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公司》生活只能迁就于工作?你其实有别的选择
如何灵活运用技能与知识,围绕理想的生活型态来打造工作
图文好读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company-of-one/
这本书在说什么
《一人公司》作者保罗·贾维斯(Paul Jarvis)是一位网页设计师与个人品牌顾问,主
要想传达给管理者和企业经营者一个概念:“‘规模成长’不是让企业变得更好的万灵丹
,而是得以‘客户成功’为优先考量,将成长视为需要质疑且审慎评估的选项看待。”
如果你是企业管理者或是经理人,这本书有许多企业案例,说明盲目追逐规模成长是短视
近利的表现,关注于提供客户价值与客户成功才是首要之务。严格检视那些需要成长的机
会,并在接受这些机会之前对它们提出质疑。
如果你是创业者,或者在经营个人品牌或者小型工作室的自营者,这本书完全就是为你而
写的。保罗从小规模的优势开始说明,然后讲如何建立一人公司的思维模式,接着教你关
注客户与建立系统化的业务,推出产品并且不断测试与改良。
我是带着后者的心态与问题来读这本书,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生活步调,同时又能满足自己
对工作的期待。以下整理出书中三个让我获益甚深的重点。
1.为何要围绕着生活型态来打造工作?
保罗讲到一个让我清醒的概念,他说:“一般人是因为工作,屈就自己的生活形态。而一
人公司的做法则是,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型态,围绕着它打造你的工作。”
网络行销达人于为畅在推荐序的这段话,也让我不断省思:“在大公司上班,短期内没什
么风险,因为稳定,可是长期来说,它的风险却是比较高”。
这个世纪的传统学校教育,是工业革命之后的制度产物,目的是培养出很多基础劳工,进
入工厂与公司工作。我们被教育成要填标准答案、服从考试体制、认为照着前人的脚步走
就会迈向成功的康庄大道。
出了社会后,大多数人只是把这个思维原封不动搬到职场上,期望扮演好一颗螺丝钉安稳
工作到退休。保罗鼓励读者跳脱这个框架来思考:如何灵活运用自己的技能与知识,围绕
著理想的生活型态来打造工作,让工作本身即代表自己的生活方式。
自从我读完《一个人的获利模式》之后,深受这句话影响:“梦幻的工作不是找到的,而
是被创照出来的,而这个创造,需要对自己有很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便开始着手进行系
列专案,用自己的人生来实践。
《一人公司》书中提供许多真实案例(包含作者保罗的故事),提供我们采取不同角度去
思考各种工作型态的可能性,认识到即使维持小型规模,仍能在这个世界创造出不凡的价
值。
|所有的企业都是一种生活型态,每种各自代表你对自己生活的选择。
|Every business, theoretically is a lifestyle business, in that each
|represents your choice of how you want to live.
2.该关注企业是否成长?还是客户能否成功?
研究指出,增加新客户的成本是保留旧有客户成本的五倍。一味追求成长的企业若不断地
追求客户数量与市场规模,却不回过头来检视自己的服务是否有越来越好,产品是不是有
越来越优秀,终将败亡。
书中非常强调“客户成功”才是企业能赚钱的基石。专注为旧有的客户,做出最好的服务
品质跟服务内容,让旧的客户成为你最有利的宣传。
例如作者保罗本身是网页设计师,平常客户口头说的是想要架设一个很棒的网站,但背后
的思维其实是“我想做一个看起来很棒,也能创造更多收入的网站”。保罗改变执行与宣
传手法,开始在部落格谈论如何帮助潜在客户获得更多利润。往后的客户不但变多,而且
更加忠实,也成了最有力的推销员。
我想到的另一个鲜明案例,是《订阅经济》书中举例电吉他这项难学的乐器。芬达乐器公
司(Fender)制造一流的电吉他,电吉他新手占了一半的销量,但90%的人在购买之后一
年就会放弃。如果是传统的成长思维,想的可能是如何找到更多客源,卖出更多的吉他以
维持公司规模的成长。
但是,芬达改变心态推出线上影音课程,教导新手学会弹奏,不但大幅降低流失率,也把
多数新手转化成了终身顾客。芬达协助他们达成长期的目标成果:成为“会弹电吉他”的
人,而不只是“拥有电吉他”的人。
因此,若采取一人公司的思考方式,就要以客户能否成功为主,企业成长的手段为辅。永
远要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让我的企业与客户变得更好?而不是我能做些什么来成长我
的企业?”
3.如何找到热情与勇气?
这本书有一个段落让我非常有共鸣,保罗谈到许多人踏上一人创业时汲汲营营地寻找“热
情”跟“勇气”。但这件事情不会一夕之间发生,而且“没有捷径”。
你不必浪费时间去找出你对什么事充满热情,也不必期望哪一天突然找到内心的勇气,只
管全心投入你想做、正在做的事情。热情与勇气几乎无法控制,它们也可能很容易让你觉
得自己很糟。
你专心在解决问题或者做出改变时,热情可能也会随之而来。因为你确实“投入”在你正
在做的工作当中,而不是“想像”着你可能对某件事充满热情。专注于你能为世界提供什
么,而不是世界能给你什么。
单纯在有需求的领域上努力把事情做到非常好,探索这些技能如何应用到其他领域,并用
小方法测试你的想法,看看是否有人愿意买单,这反而是更容易做到的事。因此,保罗建
议我们采取工匠思维,专注于自己能提供的价值。
|工匠思维可以让你专注于你能为世界提供什么,而热情思维则是专注于世界能给你什么
|The crafts person mind-set keeps you focused on what you can offer to the
|world, the passion mind-set focuses on what the world can offer to you.
感叹到自己很晚才体认到网络跟数位化的力量。一直以来我只将数位世界当作娱乐的媒介
,不曾成认真看待它也可以是职业生涯,甚至是人生志业的一部分。什么时候创业最好?
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自己开始经营阅读前哨站部落格时,抱持着这个心境:“做就对了”。实践的路上才逐
渐发现内心的声音,以及为何自己得以坚持下去。每当心中浮现杂音,我便问自己:“你
采取行动了吗?你做了多久?你有多努力去做?”
所以说,热情与勇气通常是行动之后的产物,我会推荐一句我很喜欢的话来帮助记忆,由
中世纪波斯诗人鲁米(Rumi)所说:“当你开始踏上路途,路就会自己展现”(As you
start to walk on the way, the way appears.)。
后记
读完《一人公司》之后,除了对一人公司的概念更加了解之外,我也很喜欢保罗的人生观
:“一个丰富的生活,胜过拥有很多钱”(Rich life over riches.)。他不执著于规模
与数量的提升,反而不断回归到自己能提供给客户的价值与高水准的服务品质。
他也强调建立“独特风格”的重要性。大公司的趋势是成为香草冰淇淋,客户普遍能接受
但平淡无味;一人公司则是成为开心果冰淇淋,客户要不非常喜欢,要不无法忍受奇怪的
味道和颜色。
最后,这本书给予我很多对于工作思维的启发,让我在摸索与实践工作与生活型态的路上
有了更多的切入角度。引用创意力作家奥斯汀·克隆(Austin Kleon)这段令我印象深刻
的话,勉励你也跳脱框架思考与实践自己的“一人公司”。
|人们都想成为名词,却不想在动词上下功夫。
|Lots of people want to be the noun without doing the ve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