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跟着陆客游欧洲》

楼主: YCR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   2017-12-26 14:47:22
“徒步中国”的老雷的第二本书
虽然有点厚度,但可以轻松阅读的游记
(我没看“徒步中国”,但这本“跟着陆客游欧洲”还满有趣的)
网志版心得 http://jcogitare.blogspot.tw/2017/12/blog-post.html
除了观光业,我还真没听说过谁对“陆客”有好感的。
先前在“报导者”曾经读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
老师Ian Rower“8天陆客团的行动民族志──在台湾展演“一中”戏码”。
读了有种“旅行团的安排全都是虚伪笑话”的感觉。
这本由《徒步中国》的作者德国人雷克(Christoph Rehage)“卧底”陆客团
写成的《跟着陆客游欧洲》,撰写的角度则不太一样。他带着友善而开放的
态度,不止把“陆客团”当作一个“现象”进行观察,同时作为一个“普通
团员”,也试着和团员交朋友。甚至在旅行团结束之后,又另外拜访了住在
中国不同省分的旅客的家。
对我个人来说,去欧洲跟团已经是学生时代跟爸妈旅行的事了。看了书中的
描述,觉得欧洲有些东西还真没变。教堂前广场恼人的扒手、小心提防吉普
赛人、付费才能使用的厕所。
有些不一样的是:以团体客为目标的购物站、难吃的中国菜、非常难吃的
“欧洲风味餐”、去超市“扫货”买奶粉、北京上海的摩天楼让欧洲城市的
建物高度相形见拙、网络购物还可以买“团客购物站”买不到的东西。
有趣的是,“陆客团”自己也标榜“和普通的陆客团不一样”、“要维护国
家形象”。
以前比较年轻的时候,我有种“谁要当白痴观光客?”的迷思。所谓白痴观
光客,就是去了景点要对相机傻笑、用平常价格的两倍吃一顿饭、然后还要
千里迢迢搬纪念品回家积灰尘。
现在大概比较释怀了。观光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去京都当然是去观光,“刻
意装得不像观光客”实在没有必要。
反过来看是,“旅行团”(日本/台湾/中国)在欧洲会成为一种“现象”也有
其形成的环境,要在短短十至十四天之内,跑那么多个景点,(戏称“沾酱
油”),要搞定食宿交通,又要买纪念品,中国人还要“缴保证金防止逃
跑”,大概只有旅行团才办得到。
作者实地“把自己的脚穿进陆客的鞋子里”(意指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
读者得以认识个别陆客真实的一面。虽然我还是不喜欢观光景点被红色的游
览车占满,也希望他们来台湾不要再演啥子“一中”的戏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