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ingjer (李肯特)
2019-05-13 12:32:23《蓝色是骨头的颜色》试读心得
网志版:
https://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587447541
秩序,不仅能维持团体正常运作,也能让我们
迅速判定谁失了序,并加以排除来维持团体的
稳定。只是失序,会不会只是无法适应社会规
范的人,所发出的求救讯号?
每到“鬼月”,总会有来自各处的戒瘾者来到
主角吉拿的家,过着重新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
适应期。这次来到吉拿家的,是一个叫做“阿
蓝”的男子。母亲对人的博爱就吉拿来说,是
种灾难,尽管不是很甘愿,吉拿还是被阿蓝拖
著四处走,作为“复健”的疗程。
曾在学生时代偷过同学的钱、还有放火烧过自
己的老家,只为了买“望得糖”(盗版,正版
为“忘得糖”)的阿蓝,过去是个课业优良、
师长与同学都欣赏的好学生,如今看似豁达的
他,却总是绝口不提自己的过去,而只关注著
当下的人事物,直到有天他恍如气力全失,缺
乏食欲,而开始跟阿蓝交心的吉拿,却对此感
到无力,也才逐渐不再如原先的冷眼看世界,
开始想要协助阿蓝度过此难关。
然而一个人所想为别人付出的心意,真的能给
予对方实质的帮助吗?
潘柏霖在《蓝色是骨头的颜色》中,所期待传
达给读者的,并不只是毒品对人的危害、或是
我们可以为活在痛苦中的人提供什么样的协助
,事实上,我们真的几乎只能传达出我们的担
忧与挂虑,受苦者无法避免地还是得在自己的
课题中摆荡。
表面上我们似乎可以说,这些都是咎由自取,
毕竟若非当初他们尝了禁果,也就不会成瘾、
甚至不会出现戒断症状,更不至于因此搞砸了
自己的人际关系。
这些道理阿蓝们何尝不知?但就像《圣经》保
罗所说:“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却由不得
我。”每个人的人生总有无法跨越的坎、无法
走过的桥,对别人来说,那样的人生瓶颈也许
并不难度过,但也恰恰有些人总是一再地为此
绊倒,甚至再也爬不起来。
就吉拿来说,也许也是因为看遍人生的无力与
挫折,才终究选择冷漠,当我们越不在意,就
越没什么可以伤害自己的了。对他来说,维持
最低限度的人际关系只是不让自己太过困扰而
已。
就我曾经跟戒瘾者相处的经验,有些痛苦实然
是无法体会的,那种侵入骨子里的感受,纵使
只是药瘾后所产生的幻觉,对他们来说却往往
是一种椎心刺骨的疼痛。一般人可以选择掩面
不看而不在乎,但幻觉却无时不刻像拿着刀的
刺客,屡屡往他们的痛处钻。
就某个层面的意义来说,这么具有高度私密性
的难堪,我们又怎么能借由分享来减低他们的
痛苦?
纵然如此,陪伴仍是有其意义的,有时候是靠
著一句话、或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种懊悔的
心理、一段被关心的岁月,而能达到那种虽不
中亦不远矣的境界,虽然自己还是会难受,却
因看到自己并不孤单而逐渐生出力量,虽然后
面的路还是要自己去走(自己造的孽还是要自
己去经历与化解),却因感受到自己受扶持而
开始生出勇气站起来,以继续前方未竟的旅程。
于是,借由彼此的联结,我们开始不再只是内
心感到寂寞的人,而慢慢地回复了身为一个人
当有的温度,而且是协助者与受助者双方都再
次重新体验到当人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