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不快乐是件好事?──《练习不快乐?!》

楼主: mingjer (李肯特)   2019-01-23 15:07:02
不快乐是件好事?──
《练习不快乐?!》试读心得
网志版:
https://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586418533
书名:《练习不快乐?!:不快乐是一种本能,快乐是一种选择》
作者:苏益贤
出版社:时报出版
出版日期:2019/01/18
定价:340元
博客来:https://pse.is/happybk
诚 品:https://pse.is/happyes
金石堂:https://pse.is/happyks
时 报:https://pse.is/happyrt
读 册:https://pse.is/happytz
--------------------
“你快乐吗?我很快乐。……快乐就是这么容
易的东西,Don’t worry, be happy.”。
(摘自【快乐颂】部分歌词)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要常想一二。”
“再艰苦,也要让老天爷笑出声音来。”(摘
自《佐贺的超级阿嬷》吴念真推荐序。)
我们活在一个需要大量正向能量的世代,但自
己是否知道快乐是什么?而人生又如何能让自
己快乐?
临床心理师苏益贤以很浅显易懂的方式,将快
乐的生理、心理及我们如何从生活去感知快乐
,都浓缩在《练习不快乐?!》这本书中。看
似反向操作的书名,却也隐含着令人玩味的意
义。
我们无时无刻在寻求快乐,从饮食、性等基本
生存需求,到如何把快乐维持长久不退,都是
人生必经的课题。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误入歧途
而得到“坏掉”的快乐(无法自拔的成瘾),
也有可能创造不同的目标与意义,让快乐的经
验得以延续。
作者沿用脑科学家保罗‧麦克林的说法,把人
的大脑分成三部分,由里而外分别是爬虫脑(
生存)、哺乳脑(情绪与记忆)、灵长脑(思
考与沟通决策),而也因为如此发达的大脑,
让人类得以和其他生物有所区别。
爬虫脑以生存为第一优先考量,所以吃到好吃
的东西会感到愉悦,然而灵长脑却比较在意意
义上的满足,两者思考逻辑上的差异也常造成
冲突,比如美食当前我们无法克制地大快朵颐
,遂了爬虫脑的意,却可能在事后让灵长脑难
受想哭,为失去的健康感慨,或是为被迫瘦身
成功的财布懊悔。
我特别喜欢作者提到,“快乐与不快乐可以共
存”的想法。有时候痛是种警讯,提醒我们赶
快远离灾害(不小心踢到大石头)、辣椒所引
发的痛觉使人感到爽快又满足、我们也享受着
搭乘云霄飞车所带来的刺激感、怕鬼又喜欢看
惊悚片。而事实上,既然情绪这么与我们生活
密不可分,又何必硬要切掉那些引发我们负面
念头的情绪?而这种刻意忽视的结果,可能更
糟糕。
只是我们又当能如何与之共存?
作者提到一个很有趣的实验。有心理学家研发
一套APP,下载者不定期会被询问到当下在做
什么?在想什么。根据研究我们其实很常在工
作当下发呆、神游,遥想过去或计画未来,然
而却很少关注到当下。在咨商过程中,心理师
总是会鼓励受咨者多感受当下的感觉,在当代
的社会环境,这更是一个很重要且必须的体验。
随着接收了过度资讯,我们更加难以感受到我
们的真实想法,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所影响,
而更难体察自己的需求。更糟糕的是,当我们
沉溺于无所不在的声光效果时,我们的专注力
也随之下降,也就距离真正的快乐更远了。
有意思的是,最近看的几部日影都有提到何谓
幸福,而在英文的翻译即是happy(happiness
)。中文的快乐与幸福语意有所差距,但在英
文却可算作同义词。英文歌《You Are My
Sunshine》中的一段歌词“You make me
happy when skies are gray”,虽然歌词中
阴天也能快乐的原因在于有爱自己的人,然而
换个方向想,当我们发现我们的人生有获得支
持时,我们也能感受到被爱、被需要,自然也
开始感受到快乐(幸福)。
同样的,当我们懂得付出与分享,自然也很能
感受到快乐就在我们的身旁。
想要快乐,并不是得否定或拒绝一切痛苦,而
是让我们重新去思索,我们能否更深切地去感
受到,自己在每个生命历程中,所能获得的学
习与成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