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阿里铁军》读后感--强者胜,胜者强

楼主: fadeeve (风霜落)   2018-09-30 23:45:16
Blogger图文好读版: https://goo.gl/4RDh1F
          《阿里铁军》读后感--强者胜,胜者强
《阿里铁军》,是马云给中供员工的承诺,他早在 2008 年的内部会议的谈话,就提到要
出一本有关“铁军”的书;本书由三位资深专栏记者编著,详实记载着从 1999 年至
2016 年的阿里集团奋斗史。
当然与四月征文《带剑江湖》一样,本书可能存在着回忆偏差(Recall Bias)和幸存者
谬误(Survivorship Bias),而全书的核心思维,则是十分明晰--伟大的阿里帝国是
怎么炼成的,而中供员工在其中又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我必须声明,本人没有商业金融
背景,书中绝大多数的“钜子人名”和“业界行话”,对我而言只是走马看花,或许很多
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意,是我这个门外汉所无法体会的。
个人单纯以一个读者的观点出发,沥去书中过多的水份,我认为本书,是沿着直线式的“
起、承、转、合”四个部份,作为行文的推展,有关“铸锻法”的深度讨论不多,反而更
像是一本“大事记”:
“起,中供成军”-- 马云于 1999 年开始,立志创立一家横跨三个世纪,“持续发展
一百零二年的公司”。“中国供应商”是起初阿里巴巴的唯一主打产品,加入会员的厂商
,可增加在阿里巴巴网络平台上的首页露出,而且中供也负责协助制作客户的网络展示介
面,并帮助客户培训外贸人才。其中负责销售“中国供应商”服务的,就是中供的直销铁
军。
“承,攻城掠地”--中供直销团队,在严守“价值观”准则及“高压线”限制的前提下
,无所不用其极的追求业绩,2002 年中供就开始获利,2003 年的 SARS 和 2008 年的金
融海啸,都无法阻挡阿里巴巴的前进步伐!降低会员门槛及改变签单模式的“狂风行动”
,更是让中供形成加速度的扩张。
“转,断尾求生”--扩大营运带来更多的人力需求,新进直销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为
了业绩与私利,就有人铤而走险,与无良厂商勾结,贩售“金牌厂商认证”,厂商以此诈
欺海外客户牟利,让阿里巴巴的商誉受到严重打击。2011 年的“诚信门事件”,马云下
令严厉彻查,从重处罚,力行整肃,许多居处高位且有革命情感的老部属也遭辞退或降职

“合,开枝散叶”--除了离开中供团队的许多牛人,选择了创业或进入新创公司,揭开
了中国电商产业百花争鸣的灿烂篇章;中供内部也持续升级转型,为阿里巴巴集团的业务
做出更多贡献,如“网商贷”、“村淘”、“零售通”,以及环绕中供生态圈而建立的“
中供拍档”、“一拍档”、“C 拍档(提供客户产品优化的协力厂商)”等外围体系,更
进一步促进厂商客户间的合作,形成“外贸生态圈”。
中供团队或许达成了它的阶段性任务,而以“一百零二年”来说,这个公司才走了不到五
分之一不到,很可能还会有新的使命!
网络上本书有非常多的书评,对通篇都有十分详实的论述,接下来就仅从书中触动我的三
个桥段出发,谈谈我的感想~~
--[穿越狭路]--
这么多年,每次调动,谢德忠都是“一部车带着老婆和娃”,所有家当都在车里面。谢德
忠的大儿子在三个地方读幼稚园:在江西读小班,广西读了中班,在湖北读大班。--第
六章.穿越狭路
※ ※ ※      ※ ※ ※
刚起步的阿里巴巴,是一个崭新的互联网平台工具,大家对它的认识度与接受度不高,要
切入贸易市场,跟传统行销产业抢夺客户,让厂商信任并且掏钱买单,我想难度可说是非
常大!
因此,中供崇尚狼性文化,极度追求业绩,用重赏和斗争来激发员工的热情--“明星”
销售员,能得到尽可能多的机会和最大的股票选择权,“拼搏一年,圆你一辈子的梦想”
,这句话就像悬在前方的胡萝卜,让众人争先恐后冲上战场;从区域、团队甚至到个人的
“PK”文化,激起了所有人赤裸裸的血性与压倒旁人的渴望,杀鸡(真的当场杀)、喝血
酒、扎红头巾,绩效为王,签单为王!
有的团队恪守军事化管理,“没有预约不准出门,晚上不允许睡觉”;也有团队打造集体
凝聚力,“基本上星期天下午所有人都到办公室了,都觉得在家里没有跟团队在一起快乐
”。而为了让区域战力能够更加提升,并且要能延续“PK”的激情,领导层一声令下,人
员就要依指示调动,原本良好运作团队要被拆散,甚至下一刻成为“敌人”。
在过程中,当然出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战神传说”,而 2007 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
超过一千名员工也都成了真正意义的“百万富翁”;然而,在许多人功成名就之际,被淘
汰和被牺牲的那些人,也就无足轻重了。
连假日还跑回去工作的这些员工,他们的家人少了最重要的陪伴;而或许谢德忠的拼搏,
让自己与妻儿能够一辈子衣食无虞,但幼年的颠沛流离,很可能就永远留存于缺少父爱的
小孩脑海当中。
没有预约晚上不能睡觉,我认为这不只是惩罚,而是升级为拷问般的折磨(跟我一样值过
36 小时病房班的朋友应该很能体会@@);而为了泡澡而在年底少送一份签单--损失
七千原始股--沦为笑柄的某人,在澡盆中很可能获得了天价股票也换不来的愉快感受(
当然这个可能性不大 XD)。
--
“自我,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 ※ ※      ※ ※ ※
--[狂风行动]--
郭慧雯:“那时候真的觉得自己换了公司,不是我熟悉的阿里巴巴......大半年时间里,
就有这么多变化。招人的过程中没有真正很好的筛选。以前我们说‘野狗’不是我们想要
的,有可能这个过程中招了大量的‘野狗’进来。”--第十章.狂风行动
※ ※ ※      ※ ※ ※
“诚信门事件”,在书中的说法是“刮骨疗伤”与“壮士断腕”,但我倒认为是“断尾求
生”更为贴切。
平台诈欺行为的越演越烈,我认为主要必须归咎于“狂风行动”不计代价的抢占市场份额
和覆蓋率--中供产品大幅降价,降低行骗厂商进入平台的门槛;新单与续单团队分开,
让争取业绩的行径更加乖张,也不再考虑永续服务--更重要的--大举扩张下所收纳的
人力,跟初期“百年大计”所培训出的员工相比,很可能在价值观的磨练上,薄弱了许多

业绩好且价值观也好,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明星”;业绩与价值观都一般,是占大多数
的“牛”。有价值观但没有业绩,是“小白兔”,会得到帮助;没有业绩又没有价值观,
是“狗”,会被清除;有业绩但没有价值观,是“野狗”,同样会被清除。
但在规划“狂风行动”那场三天三夜的激辩后,在马云的强势主导下,“业绩”是否压过
了“价值观”,在无形中得到帮助的,是否从“小白兔”逐渐转移到了“野狗”身上?
量级上去了,市占率达成了,业界影响力不可动摇,阿里巴巴的垄断龙头地位无可撼动;
此时此刻,“野狗”失去了功用,清除他们,不但维护了良好名声,也顺利达成集团瘦身
,当然马云是否有顺道铲除异己,很可能与有无损及股东权益的支付宝“VIE 事件”一样
扑朔迷离了!
回头来说,我较喜爱的企业家风格,是巴菲特这种不随意释出股票选择权,而以高额佣金
奖励员工绩效的方式--因为发出去的每张低价股票,也都是原本股东权益的损失。
我想,最困难的不只是要战胜外界的对手,还要对抗内部日益膨胀的野心与黑暗。
--
“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凝视着你。”
--尼采.《善恶的彼岸》
※ ※ ※      ※ ※ ※
--[台港铁军]--
“我到百大的第一个星期,就想离开了...”台湾铁军严树尧说:“台湾同学凡事温良恭
俭让,中国当地的同学则是连选个班长都要争。”--第十五章.台港铁军
※ ※ ※      ※ ※ ※
2008 年,阿里巴巴台湾分公司成立,过程也是筚路蓝缕,由于国情不同,很多在大陆的
成功经验,无法完全复制到台湾,幸好随后开展的“狂风行动”,打响了阿里巴巴的知名
度,较低的签约金门槛,也让台湾的业务顺利步入正轨。
在诈欺行为上,台湾分公司牵连不多,但香港因与大陆华南关系较紧密,以致在“诚信门
事件”,香港分公司被砍掉一半的人力,甚至要从台湾借调主管去维持营运,后续也就顺
势合并为台港大区。
台湾阿里巴巴,对整体集团的业绩贡献,当然是微乎其微,然书中也十分肯定,台湾与大
陆在交流中产生的火花。台湾的成员,许多原本就是先前职场上的佼佼者,跨足阿里是想
更上层楼;而大陆的中供成员,大多是“苦大仇深”的出身,因此更能融入狼性挂帅的环
境!双方在其中,有相互磨合,也有彼此借鉴。
强者胜,胜者强,因为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阿里巴巴抓住了互联网蓬勃发展与中国经
济腾飞的际遇,顺利壮大为世界级的商业帝国,在其中,台湾是配角。
但我想在台湾经济起飞的时候,值得推崇与研究的企业,应该也不少!甚至若有心人写出
一本“安丽铁军在台湾”,我想也会很精彩,但在众人讨论的热度上,应该不可能比得上
有着“帝国成功光环”加持的本书吧 XD
--
“台湾看中国若抱平常心,看它落后就可以理解,看它光鲜亮丽也不必自惭形秽。大家各
有各的困难,各有各的长处,如此而已。”--颜择雅.《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后》
作者: powernew123   2018-10-02 09:05:00
读完内心也有点澎湃 安丽铁军其实也真的满好奇在台湾怎么壮大的
楼主: fadeeve (风霜落)   2018-10-03 13:28:00
哈哈 感谢支持喔 希望台湾越来越好^^b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