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小川洋子《人质读书会》

楼主: Estefaniann (阿波卡菜逃)   2018-10-13 23:40:41
网志好读版
https://chunweitsai.blogspot.com/2018/04/blog-post.html
小川洋子《人质朗读会》
每个章节分开来看是数个短篇,但因为全是人质们在面临死亡时关于自身生命故事的讲述
,所以发散的叙述在最后兜成了一圈,一如八个来自不同地方拥有不同背景的旅客在猎人
小屋中朗读自己的书写时,也是面对面席地而坐围成一圈吧。
小人物在生命的某个片段与不起眼的、消失了也不会有太多人察觉的、不知存在与否的路
人、陌生人、或幽灵有了短暂的连结,他们可能是不知为何地帮助陌生人脱离困境、完全
搞不清楚状况地背起年迈的老人往阶梯上冲、或是在意识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以前就和隔壁
的邻居煮了一锅仿佛有魔法力量的汤。
这样的连结在日后的某些时刻在人质的生命中起了一些作用,也许是影响了他们的职业、
或是对方留下的物品成了护身符一般的存在。贯穿不同故事的是一些不知虚实的记忆、器
物成为身体的一部分的描绘、以及与生死相关的想像。
在其中一个人质的故事〈B谈话室〉中,即将灭绝的语言透过它们仅存的语言保存者被说
出来,即使听者并不明白语言本身,却都能专心去倾听这些超越意义的语言。这种仪式性
的呢喃和《人质朗读会》的设定呼应--故事的讲述可以产生一种仪式般的中介效果,只
要你在其中,仿佛就能得到平静,仿佛人质就能一直处于安全状态,仿佛生命可以继续。
语言可以超越意义,同时,语言也能为生存,或生活,带来意义,或生命得以延伸的妄想
。这也是为什么《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Pi在失去用来写日记的纸笔后会那么沮丧。在
孤立的状态中,语言可能是一个人最后的依归。孤立的人质透过故事的朗读想像生命的延
续,而身处世上的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在生命的某些时刻成为被孤立被遗忘的人质呢?在这
层意义上,《人质朗读会》的书写与阅读是指向叙事本身的后设叙事。
也许这样的叙事结构并非独有,但细腻的描写、温柔却不失风格的笔调还是很对我的胃口
,而且作者总能不愠不火地把自己对生命的观察巧妙地透过叙事呈现出来,毫不矫情。好
喜欢小川洋子啊。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18-10-14 00:07:00
谢谢分享
作者: aoikitoiki (千山万水)   2018-10-14 09:19:00
标题是刻意的吗?
楼主: Estefaniann (阿波卡菜逃)   2018-10-14 17:06:00
标题?
作者: ileza (我是谁???)   2018-10-14 18:01:00
这本读前面几篇都有点莫名,但一直到B谈话室那篇直到最后描述切叶蚁的那篇,后劲都颇强,看似温和的文字却很有力量是韵味十足的作品,读完也被小川洋子圈粉XD
作者: PuElLa ( )   2018-10-15 21:16:00
超爱小川洋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