电子版”首先有的,
反而是纸本书的缺点:1、软件/程式可以预售半成品,纸本书不能(若只是有错字,都
已会惨遭淘汰);2、软件/程式可以迅速集合一大堆工程师协力,纸本书不能(各环节
必须由相当信得过的人负责;更要防止泄密、盗版、同业跟牌等等);3、软件可以不断
改进,升级、迭代乃至重写,纸本书不能(利润微薄,无法打平开支;若非特别畅销或
作者提出,不觉得有此必要)
重申一次,拥有未来的不是“电子书”——至少不是当下(2019年12月)这个形态,而
是“知识之树”。至于出版社的生存意义——现在通路(亚马逊)、作者(自费出版)
和读者( 宁愿看社交账号)都有踢开出版社的倾向,我想我会有机会在之后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