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是由主角ㄧ个专职私人侦探的史崔克以ㄧ本书中书“蚕”透露出的线索ㄧ层ㄧ层
解开被害者在生前所设下的隐晦谜团找出真正的杀人凶手的故事,正如书的译名“抽丝剥
茧”。
浓厚的英伦风情,情绪饱满鲜明的人物侧写,我沈迷于jk 罗琳的文笔、熟悉她说故事的
方式、喜欢自己恣意任由想像驰骋在她的字里行间。
史崔克第二部的故事比起上ㄧ部杜鹃的呼唤结构更加缜密,故事呵成ㄧ气,待真相来临时
并不觉突兀、但确实结局在这样充满情绪张力的小说稍嫌快速薄弱了ㄧ点,这似乎也是绝
大多数犯罪推理小说的通病!现代作家更多的是只为求结局惊悚而忽略了严谨的推理结构
,为给读者ㄧ个交代在结局里自圆其说:所有书中未见的证据都在结局里出现了!!杜鹃
的呼唤或许略带这种常见推理小说里致命的失误,罗琳在第二部抽丝剥茧中推理架构的铺
陈虽不至炉火纯青,但俨然已成长为能将魔鬼藏在细节里的推理作家了,很多线索早不知
不觉便透露在书中情节里待读者细细品味发掘,而当结局呼之欲出时,只怪自己没能将所
有摆在眼前的证据串连成唯一真相!
很多书迷评论说,jk 罗琳并不适合写侦探推理小说,但我觉得这样的评论对她来说是不
客观的,哈利波特系列虽以儿童奇幻文学见长,但难逃解谜故事的框架也实属事实,从第
ㄧ集到最后ㄧ集都由哈利拨云见雾后带领我们找出邓不利多、佛地魔所设下谜题的答案,
每ㄧ集都有惊人的转折带出幕后真正藏镜人的身分!只是史崔克系列拿掉了儿童趣味,手
法更为写实成熟。
若要以阿嘉莎、柯南道尔这些同属英式风格并以侦探小说流传于世名列经典的作家来做比
较,只能说jk罗琳写的并不是纯粹的侦探小说,她更在乎ㄧ个完整的故事、更擅长描写景
物与角色心境的变化,如书中ㄧ段:‘她停好丰田,下了车,仰望帝斯巴恩园,晕眩感和
微微ㄧ种如在梦中之感仍挥之不去。帝斯巴恩园矗立在ㄧ片深暗的树林边,屋子ㄧ侧与树
林相连。庞大的长方型建筑改建成很大胆的样式:半面屋顶换成玻璃,另一半似乎是太阳
能面板。仰望只有骨架的透明建筑,透视明亮的浅灰色天空,萝苹的晕眩感只变得更严重
,她也想起了史崔克手机里的恐怖照片,照片上那处充满了玻璃和光线的圆顶空间就是昆
恩残缺的尸体横陈之地。’ 而这样的处理方式总能让人轻易的融入书中情节,经历他们
所经历的,感受他们所感受的。
看完之后,开始期待第三部的邪恶事业也能带我体验到史崔克与助手萝苹在破案解谜过程
中种种的惊险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