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舰队决战之梦(1)

楼主: fw190a (las)   2023-01-06 19:03:03
※ 引述《PAULDAVID (oops)》之铭言:
: 如果简化为只有两国场上竞逐 那麽就会变得像赛局理论~
: 决战只有在双方合意下才会发生(当事人很可能合意却极不乐意) 反之则否
: 决战有利的一方倾向造局逼对手接受 不利的一方倾向破这个局或磨耗对方的有利条件
: 绝对有利的硬碾(或者威吓就好了) 绝对不利的只打破交战(1812英美海战)
: 另外这既然是赛局 那么囚徒理论也会发生(虽不是海战 但1915~1917西线陆战很像是)
: 如果往开战之前的阶段看 限缩到无畏舰的军备竞争
: 发展战斗舰这种装备是比较偏向决战目的 鱼雷艇驱逐舰海航队侧重非决战战斗(初出时候啦)
: 早在飞机之前大家就已经尝试干掉战舰 试很多遍了 战舰无用论根本是老掉牙
: 打从前无畏舰时代就一直在谈在做 但就像赛局显示那样 不管你想或不想决战
: 你至少都要有决战对策 看是你直接叫阵决战硬碰硬还是绊几脚等对方弱点再上
: 不需要决战对策就跟超决战一样是极端情况 所以它在历史冲突中也是较为罕见
: 通常就算事后决战没打成 通常你都得先预备它发生的可能性 整个无畏舰时代也就离不开战列舰
: 直到海航队出现…不….直到它整个体系成熟之前 所有的挑战者最后都被纳入战列战术的麾下
: 辅助战舰而不是取代之 亦即说大家其实都有在准备决战 只是决心程度高下有别而已
: 至于说日本人在二战陷入的误区
同意这篇,想补充个不冲突,
但角度比较刁钻的想法。
这串里面,大家共同认知的前提似乎是,
各国海军都接受并追求决战是重要的战略行为,并围绕之计画了相关行动。
但实际发生的情况却不是决战成为常态,而是越来越稀有,
为此引入了赛局以及科技发展等总总因素,讲述一个典范的过时与转移。
甚至以一种批评的姿态评论著,谁太僵化或太执著于决战,
又有哪些举措策略是因为过度依赖决战思想,而产生的无效率。
如果挑战这个前提看看。
有没有可能,决战思想本来就是个,心态面的东西,
而且还是个尴尬的,能说不能做,缺乏具体执行操作面的东西。
因为决战的前提是对方也想决战,
想要决战的一方,能做的积极准备,是在造舰和装备开发上,
以及心态士气宣传上。可是策略上呢?
极少数的,由最高层拍板,围绕决战规画的操作,
搞出复杂的诱敌计画,
也仰仗着高层的想当然尔,和美好预期,
最后往往受挫于现实以及情报泄密。
照理说这是与决战策略配套的东西,但却恰恰是教条最无法指引的范畴。
对于执行着并非决战行动的中层指挥官,
决战的教条反而可能是一个拘束器。
因为除非上级明确给出决战的相关规划,
中层反而更多顾虑,因为期待着决定性的战果由决战完成,
所以自己的行动只求操作不失分。
结果往往是,(类)决战想发生,要马是意外,要马是更高层政治的介入,
逼海军去打它们按照正常操作不应该打的仗。(当然也因此打输能卸责)
可能,决战相关理论真正应对的应该是最高政治决策的层级。
但讨论军事策略的侷限性导致,
追究到政治层面规格的目标时,就会发生断层,
即使清晰指出政治如何指导军事,但中间的转换,
以及政治又应如何评估战争,
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块空白,需要一个难以出现的统一理论。
马汉到最后也只是提出一个,敢打敢战的重要性,
但把这个任务作为教条,要求在军人身上,
却会产生一种矛盾。
要勇猛能莽,又要老谋深算。
但谁负责莽谁负责算,又搞不清楚,只能让军人自己精神分裂。
政治人物理想中该会算,实际上只会莽,
海军高层理想中该会莽,但体现的却是算。
: 这个议题可能要加入技术发展”节奏”比较好讨论
: 战斗专用舰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各种低阶新装挑战 无关飞机 早在那之前数十载
: 只是英美一半因为经验另一半受到战前经济与开战败退制约
: 实务上都在打”确保自己去决战时稳赢”的前卫作战
: 而且备战扩军时也以前卫舰艇为优先 不再诉求(战前预想的)平衡建军
: 日本则是在各方面筹码落后的情况下入场
: 加上过往几次全国压身家凹单凹到赢麻的经验
: 导致他们会往偏短期偏决战的策略投注过多心力
: 反之在次要战局与军备上又捉襟见肘 如果不真的开打还没关系
: 但他们底最薄又最想一注翻身 很容易自己把自己逼进绝路
或者说,日本更崇尚决战,也因此更想稳赢。
但在这种环境下,却可能反向催生出各种实际上回避决战的方法与理由。
也就是,嘴上和脑子里都想着决战,但潜意识里却是回避决战。
怕死吗?不一定。也可能是展现专业的方式,甚至是理性思考的体现。
问题是中层的理性思考不一定能构成大局上战略最佳解。
这本来是应该由教条来指导克服的东西,但教条本身引导了一个矛盾的方向。
从类似马汉的历史审视视角,或许也会觉得,日本应该多尝试硬拼,
虽然输面大,但会比用半吊子思维跟美国卷入消耗战,还来得有机会点。
可偏偏越是信徒,越难执行决战策略,矛盾到趣味的程度。
或许这样说法有助于在装备还有国力差距以外,
解释日军在二战中的矛盾行为。
日军舰队敢拼但拼一半就见好就收的习惯。
~
我这篇也很多想当然的部分,有什么反驳或反例欢迎指正与补充。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23-01-06 19:07:00
事前规划很丰富的决战计画 一旦计画跟不上变化反而会僵化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就很容易打一半卡住而海战本身又是非常容易计画跟不上变化的类型所以一战后英国海军就一直在强化基层指挥官的自主性这是同期日美海军所没有的另外就是 当你觉得此战非赢不可时 一但战场局势稍微逆风 就会觉得不如先撤退再说 因为输了的后果太严重大概就想股票all in时遇到一点风吹早动就如坐针毡结果吓到早早吃笋一样的感觉 吧今天我跟主力决战 不是会所嫩模就是下海干活.jpg
作者: roseritter (满城皆带闪光弹)   2023-01-06 20:59:00
这个比喻好生动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经过完了)   2023-01-07 21:26:00
老游戏1942特遣舰队里面萨沃岛海战所有日军玩家都会冲进去把所有运输舰干沉,但实际上日军打沉护航的舰队后就落跑了然后这些没有沉的运输舰在未来半年内运上了维持两个师的补给和人力,把一直只有一个旅数量的日军压垮三川指挥官当初撤退原因是考虑到舰队散乱并要暂停装弹实际上应该也是元po提到的计画跟不上变化干脆撤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