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imgur.com/jQ6QO0c.jpg
.
这本书越看越感动,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书也许不能发财,却能知道人何以贫穷。
.
本书试图回答1970年探究工人阶级子弟从学校到就业工作的转变历程,何以工人子弟在受
过教育后接续父业,而没有迈向中产阶级?(这里的父业是技工/工厂工人,非资本家)
.
里面很多我过往就学时那些小混混的影子,在学校,小混混三五成群有自成的小团体,对
于教师所传递的升学价值/读书的目的,有其独特的解释,例如:坐办公室只会吹冷气,
不是真正的工作/王永庆没学历也能赚大钱(学历无用论)。
.
在教师眼中,这群混混是未来堪忧/学业成就低落/在校滋事的一群,书中解释到教师传递
的是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且鼓励脑力劳动,非体力劳动。
.
但在小混混里,脑力劳动却被贬低,体力劳动反而被褒扬成某种男性气概的展现,人用自
己的体力去克服工作的险恶环境,然后每周拿到薪水袋以资奖励,在下班后用自己赚得钱
去享受。
.
而教师提供的未来职业蓝图,每种工种的差异说明,也显得与小混混们的价值观格格不入
,毕竟对小混混来说所有的工作都是体力劳动,都是从学徒开始学,要就业不难,要学习
功夫好学生与坏学生都是重头开始。
.
而小混混们在学校习得的闹事/捉弄老师/反抗权威/性的主动追求,反而对于在工厂的生
存有所帮助,他们只是从学校转换到工厂,这些闹事与捉弄,可以帮助他们去试探老板与
工头的底线,反抗权威与性话题可以快速加入工人群体赢得尊重。
.
在小混混眼中,工作分为截然的两个世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而他们侷限在自己的体
力劳动,却也在工人文化中获得男性尊严的提升,家庭中男性是一家之主,主外,主著所
有收入来源,工作既是维持生活所需,也是实现自己男性气概的地方。女性则是一个可有
可无,主内,主著家庭打扫与照顾的部分。
.
我觉得这本书很可以回答,我以前在面对点工/保全/军队士兵时,讨论后续谋职计画,那
种认为自己随边找个工厂作业员就会有工作的自信。
.
也可以看到工人文化与中产阶层间的价值差异,前者有一种对于家庭男女分工理所当然的
性别角色预想,而这之间比较没有什么谈判与讨论的地方,沟通通常就是吵架才会有一进
一退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