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信长时代的兵法(续)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5-10-02 11:08:36
※ [本文转录自 Warfare 看板 #1GNrRiXc ]
作者: Nomic ((Nomis)) 看板: Warfare
标题: [闲聊]
时间: Mon Sep 24 02:37:29 2012
4.思考一下鑓・枪・矛
对比于西方来看日本的长柄鑓,其构造是中央以木干为芯材,周围裹以竹片,既
不容易折断也相对轻量化。其中隐含的战术思想首先是,日本与西方不同,“把枪投
掷出去”的技术与战术并不发达。古代集团战中的主力矛被废除后很长一段时间,与
足轻的大量出现同时产生的日本的鑓,并不是矛的复活。
根据菅谷文则的说法,矛(ヤリ)与剑其实很难区分。由于矛的使用方式很简单,
即便是完全不懂武艺的农民也能有攻击输出,他推测早期应有首长所编组的长柄武器
部队。不过,作为利器的矛在青铜器时期是作为祭器而传来的,在以铁铸造的时代或
许连铸造方法都不知道。而作为祭器的矛既不适合当作兵器,也就没有相应的使用迹
象。在中国,武器在汉朝替换为铁器,但仍是以刀剑矛戟的形制流传下来而没有另外
产生鑓。在其后的东晋与南北朝的重骑兵时代,不受重视的步兵只有沿袭前代的轻装
备。在中国开始使用长枪是唐代以后的事,能够以之与骑兵对抗的步兵重要性才开始
提升。
3世纪末、4世纪初的遗迹弘法山古坟曾出土铁枪,但当时的东方并不存在使用长
枪的地区,恐怕是短剑之误。虽然短剑也有当作矛头来使用的可能。
在かぎや散人(本篇作者)看来,鑓其实应归类于太刀的谱系,是从长刀分化出去
的。这是因为在矛头与枪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与众不同之故;鑓不像西方的矛有个类似
盖套的构造,而与日本刀的装配法相同。如果说古代矛的盖套构造是从剑发展而来的
,那鑓的构造大约是从矢镞发展而来的--同样是在刃头后方继以长茎。然而,熟悉
典制掌故的专家近藤好和则认为长刀是从矛演化而来的。虽然所持理由并不明确,但
他认为长刀虽然刀身是打造的曲刃,却与太刀大异其趣;长刀刀后的茎的部分比刃部
还长,木制刀柄的断面呈椭圆形,而且多是以称作“蛭巻”的带状铁板螺旋状扎綑起
来防止其滑逸。这是从与矛同为长柄兵器,且刀茎长于刀刃这点所作的论断。然而在
かぎや散人看来,矛与长刀最大的区别在于出品的工场根本不同。由于军防令的关系
,私藏长柄兵器是被禁止的。太刀的制造技术是由于出征时要求征募者自备武器而在
民间发扬光大,而矛的制造技术则仅存在于政府的工场。由此看来,诞生于民间的长
刀当然只会是从太刀的技术与思想中衍生而来的。
因为同样的缘由,在日本,律令制崩坏后的结果是与矛并用的手楯与矛一同消失
,从此以后不曾再出现一手持矛一手持楯的状况。也因此像希腊重装步兵那样,反握
持枪(虎口与矛头相背)、从盾的上方往下戳刺对手无防备的足部的战法也就不曾发展
,也不会产生像罗马兵团那样投掷标枪使敌阵崩坏的战术。尽管除了短刀之外,武器
很少是反手握持的,但在使用枪的场合反握倒是主流,反握使用骑枪的绘画场面也很
常见。当然,矛也是可以正握或者双手并持来使用的。西方的反握使用法可说是为了
配合盾牌而不得不如此。在合战图绘卷如〈长久手合戦図屏风〉中所描绘的水野胜成
刺倒敌人的场面,也是以反握的方式使用持鑓,也就是说对于位处身下的敌人以反握
的方式来攻击较顺手。此外,流传于冲绳空手中的钗(サイ)术也是反握使钗,尽管这
应该是从中国传来的。古代日本与手楯配合的矛大概也是反握使用。在胜部遗迹三号
墓中就有长17公分、宽3.5公分的大型石枪,就以刺在腰骨处的状态被发现。尽管石枪
尖端有缺损,从右背后方往纤腰弯处刺下去是可以想见的。
5.日本的鑓
在日本以鑓为主要兵器的足轻,其护甲很是贫弱。进入战国末期也只有半被或皮
革制的阵笠,只能算是完全追求机动力的轻装步兵的类型。日本的重装步兵是如龙骑
兵般有骑马资格的武士,这些战国时代的武士骑马行军但下马战斗。乘马袭击布阵中
的军队在日本很少发生,只发生在奇袭大意的敌人或者双方阵形崩溃、混战的场合、
或者追击败退敌人的场合。
顺便一提,尽管在朝鲜战役初期有与明军骑兵交手的经验,日本鑓完全没有因此
产生进一步的改良,也没有变成铁砲队的护卫队,只是很自然的被逐渐淘汰,到大阪
冬、夏之阵时铁砲的装备率后来居上取而代之。这是因为日本的长柄鑓在对付骑兵时
效果有限的关系。虽然名和弓雄认为“平场的大鑓”就是对付骑兵的战法,瞄准著马
胸前待机然后利用枪柄的瞬间弹力爆发拨倒马匹、将武士击下马。日本之所以没有发
展出刺刀,其实是因为根本没有需要应付骑兵冲锋的场合,因此连护卫的长枪兵也不
曾出现过。关原之战时的铁砲装备率比朝鲜战役时期还更高,从35%提高到40%,几乎
与枪的装备比例相当,这是把枪的状备比率排挤掉而代之以火绳铳。初看似是轻视突
破决战用的兵力,实际上突破能力却并未下降。岛津军的舍奸战法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阪之役中东军的铁砲装备率达到了50%上下,几乎是长柄鑓的两倍。
关于这些现象,身为军人的金子常规认为,如果铁砲增加,那么枪兵的突击能力
也就跟着弱化。这完全是将长柄鑓当作近战兵器所产生的谬误。这是因为かぎや散人
在下面会论及的、鑓的主要作用是没有近战能力的铁砲的替代品,其作用相当于手枪
的缘故。金子常规在《兵器与战术的日本史》中写道,“在夏之阵五月七日与西军的
决战中,被幸村的持枪步兵突击的家康狼狈退至三十町(3.27公里)之后的生玉(地名)
一带,…针对这次失败所作的反省是,在隔年(1616)的元和军役令当中,弓、铁砲被
拉回到长枪(连骑枪在内)的1.7倍的装备率,…这是为了加强突击能力所作的规定。铁
砲的装备率变成25%”。假设以上所言无误,那么家康军没有意识到是铁砲装备不足使
得压制力不足,反误以为是突击力道不足。也就是说没有朝鲜参战经验的家康把铁砲
使用的战术教训轻易放过了,这是没有朝鲜经验的家康的失策…
铁砲装倍率的增加与长柄鑓的减少反应的并非是突击力的不足,而是压制敌人攻
击力的力道不足。德川军并没有后世所想像的那样强大。在他的军事历练中确实的胜
利也只有长久手一役;他之所以能夺得天下,因为他是未参加朝鲜征伐而使其领地不
至于疲于奔命的关系。岛原之乱与一向一揆几乎相同的是,战意旺盛的商人(町人)与
农民(百姓)手持容易操作的铁砲,据守在近代织丰式的城郭当中,对付职业军人绰绰
有余。上述的观察再加上家康所缺乏的朝鲜役的经验,可以理解到德川家的军事思想
是落后于时代的。天下太平是武士阻止足轻壮大的潮流后达成的,由于武士阶级的赞
同而使得德川家取得霸权。
战国大名为了维持被极限榨取而疲敝的农村,由秀吉所进行的兵农分离也把借由
下克上的现象流动人才的来源给切断了,而朝鲜役的致命失败又使得提供足轻生活出
路的机会被截断。三成、行长等人不孚人望所造成的关原之战的败北使得霸权转移到
醉心于武田信玄的龙骑兵的德川家康手中。家康胜利的实质是,在朝鲜战役中取得最
新锐经验、最强悍的西国的顾命大臣之间的分裂。
综上,所谓的日本的鑓:
1.不是标枪。
2.两手持用。
3.不持盾、不披甲且轻装。
4.伴随着铁砲的普及而被废除。
5.大量动员。
6.轻量、修长且有弹性,无盖套结构等特征。
由此得来的结论是,日本的长柄鑓足轻是轻装步兵的一种。重装步兵所组成的方
阵在历史上是公民的战术,而不是一般庶民的战术。斯巴达人忌讳舍弃自己身上的盔
甲与盾牌,那是因为盾牌并非防备自身之用,是为了保护左邻同袍右半边的身体。日
本既没有公民也没有持盾战术,也可以说根本不存在重装步兵;所有日本的步兵都是
轻装,而战国时代的武士则是所谓的龙骑兵。轻装步兵是简化装备的士兵,其职责是
自由的聚散并骚扰敌人、使用投射兵器在远距离进行攻击。由于重视机动力而轻装,
决不胶着于与重装步兵的肉搏战,远远的打了就跑是其基本。轻装步兵也有其他的功
能:
1.保护己方最薄弱的右翼。
2.侦察。
3.纵火等破坏活动。
4.填塞骑兵与重装步兵的间隙。
反过来看则是:
1.碰到重装骑兵,逃。
2.不打肉搏战。
3.作为轻装步兵最主要代表的弓箭手,其主要功能是破坏敌人的阵列。
这也就是说,同样是使用长枪,西方的重装步兵与日本的足轻在使用的目的上完
全不同。极端来说,长柄鑓真正用途其实是不需要技术的弓,不会消耗掉的箭。因此
在运持的极限内是越长越好。这是投掷兵器的替代品,能杀伤敌人当然最好,但是勉
强要求杀伤敌人并无必要。教敌人不敢抬头直面、扰乱对手、打散队伍、打坏敌人的
阵列,只要这样就够了,不需要进一步刺杀对手。结果长柄鑓变得与与连发手枪的功
能一致。之后,控制在后方下马待命的持枪武士才从足轻间穿越,突击敌人肉搏陷阵
。在《名将言行录》当中确实的叙述了足轻鑓的战术目的,而《朝仓宗滴话记》第五
十一条训诫中也说鑓是弓的替代品。不过,在长柄鑓出现之前的矛并不是弓的替代物

6.鉾与鑓的不同
(这段离题有点远,我就略过了。下回应该可以全翻完。)
作者: GroundWalker (无能之炼金术师)   2014-09-24 07:36:00
头推
作者: slcgboy (艾羅米)   2014-09-24 10:42:00
斯巴人的盾牌是右手拿的? 左手拿挡左边弟兄的右边比较顺吧
作者: ThomasJP (笔剑春秋梁父吟)   2014-09-24 11:01:00
右手持枪,左手持盾,最强的兵在右边这是基本的希腊方阵战术...
作者: stand1234 (石头书)   2014-09-24 16:54:00
这系列很有趣耶!谢谢翻译不过蛮好奇中国使用枪的方法,毕竟中国视枪为百兵之首理当有一定的战术使用啊...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14-09-24 19:34:00
在下比较好奇的是,希腊人常常把长枪反持?以希腊长矛的长度,应该除非折断、或是被切到近身战时,才可能这样拿不然这么长的长矛(记得2.7~3.6公尺)要反手拿应该很难使用?
作者: rainycloud (CoverTheRealThing)   2014-09-25 00:32:00
中国游场竞技的枪法跟上战场用的枪法不同喔枪乃百兵之王是指游场竞技
作者: fw190a (las)   2014-09-25 00:51:00
日本枪兵参照日耳曼枪兵如何呢?(部落也有无甲长枪方阵)
作者: amaranth (liann)   2014-09-25 12:32:00
上战场还是有枪王之说,不过军队用跟民间用的枪法有差
作者: stand1234 (石头书)   2014-09-25 22:28:00
喔喔,感谢雨云解说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14-09-25 23:23:00
原来如此,那表示够近时前排就会反握喽,在下还以为会以正握法捅到最后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5-10-02 12:41:00
所以我很强调有无被明军"洗礼",因为真的是很重要的经验。
作者: chuckni (SHOUGUN)   2015-10-05 21:23:00
历史之眼有把长茅反握画出来,我一开始看还以为是要当标枪丢过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