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一贯高之事(六贯定之军役一骑人数之事)

楼主: Oswyn (Oswyn)   2021-05-25 01:54:03
简译抽重点重组,详见原文
‘古事类苑 政治部七十七 下编 高 贯高’
https://shinku.nichibun.ac.jp/kojiruien/pdf/seij_4/seij_4_0076.pdf
‘地方凡例录’江戸时代后期,高崎藩郡奉行大石久敬,受藩主松平辉和命令所著
※ 高崎藩位于上野国群马郡,谱代 7万2千石→8万2千石
一贯高之事 附 六贯定之军役一骑人数之事
贯高出现于镰仓后期,全国的知行领地以贯高表示始于北条时宗时代(13世纪后半)
六贯一疋。疋=匹,在此指马匹、代表军役1骑
田地千坪定为1贯,6千坪为6贯,此6贯之地负担军役一骑
6千坪=1町6反240坪(1反=360坪)
2町步=6贯(1反=300坪)※ 文中指足利尊氏公时代所改定
古时候武士的“知行”以田地之町步(面积)来分配
足利将军家开始用几百几十贯来定订家禄,直到石高的时代为止
当时民间留存的说法
百姓把(稻)苗用百目苗、1贯目苗来计
苗百把植田地百坪=百目,千把植千坪=1贯目苗,1万坪=10贯目苗
田1步(坪)产出籾1升,10贯=籾百石,百贯=千石
300贯知行=田地百町=籾高3千石
籾1升脱谷为精米5合(五合折)得高1千5百石
※ 1石=10斗=1百升=1千合;3贯=1町=10反=3千坪
御入国以来(家康移封)武蔵、相模、上野国少数没什石高无反别的村子,贯高永高以
1贯换算高5石来计算
但是武蔵国久良岐郡杉田村贯高的换算却是永1贯文换算高2石
又镰仓一带的寺社领有永高也有村高,总之贯高、永高混杂
BALABALA~搞得现在(江戸后期)谁都搞不清
‘续倭汉名数 三篇 制度’福冈(黒田)藩士贝原益轩撰(1630~1714)
https://shinku.nichibun.ac.jp/kojiruien/pdf/seij_4/seij_4_0077.pdf
本邦都鄙采地永乐钱贯数
畿内近国称百贯者充千石之地
关东远国百贯有当8百石者、有当7百石或当6百石者
盖采地近京都及广邑(这什?指江戸?)则运送容易而谷价贵,故钱数渐多矣
采地在僻远则运送艰难而谷价贱,故钱数渐少矣
如奥州古者以10贯充百石,今世以5贯充百石,50贯充千石
是近世河渠渐开,而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之故也
※ 不翻比较快只分段,应该满好理解的
‘农政座右’水戸藩士小宫山昌秀著(1764~1840)
https://shinku.nichibun.ac.jp/kojiruien/pdf/seij_4/seij_4_0078.pdf
贯纳
见‘太平记’大抵10贯=百石,百贯=千石,6千坪=军役一疋,是以一贯一疋
 ‘暇积抄’今50石之地=10贯,又一说千石=百贯
 ‘北越军谈’2万贯=今20万石
 ‘北条五代记’永乐50贯、百贯名田=今5千石、1万石
中略~
 ‘编年集成 菅沼家传’6百贯=3千石
 ‘和汉名数’、‘夏山杂谈’畿内近国百贯=千石充,远国百贯=8百石、7百石、
 6百石、5百石。畿内近国运送容易八木(米)价贱,远国运送艰难价贵

红字的远近价贱贵上下抵触,感觉是上面的‘续倭汉名数 三篇 制度’印反了?
所以田地1千坪=1贯
民间说法秧苗1把插1坪面积的田地,1千把苗插1千坪田地,千=贯而得之
最初是以千坪田地还是千把秧苗而来难确定,但最后两个说法没有差别都是千坪土地
“知行高”以“贯高”表示面积设定军役,并可得知(平均)收获量
“贯高制”以贯高为基础依税率计算年贡
“永高”则是基于“贯高制”以“永乐钱”计算代纳年贡
但贯高、永高两者皆会出现以“贯”表千的单位造成混淆
后世贯高、永高混杂,混乱到搞不清楚
而各地不等价也与距离有关
补充个日本现代种田数据
株间 每坪株数 每株穗数 每坪穗数
27 cm 40 株 30 本 ┐
21 cm 50 株 24 本 ┼ 1200 本
18 cm 60 株 20 本 ┘
每坪穗数 1穗籾数 成熟比率 千粒重  每坪精玄米重 反收
1200本 * 90粒 * 85% * 22g = 2000g    600kg
一株(丛)推荐2~3株秧苗、最多4
作者: detonator (犬之爱)   2021-05-25 09:26:00
太专业了
作者: jacky72110 (白鹭)   2021-05-25 11:02:00
千反田
作者: KrisNYC (Kris)   2021-05-25 11:20:00
看到头晕 可能需要一个excel但还是感恩整理
作者: c22748872 (噜噜喵)   2021-05-25 15:04:00
之前看到过一个命题 为什么只有日本的封建基础精准到粮食产量上? 中国西欧都是以户村州县等行政区分下去的?
作者: sdiaa (桂纶镁)   2021-05-25 15:26:00
这样才榨得出更多收获...
作者: kojiro   2021-05-25 20:16:00
算的精,抽税才抽得多
作者: borriss (松)   2021-05-25 23:18:00
货币改制 重钱换劣钱 还不如榨汁简单明了(X
作者: a910343 (SaintTay)   2021-05-27 01:41:00
专业推
作者: borriss (松)   2021-05-27 12:44:00
收支分开算吗,有些远地缴纳实物会扣运费,给钱就方便记得之前看清朝就有类似记载 运费若干要扣掉米价其实也有差距 给的是米或是钱 还有名册以哪种登记远地要交米亏运费 有时还不如给钱去当地买然后日本也是一堆飞地的状况
作者: alvis000 (艾尔)   2021-07-18 18:21:00
好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