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日本超市不小心买了奇妙的书。
一本是内海聡 / 著《精神科は今日も、やりたい放题》(精神科今天也要胡搞瞎搞)PHP
文库,另一本是西多昌规 / 著《自分の“异常性”に気づかない人たち 病识と否认の心
理》(没有察觉到自己“精神”异常的人们,病识感与否认的心理)草思社。
日本是言论自由的出版大国,各种对立与矛盾的言论都有不同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以及专
研的达人出版著作,这二书,分别在讨论,精神科医学的误诊情况与权力的滥用,以及如
果身心状态有异常的人们,我们如何看待这些人缺乏病识感以及否认自己有病的心理。
内海聡的著作,向精神医学界抛出一枚震撼弹,看似危言耸听,细看内容又有几分道理,
还提出了许多精神科医学史上的案例,想告诉你在精神医学的治疗上,其实藏有不为人知
的暴力和暗黑内幕,在法律之外,其实这些属于非生理上的疾病,大部分是被创造出来的
,主要原因是人们想要了解到底自己与家人的精神状态出了什么问题,才会导致沟通不良
,无法正常生活,想法和思考有所偏差,人们需要一个合理的答案。
精神上生病了,心理出问题了,被某种看不见的东西感染了,先天性的脑病变,或是后天
的创伤和刺激,导致这些精神障碍与心理疾患的产生,医生都是这么说的,他们那么专业
,相信医生的说法准没错。
可是在临床个案的治疗过程,其实很多医生也没有把握自己的判断和诊疗方式是正确无误
,所以许多误诊的情况屡见不鲜,本来不需要用药物或电击治疗的,最后反而因为错误的
疗程,使一位可以自行回到生活常轨的人,堕入永劫不复的深渊。
有些人的脑子确实是吃药吃到坏掉,用药成瘾造成许多新的问题,精神科医学就像是不正
常人类实验中心,患者其实是自愿的白老鼠,用来提供精神状态的各种大数据,目的很可
能是为了优生学、遗传工程学,或研究者的论文升等。
书中从精神医学的起源开始讲起,非科学的精神医学是如何透过层层的假说建构走到今天
的模样,而实际上精神医学并没有一套放诸四海皆准的诊断标准,很多时候完全是看精神
科医师当天的心情来决定,医师在某种程度实质扮演着上帝的角色,当病人不听话的时候
,他可以凭著一己之私进行审判和裁决,认定这个人有没有病,基本上就是一种权力与暴
力。
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精神科医师或是精神病院,他们采取非常不人道的治疗法,例如拷
问治疗、禁闭治疗、电击治疗,或是切除大脑前额叶或颞叶的手术,这些在欧美电影里屡
见不鲜,许多精神病院传出患者接连死亡,后来这些被定义为治疗的空间,就会荒废成为
鬼故事和恐怖片的题材。
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安全的精神科药物,所有的药物都有大量的副作用,基本上药物的研
发,同时也在创造新的毒品和成瘾型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多半来自激发或抑制脑内分泌的
化学物质,进而达到某种控制病患的情绪和他们的分内泌。有些治疗用的药物本身就是毒
品,医师握有开立处方笺的权力,他们大可使用这样的权力合法的开药给所谓的病人,而
病人并没有能力质疑医师的用药是否有误或者过量,还有许多精神病院都面临相同的问题
,为什么送进来的病人每年都有一些个案死亡,却说不出个明确的死因。
精神病院像是个不能碰触的社会禁忌,里面潜藏着不能被摊在阳光下的黑幕,在很多方面
,精神病院仿佛邪教机构一般的存在,处置病人与行为控管的方式,药物控制和洗脑,在
高夫曼的著作Erving Goffman《精神病院:论精神病患与其他被收容者的社会处境》也有
谈到这个部分。
说白了精神病院也是欧美电影爱用的老梗,因为存在着太多内规和秘密,让人不得不合理
的怀疑“精神病院”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所用来隔离被定义为非正常人的集中营
,美其名是治疗,实质上是将这些不受控制的人类进行彻底的排除,剥夺他们的行为自主
权,而这后面可能存在着庞大利益的共犯结构。
“所谓的早期介入和早期治疗,基本上就是一种诈欺行为”身为执业医师的内海聡如是说
。究竟这位作者何许人也,竟然敢挑战医学界权威,语出惊人的揭露一般人所不知道的医
学内幕,我把博客来的作者简介直接贴过来:
1974年,出生于兵库县。筑波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于东京女子医科大学附属东洋医学研究
所,以及东京警察医院担任内科医师。在精神医疗领域,深刻感受到“精神科医疗只会使
病情恶化”的现实状况,提笔撰写《精神科今天也要胡搞瞎搞》。之后,陆续出版许多引
起话题的作品,包括《笑死人!精神医学》、《医学不要论》、《儿童咨商所的骇人听闻
》,并积极到处演讲,努力传达“医学真相”给社会大众。
总而言之,这位作者内海聡致力于,让世人知道,你可以选择不要精神医学,不要沦为实
验白老鼠,认清楚精神医学的事实与真相,有助于我们在寻求协助上一种清醒的参考,当
你知道西方毒品的发展史,恰好和成瘾性药物、禁药、觉醒剂、镇定剂的研究发展时间是
重叠的,甚至聪明药也是。
努力宣扬精神科药物的好处可以舒缓或协助患者达到稳定情绪,控制情绪的作用,但同时
也伤害了大脑的化学机制,副作用很可怕,但没有人去讨论这些副作用,都让用药的患者
独自去承担,身边的人也很难去察觉或体会用药者的身心痛苦。
书中举了大量的实例,告诉读者精神病是被创造出来的,包括发展迟缓(Development
delay)、忧郁症、狂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人
格分裂(解离性身分疾患、多重人格、简称DID)、思觉失调(early psychosis)、厌食
症、暴食症、统合失调症(Schizophrenia)、依赖型人格障碍(DPD)。
有没有发现一件事,精神科医学不断在为我们创造及定义新的名词,就像天文学家在浩瀚
的宇宙,又一次发现了新的星星,并且需要为这些星星取名字,姑且不论作者主张的“我
们不需要精神医学”是否可以成立,光是这些新名词,就让小说创作者、电影创作者、舞
台剧创作者、漫画创作者乐翻了。
他们真的非常嗨,只要跟精神医学和异常心理相关的主题,一定可以成为可发挥的故事题
材,于是精神医学和心理分析透过媒体的报导和大肆渲染,以及电影等多媒体的推波助澜
,它本身已经是一种无可撼动的信仰体系,任谁去戳破真相或是挑战权威,都会被视为是
异端,不知情的民众会帮忙猎巫,而精神医学的权威和药品制造商的信赖得以确保。
如果你还不懂什么是精神医学,我觉得这本书是很好的入门书,出版社应该要积极的引进
,把内容全部翻译成中文,以飨国内的读者,我们都需要有“知的权力”在言论自由的社
会更是如此,如何在不用药的情况下,给予失去正常生活的人们一个安心而妥善的环境和
陪伴照顾的方式,我觉得是这本书具有可读性的一项社会价值,至于另一本书,下次有机
会再跟大家介绍。
本文内容大多摘自内海聡《精神科今天也要胡搞瞎搞》有问题可以去问作者或是精神科医
师,不要问我,我不是精神科医师,我只是一个脑子有病的人,很可惜我没有服用精神药
物的习惯,因为那会阻碍了我进行大量阅读的日常生活。
笔于北海道札幌中央区
20190918 am 00:57 一天拥有25小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