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好音乐的科学2

楼主: leucothoe (杜鹃)   2018-10-01 00:19:01
有图好读版:http://fictioncocoons.blogspot.com/2018/09/blog-post_30.html
(比较推荐看网志,因为我有放一些表格、图跟音乐的比较,那些没办法贴过来,
内容会少很多)
以下正文
~~~~~~~~~~~~~~
比起好《好音乐的科学I:破解基础乐理和美妙旋律的音阶秘密》
大部分都从音乐工程与物理的角度来介绍音乐
《好音乐的科学II:从古典旋律到摇滚诗篇》
相对来说比较适合一般没有太多乐理或物理概念的大众入门
网络上可以查到的相关介绍都是来自第一章─如同音乐版的FB心理测验快筛
借由对音乐上的喜好,来看探究人类性格,我觉得以此介绍这本书是不大准确的
这本书前半段各篇章带入了各式各样关于音乐的小故事,剖析音乐从歌词到曲调各部分,
对情绪的影响与探究。好比书里提到大多数音乐的音高与曲调起伏,会影响人的情绪,
以不同的速度播放音乐,也会使同一段音乐,产生不同情绪效果,也让人联想到电影《全
面启动》的经典案例:
把《Non, je ne regrette rien》这首优美的曲子放慢,达成惊悚效果,也达到电影里不
同层次的记忆时空,速度也不同的暗示
另外,这本书也夹杂了一些豆知识:
ex.在音乐原型尚未形塑前,多多听各种不同曲目的音乐,有助于培养敏锐度和未来对不
同类型音乐的接受度。这类多感官早期形塑的观点,现在已经成为很普遍的常识,融入到
生活的各层面,好比漫画
并破解一些常见的音乐迷失,好比〈听莫札特真的会让人变聪明吗?〉
→一切都是误会,......有点像〈音乐版的流言终结者〉(哈
后半段则放入了非常多期刊对于音乐的讨论,这部分就真的非常科学了,读起来会相对硬
一点,也需要有一些些乐理基础。不过作者还是有做到稍微简化拉~之前有看到一些应该
是EEG(脑电图)跟FMRI(功能性磁振造影)的玩笑时,也有噗哧一笑~一些跟解剖学相关的部
分作者也讲得满简单的。
撇开后面较为生硬的科学,我觉得一般人还是可以轻松享受本书的前半部的
我个人就非常喜欢,那些和音乐相关的冷门小故事,可以以此去延伸知道更多有趣的事情

例如作者介绍了关于一些耳熟能详的曲目,之所以能够约定成俗的成为某些场合必备乐曲
的原因。EX.结婚进行曲(Here Comes the Bride)能够流传百年最大的理由,是因为皇
家选用过,人们又爱跟风,再加上结婚进行曲演奏方式很简单(真是实际)。
此外作者也提到了,这曲子原本是华格纳为歌剧《罗恩格林》写的送葬曲。
当下觉得非常妙,毕竟曲子是公主自选的,去找了原剧情以后发现内容如下:
女主角埃尔莎和男主角罗恩格林成婚。新婚之夜,响起了著名的混声四部合唱的结婚进行
曲〈婚礼合唱〉。两人谈话到一半,泰拉蒙便冲进了房间,和罗恩格林展开了第二次对决
,并把罗恩格林刺死了。
是结婚进行曲没错,只是新郎跟螳螂一样,大喜之日的同时也是安息日.....好吧~至少不
像公螳螂是被老婆嗑掉的,不过看来公主是真心希望婚礼能上演英雄救美桥段,来个帅哥
刺死新郎,拯救她脱离讨厌的政治联姻。
另外在第二章有个我特别喜欢的小故事,作者提到美国国歌其曲调与歌词分别来自:
诗人弗朗西斯〈捍卫麦克亨利要塞〉之词,与英国歌谣〈亚奈科雷昂之歌〉(The Anacreo
ntic Song)的旋律。
旋律虽相同,但〈亚奈科雷昂之歌〉(The Anacreontic Song)原始歌词却在歌颂情欲与酒
神XDD
作者有附上美国国歌的其中一节歌词,和The Anacreontic Song的第二节歌词
不过因为书里没有明显对照,我就自己再去查了原始歌词做对照,内容就冲突的更明显了

不过想想倒是又觉得颇为合理,
爱国思想的民族主义来自浪漫主义,而浪漫主义本身就褒扬强烈情感与狂放情绪
无论醉酒发癫,还是受爱国心驱使上战场,两者同样靠狂放的情绪驱动,酒与战争也同样
不断在历史上交缠出现
如同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
战几人回?”
最伟大的爱国情操不外乎为国捐躯,而没有酒大概也没什么勇气去面对死亡,要死也要先
呼搭拉~是既讽刺又合理。
另外,书中也有几个章节谈到音乐与人类情绪交错影响的状况
有音乐影响情绪的,也有反过来情绪影响音乐被听到的感受
EX.购物广场总是放快节奏的动感曲子,而或者咖啡店、高级餐厅总是播放古典乐或爵士
乐→两者对消费都有促进的效果
还有享受音乐是否是人类的专利,那边提到鹦鹉也有这样的能力
作者推荐的是这个:跳舞的雪球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里绝对要加入这个影片来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VCX0FQaOVE
是说比较好奇的是,听音乐这档事也有被用在乳牛产奶(据说产量会增加),这样能说享受
音乐是人类跟鹦鹉的专属吗?
另外也想到网络、影视里流传最多的小学生实验─让植物听音乐是否能帮植物长高(植物
就没有听神经,啊到底怎接收的),可惜作者没多破解这两个迷失
总结一下:
1.这本书每章都很值得阅读,也很适合以此为基础,再更进一步探索其他部分
2.推荐开着电脑阅读,因为作者会提到各式各样的音乐,
无论流行乐曲或古典音乐,能马上听到他介绍的曲子最方便读者理解
3.内容本生动活泼又有趣,没有什么翻译落差的感受
4.适合看得懂豆芽菜,知道什么是大调小调,又对音乐相关知识抱有高度好奇心的人阅读
题外话:
1.其实我这本书才读了一半,而且觉得真要详细写,还真有点写不完,改日有空再续上
2.在我查阅这本书的作者john powell时遇到了一个挺困扰的事情,就是网络上查到的,
几乎都是另外一位帮超级多好来屋电影ex.冰原历险记、驯龙高手、史密斯任务......等
等,写了主题曲的john powell,我个人又有点脸盲,后来还写信给作者,确认他们是不
同的两个人,算是一件蠢事哈哈哈
作者: mintawei (U55)   2018-10-01 01:27:00
谢谢推荐,感觉很有趣
作者: e20021104 (ying)   2018-10-01 05:52:00
有趣+1
作者: NrQ ( 你给我听好)   2018-10-01 09:56:00
感谢推荐
作者: mayjan   2018-10-01 11:20:00
有趣
作者: as4723903 (棉花糖)   2018-10-01 12:28:00
推荐得超吸引人欸
作者: Posaune (横滨的杜鹃不啼)   2018-10-01 14:08:00
这两本很不错音乐天分那章作者有谈到他对刻意练习的看法意外地中肯
作者: parasol (parasol)   2018-10-01 19:14:00
感谢推荐!
作者: Towngate   2018-10-05 18:08:00
看过I,推~
作者: lamn   2018-10-12 11:47:00
感觉挺有趣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