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高手思维》万维钢

楼主: joyceemi (joyceemi)   2018-10-25 22:59:20
网志好读版 https://justininvesting.wordpress.com/2018/10/24/being_a_master/
最近又重读了一次万维钢《高手思维》这本书,虽然与第一季专栏的内容有重复,但是还
是觉得这本书很棒。万维钢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学博士,自诩“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
界”,以科学精神钻研社会现象,激发读者思考。在《得到》有开设精英日课的专栏,即
将迈入第三季。其实我在《得到》也没订几个专栏,因为没那么多时间听,虽然只在开车
运动之类的活动边做边听,但对我来说帮助很大。
不过一开始我根本没想订万维钢,因为我很怕订到太多鸡汤的专栏,每天告诉我“只要努
力就能成功,成功的人应该要怎么做···”之类的言论。例如某企业经营专栏我订了听
了几次就完全不听了,因为真正的经营不是从书本而来,而是实作。管理一家公司每天面
临到的问题都不一样,并不会都照着自己的计画走,即便遇到跟书里一样的问题,也不一
定有解决的通则。管理的问题来源最大还是“人”,人的因素则完全不可控。
后来发现万维钢的专栏几乎都是介绍国外的书,或是一些比较新的研究或思想,再加入他
自己的见解,可以带给我许多不一样的思考。理工的背景让我觉得他在解读的时候加入了
清楚的逻辑推导,并保持客观性。
一个专栏的“客观性”对读者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简单来说,客观性是给读者陈述事实,让你自己去思考关联性与推导出结论,作者也会讲
他的想法。但是他会告诉你,结果有很多种可能性,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件事会有不一样
的想法,而他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怀疑,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第一步。
而某些专栏是在将你导入作者的思维模式,变成跟他“同一国”,不认同的人会抗拒,但
如果你全盘接受,反而让你看事情的角度变狭隘了。至少我认为,万维钢的专栏有80%的
内容不鸡汤、不催眠,而且提供了许多不错的资讯,之前介绍过几本书灵感来源都来自于
他。
《高手思维》这本书分为五个部分:
什么是高手?
高手的思维
高手的学习方法
高手如何做决策?
高手洞见的未来
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ed
ideas in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
F. Scott Fitzgerald
真正的高手是什么样子?
我最爱的一句话就是他引用史考特·费兹罗杰的名言:“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
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也就是,不侷限自
己,心胸开拓,借由不断更新资讯与思想来持续进步,才有可能成为高手。
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去达到费兹罗杰所说,拥有一流智力的高手?这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
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借由大量阅读与日常经验的累积而培养得来的。万维钢称这些过
程是“培养智识”,智识是什么?智识是“三观”:对世界正确的认识;对人生合理的安
排,知道什么东西是好东西;智识还是历史的经验和做事的手段。智识也是我们较有可能
、也较容易从社会的食物链下层往上攀升的途径之一。
这就可以再带出万维钢时常在专栏中提到的另外一个思想:“运气”
这个世界上很多道理都是互相矛盾的。为什么有些人会在社会食物链的底层阶级,有些人
一出生就在上层阶级?在经济学家罗伯·法兰克的《成功与运气:好运和精英社会的神话
》这本书中,告诉我们许多精英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天赋和努力,也不全然是理性选择
的结果,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
家庭出身很重要,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了合适的行业很重要,一些非偶然的因素也很重要。
我们会认为,我们比其他人读了那么多书,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努力,却没有比其他人过得
更好。实际上,“运气”占的成分很重要。从我们之前写过《成功不再跌跌撞撞》这本书
的心得,也可以了解真正的成功到底是什么?
所谓的成功是指你有没有达到你想要的目标?并过着你想过的生活。
如果想要极端的成功,就要排除一切干扰,集中力量与资源,但是相反的也需要做出相对
的牺牲。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如果我们想要一个完整的人生,那么平衡工作和生活反而能
提高工作效率。
你应该问自己:“我想要什么”,而不是去攀比,想要别人想要的东西,去追求别人的目
标,那这样永远不会满足与快乐。你应该以自己的目标做为标准来诠释成功,如果你真不
知道用什么做为标准,这里有几个指标可以参考:
快乐:人生感到愉悦或满足。
成就:以相似的目标来说,你完成的事胜过他人。
意义:替自己关心的人带来正面影响。
传承:你的价值观、你功成名就的方法,也能帮助其他人踏上成功之路。
人生演化论 = 运气 x 奋斗
当我们了解了“努力”以及“运气”两个人生因子,万维钢用了一个道理来总结:“人生
演化论”。
人生演化论=运气x奋斗。我们对于任何际遇,可以用几种方式来解释:因果论、目的论
与演化论。演化论与前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因果论与目的论都认为一件事情的决定是“
自上而下”的,就好像有某一套法则在控制世上一切事物,但是演化论则认为,一切事物
都是碰运气和奋斗的结果,结果是随机的。
如果我们能接受演化论的观点,基本上我们已经接受了用客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我们的
心态会变得更有弹性,接纳新的、更好的东西,这样才算拥有高手的思维。一个相信“演
化思想”的人生观,有几点特征:
他不会迷信权威,不相信什么救世主,更愿意靠自己。
他不会有那么多人生困惑,质疑命运不公平与不停抱怨,他会更容易接受现实。
他会比较谦虚,知道好东西都是靠自发演化出来的,而不会对自己过度自信。
更好的是,如果接受了演化的价值观,我们会去学习前人的成功经验,并传承下去。我们
会学习如何交流合作,提高综效。我们更可以大胆的创造新的行事方式,做自己喜欢且擅
长的事,可以让我们更快乐,获得更多成就感、帮助我们更快的达到成功。
在这过程中还可以发挥我们的影响力,我们的态度会感染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也可以更
幸福。就像Dalio提到他出书的动机,没有人会对达利欧的成功提出质疑,Dalio希望他的
成功,也可以帮助我们对于我们的选择,踏上成功之路。
来说说读了这些对于投资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首先,市场是随机的吗?
如果今天是以演化论的角度来看,市场照理来说应该是随机的,但是这是在完全没有外力
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不过,市场不可能是自下而上发展的,政府政策、社会食物链顶层等
拥有大部分权力的人,与一般人相比掌握了不对称资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发挥影
响力。你所遭遇的随机,对某些人来说不一定是随机,或是这些随机性对他来说不会造成
重大的伤害,这与塔雷伯所说的Skin in the Game我认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市场更不可能是有效率的了。
书中提到经济学理论“纳许均衡”。所谓纳许均衡,就是每个人对于自己跟对方的策略都
一清二楚,导致没有办法借由改变自己的策略,或趁著偏离均衡的状态下偷吃步。
举例来说,你换了一个新工作,早上开车去上班时恰好在高速公路上碰到大塞车,这时你
可能会想,要是下高速公路去走一条有点绕路的小路,不堵车的状况下可以更快到达公司
。结果你下了高速公路走到小路,发现小路也在塞车。这是为什么?因为你能想到的,其
他比你还有经验的人早想到了,路上的交通状况,基本上就是一个纳许均衡,而你只能去
接受这个情况,除非你有其他人所不知道的讯息。
投资市场也是如此,当我们都知道用价值投资来估值、用技术分析指标去买卖一档股票,
或是用统计数字去评估总体经济的发展时,我们也等于是在高速公路上塞车的驾驶,希望
找到一条小路可以去获得超额报酬。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看法,发展出一套自己的
投资哲学、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事,通常也只能被迫塞车在路上,用时间换取到达目的地的
机会。
每天的价格波动到底代表着什么意义?
价格波动就代表市场参与者对于证券价值认知的差距,或是价格偏离价值的状态。市场中
不会有完全均衡的状态,如果有,那投资市场就只剩一滩死水了,相信投资人也不会期待
有这一天发生。
当我们说长期之下股市平均报酬率有几%的同时,每个人对长期的定义也都不相同。曾经
问过一位号称长投的朋友平均持股期间,他回答我:“一季到半年!”股价在一季到半年
的波动幅度可大可小,当然有可能在这段期间内赚到令人满意的报酬,但是所需考量影响
股价的因素就更多了,在短期中,股价对于情绪与市场变化的敏感度会越大。
长期是多长期?
真正的长期会像Dalio所说,一个完整个循环会是70年吗?那投资市场中又有多少人真的
可以经历一个完整个市场周期呢?但是,在整个循环当中,会有非常多个短周期,而我们
是否可以辨识我们处在这些周期的哪一个部分,以及要用什么方式去判读?包括经济运作
、信贷周期等重大因素,这必需要大量的阅读以及经验的累积。什么时候市场会迈入一个
极端值,与长期平均水平偏差太远的时候,务必记住一件事:“回归均值”是这个世界不
变的规律。
作者: ID3238 (默默)   2018-10-25 23:17:00
作者: flybarg (Medoc)   2018-10-26 07:17:00
很喜欢万维纲!推
作者: Cordierite (罪孽焚城)   2018-10-26 08:30:00
推万维钢 写作技巧把“鸡汤”拉升了层次
作者: abc123por (janelay)   2018-10-26 11:29:00
也有看这本书 觉得不错 推!
作者: youke569 (wind)   2018-10-26 17:56:00
看到万神一定要膜拜一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