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旅行散文,或说是游记,日文的讲法是"纪行文”,集结了村上春树二十年间
造访世界各地的稿子。最早的一篇〈 查尔斯河畔的小径〉刊登于1995年,〈白色道路
与红葡萄酒〉、〈从漱石到熊本熊〉于2015年分别在杂志AGORA及CREA刊登。自从2007
年《寻找漩涡猫的方法》(书写滞居美国麻州的随笔)之后,村上春树就没有再出版
旅行随笔,在本书的后记,他写道:不过现在后悔也没用了。因为只有旅行记如果不
在旅行后一鼓作气写下来,事后很难写得栩栩如生。这也让这本书更加珍贵。
我觉得每次旅行都是一种恩赐,还是留下点纪录吧。
摘录一下村上先生提到关于旅行的想法:
-老挝只有老挝才有的东西,你的人生也只有你人生才会有的样子。
-旅行虽会有疲倦、有失望,但一定也会有什么!
-那些风景是否会对什么有帮助吗?我还不知道。结果或许并没有多大用处,只不过是
回忆而已也不一定。但本来,那就是所谓旅行不是吗?那就是所谓人生不是吗?
说到旅行的风景,《你说,老挝到底有什么?》当然留有许多能让读者按图索骥的轨迹
,好比冰岛的Blue Lagoon温泉、美国缅恩洲的Fore Street 和 Street and Co.餐厅、
意大利的托斯卡纳等等等等。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会忍不住一直google村上提到的地点,
这一方面是想写笔记,也是想知道即便在书中被提及了,这样好的餐厅(或唱片行?)是不
是还存在着,毕竟是横越二十年间的纪行啊。
我不是对村上春树的作品暸若指掌的读者,小说读过几本,但这种旅游散文还是第一次。
反而透过这本书,我(自己觉得)更了解了村上。游记当然是透过作者的眼睛来带领读者
探索世界,那是一种很直观的,很难被模仿的。我不是说文字的用法或语气,我说的是
他看世界的角度。角度,或是说是观点,是建立在各自的人生经验及其累积的知识上。
在读本书时,可以很轻易的看出村上的博学多闻。比起我们网络上常看到那种偏经验分享
的游记,这本书带给我的就是一种跟村上春树一起出游的体验。我可以不靠google就打
出下面这些字:村上春树,1949年出生,神奈川县民,喜欢跑步,爱猫人士,生活不能
没有啤酒,对爵士乐颇有研究,看很多很多的电影,英文很好,旅行过非常多地方,住
过波士顿、希腊的米克诺斯岛、斯佩察岛、罗马。
我真的很羡慕这种懂很多事,去过很多地方,又有钱的人。应该说是生活很精采吧。
身为一个完全不专业的读者,我想说这是一本喃喃自语的游记。(这篇心得因为是刚看完
就写,所以也有一点碎念的feel。对不起) 有时候觉得村上春树废话很多可是又不得不
佩服他可以懂这么多事。总之可以跟这样子的长辈旅行,还蛮好的其实。
最后我想摘录一下第59页,村上描述冰岛的斯奈菲尔半岛的文字,这段应该是这本书
最文青?的一段了。
那些风景,连拍成照片都让人有些顾忌。因为那里的美,是实在无法收进相框的那种美。
因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风景,是那种将广阔、那种几乎恒久的寂静、深沉的潮汐芳香、
一无遮拦地吹过地表而去的风,那种流过的独特时间性都“纳入”而成立的。那些又随
天候的变化、潮汐的涨退、太阳的移动,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一旦被相机镜头拍下后,
或被翻译成科学性色彩调和之后,可能已经变成和现在就在眼前的东西完全不同了。
因此我们只能尽可能花更长的时间以自己的眼睛去眺望,并将那些刻进脑海里。只能
收进记忆的不可靠抽屉里面,然后靠着自己的力量搬到某个地方去。
刚看完这段文字,除了在心中呐喊:写得真好,我也好想有生之年能看到啊!! 不免会
想这一定是那种god damn breathtaking的美景,全世界一定没有几个。可是后来不这
样觉得了;美景当前,心要先能空能澄净,才得以细细品味,再来感动而赞叹。兰屿
在我心中一直有特殊的地位,应该也是有幸当初能”感受”到这样的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