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致未能出生的生命──《黑暗心室》试读

楼主: mingjer (李肯特)   2019-05-14 10:07:35
致未能出生的生命──《黑暗心室》试读心得
网志版:
https://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587502957
书名:《黑暗心室》(This Darkness Mine)
作者:敏蒂‧麦金尼斯(Mindy McGinnis)
译者:林零
出版社:脸谱
出版日期:2019/05/04
定价:370元
博客来书介页面: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9361
--------------------
人到底有几分,是真正可以为自己而活?
一开始的迹象是莎夏接到她全然不熟的男孩艾
萨克的短信,而他的语气仿佛跟莎夏很熟、甚
至有了很亲密地接触;接着是莎夏的笔电偶尔
会出现一些很呛的文字、好像跟莎夏很亲近、
却又有些仇恨般。这使得她开始怀疑,自己体
内是不是存有另一个灵魂?而就在家中东翻西
找的偶然中,她发现了一张当初母亲怀胎时所
拍的超音波照片,而照片上则有着两个胎儿……
这个发现让莎夏的人生开始走样。原本她享有
著一切光环,乐队的首席、课业上也全拿A、
未来并有知名学院等着她。但她的妹妹莎娜就
好像突然从梦中苏醒般,急着享受她未能拥有
的一切,使得莎夏和很模范的男朋友吵架、乐
队首席也不再是她、而全拿A的学业成绩却有
张得C的论文来轧了一脚。
本以为这已经算很糟了,跟两个好朋友吵架之
后,莎夏不知何故猛然从自己的房间往外跳,
全身残破不堪。送医之后才发现,她患有扩张
性心肌病,在找到合适的捐赠者之前,她随时
都有可能就此离开人世。
敏蒂‧麦金尼斯在《黑暗心室》特地营造出一
种让人半信半疑的气氛,莎夏未能出生的妹妹
以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出现在她的生命之中,
然后个性、习惯与喜好均与莎夏迥然不同。看
似很科学的剧情突然加进了灵异现象,而这同
时也让读者去思考,何为生命,及其意义。
莎夏那无缘的妹妹莎娜,好像在控诉著因她自
身的弱小而无法顺利地出生,被迫着与姊姊共
用一个躯体,只能以莎夏的眼光来认识这个世
界。而她喜欢的男生艾萨克却又只能透过姊姊
的身体才能有所接触,这叫一个从未能有机会
行使自己自主权的女孩情何以堪?
莎夏的男友希斯目标是未来的政治人物,也因
此凡事都得注重形象,包括只能跟女友谈纯纯
的恋爱。这对莎夏来说虽不算坏事,却也难以
对希斯产生心动的感觉,特别是在艾萨克出现
之后更是如此。
当莎夏住进了心脏病中心,在那里她认识的都
是等待心脏移植的人,也因不知可用心脏或死
亡何者先临到她们,她们逐渐发展出一种恶趣
味:在网络上搜寻与死亡有关的新闻,然后再
去猜测,这其中会不会有适合她们的心脏可供
移植?
如果说,作者的前一部作品《雌性物种》在探
讨女孩成长过程中所将历经的一切偏见与歧视
,以及为了存活所不得不采取的防卫措施,那
么《黑暗心室》则更根本地让读者去思索,青
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将面对的竞争与冲突
,还有活着的意义。
人生好像不断地在进行比赛,我们得不断地证
明自己值得被善待、值得好好活着,就好像莎
娜在未出生之时,即已在这场生存竞争中消失
,好像被证明她不值得拥有这一切,彷若我们
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价值,就不配活在这世上
。这里也衬托出莎夏有如强迫症地追求完美,
然而完美又代表着什么意涵呢?令人称羡的大
学?美好的工作?有如梦幻般的未来?
而作者以三个很大的对比来呈现这场竞争的矛
盾与荒谬,第一当然是早已应不在世上的莎娜
,作为生存竞争的第一个牺牲者,固然无法再
过着她可能得以享受的人生,但也因此她敢爱
敢恨,敢追求自己想要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只
因她知道她活着的每一刻都是一种奢侈。
第二则是常滋生事端的艾萨克。事实上作者并
没很着墨他的人生故事,只知道他常出入假释
官的办公室里,他有话直说,不拐弯抹角,也
坦承自己并不是个好男孩,但却有别于莎夏与
她的虚假好友们。人为了害怕冲突通常会假装
和谐,然而却也失去了更多沟通的机会,于是
逐渐貌合神离的关系,什么时候会爆发友谊危
机都难以预料。
第三就是心脏病中心那些等待健康的心脏的孩
子,本应可以挥洒、挥霍自己生命的青少年,
却只能在惨澹的疗养院数着日子,期待活着、
却又担心终将失望的人生,未来的不确定性就
这样摆荡著。
作者所塑造的莎夏是个很具备理性特质的女孩
,然而人生其实是很不理性的,因着无法预料
的意外,我们可能受到伤害,却也可能从中获
得彩蛋。个人以为,作者并非想批判这些矛盾
的想法,或许是更期待着每个青少年都能有机
会做自己,以自己悠闲自适的速度前进就好。
最后,举某本书的书名做结语,《做自己,还
是做罐头?》,都还是取决于你自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