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elldog (妈宝地狗)
2023-11-27 18:30:09图文版:https://zhuanlan.zhihu.com/p/668973851?
前言
最近出现一种论述,明粉认为带明的三眼铳,子弹非常合口,相比于洋人火枪的游隙之
大,所以三眼铳的威力肯定大于洋人在17世纪的手枪与火绳枪,但实情真的如明粉所说的
那样吗?在2010年,洋人作了以下的实验。
游隙大小对枪枝威力的影响
英国人对利兹皇家军械库的52支17世纪步枪进行检查,口径从 18.87mm到 22.35mm都有,
为了测试口径与子弹威力的关系,洋人选了三个17世纪口径的枪管,一支枪的口径是
20.4mm,游隙很大,一支是标准的10磅枪,口径是19.49mm;另一支枪是所谓的12磅枪,
口径是18.7 mm,非常的合口;然后两支枪全都发射口径是18.51 mm的12磅弹(12颗弹=1磅
重,约37.8克),使用相同装药的黑火药发射。
测试结果,合口的枪,初速是452~465m/s,标准10磅枪是410~420m/s,不合口的枪,初速
只有346 ~ 351m/s。
https://pic4.zhimg.com/80/v2-6ade93f1cab2df513ca38c0c55a71173_720w.webp
这下有人开心了,开始鼓盆敲罄,高呼你看你看,洋人都证明我们是正确的,弹丸与枪枝
就是越合口越好。
合口对枪枝的损坏
但洋人发现了一件事,射出的弹丸上面有凹痕,而且会变形;不合口的枪,弹丸的变形没
这样严重,但合口枪所射出的铅丸,铅丸严重变形。
https://pic4.zhimg.com/80/v2-ad4389ea41e32df4ba05aad71065231b_720w.webp
https://pic2.zhimg.com/80/v2-fd1bb1d94d77e722f27bc80b5e02c9f5_720w.webp
不只是弹丸变形,合口枪射出的子弹,还损失比较多的重量,高于游隙大的枪
https://pic1.zhimg.com/80/v2-9586576cce55484967dae2e6f35f0494_720w.webp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是弹丸在枪管前进时,气体的压力会把弹丸压在枪管上,
使弹丸与枪壁摩擦,然后弹丸受到挤压、变形,一部分的弹丸留在枪管里,而且越合口的
枪,这样的形况越严重;这样会导致啥情况?铅丸碎屑黏在枪管里,造成阻塞;阻塞的枪
管影响枪支的性能,而且还影响子弹的填装。
游隙大的枪,就没这样的问题;他们拿标准的10磅枪不清洁枪管,连续射击了10次,因为
游隙如此大(0.95mm),所以枪管堵塞微乎其微,枪管里也没发现大量残留物。弹丸还能轻
松地滑进枪管,这点在17世纪很重要,因为快速的填装能加快开火的速度。
17世纪火枪的射程与威力
自于明粉担心的射程问题,反正子弹初速与射程的关系也不是很大,看不出有啥正相关。
https://pic4.zhimg.com/80/v2-ccbb82d79ff0b16e1fb5261d04ff4bc3_720w.webp
而且大游隙带来的威力降低问题,也很好解决;只要枪口塞入填充物,就算口径是20.4mm
的枪,也能让子弹初速回到400m/s以上。
https://pic4.zhimg.com/80/v2-6ade93f1cab2df513ca38c0c55a71173_720w.webp
你拿这样的"烂枪"在10米外对人射击,他就算穿上现代防弹衣,子弹也足以贯穿,挡不住
的。
https://pic3.zhimg.com/80/v2-cd24a941ce0d9d02dccd67bcdb34e422_720w.webp
后记
https://pic4.zhimg.com/80/v2-5d1df528a84e7fb75e5357f69f58b873_720w.webp
从这张超高速相机拍摄的照片可知,17世纪的火枪,因为黑火药品质的关系,在发射时是
非常"脏"的,弹丸与黑火药残留,弹丸屑屑会一起随气体喷出,清除枪管残余物自然就是
重中之重。
为了降低枪管阻塞,为了让枪枝容易清洁,为了加快填装频率,为了不让枪枝炸膛影响到
士兵安全,所以17世纪的洋人宁可让威力降低,选了这样"不合口"的枪,这并不全然是工
艺原因,明粉了解了吗?
参考资料与出处
The ballistics of 17th Century musket balls
发问:物理原理中西是一样的,为什么明朝人没有注意到合口火铳的这些缺点?明明这是只要工匠或前线兵士射击多次就很容易发现的问题
楼主:
helldog (妈宝地狗)
2023-11-27 19:01:00可能跟战术有关,当时洋人不在意命中率,在意的是更快的开火;明朝反而要求“合口”,子弹入管,用杖捣入略涩,他们觉得子弹与枪管有这样的紧密度,射出去才有准确率吧。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3-11-27 19:03:00一楼,很有可能明军喜欢用散弹,这样杀伤范围大,在野战对骑兵攻击命中率也会比较好一点!!是散弹的话,自然不会合口!!!
印象中三眼铳是预先装填好 防御时近战兼战锤用而明军和同期西方军队 火枪的接战距离推测差异纪效新书 卷18 鸟铳打靶距离是80步 卷15 鸟铳单发装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3-11-28 08:54:00这兄台自己查的?如果是,真要付出敬意。我喜欢这种考证文。我对你印象,最初就是写这种考证,我觉得很好很强呀为啥后来写一堆我觉得满科科的评论,比如前一阵子跟我讨论... (笑)
作者:
fw190a (las)
2023-11-28 10:31:00重量损失表格跟你叙述相反,用参考资料却不尊重对方研究内容与结论,自己生一套
楼主:
helldog (妈宝地狗)
2023-11-28 14:42:00你不觉得是作者把两个数字弄颠倒了吗?20.4mm射出的弹丸,明明比较圆,损失的重量明显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