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舷侧齐射炮术的发展 Part IV

楼主: helldog (妈宝地狗)   2023-01-05 15:09:50
图文版:https://zhuanlan.zhihu.com/p/596487396
英国人战术先进,西班牙人战术落后?
在现代人眼哩,西班牙人使用了当代人都觉得落伍的战术;顶者英国人的火力,操作船舰
向英舰靠近,然后依靠自家的步兵登舷,然后决定胜负。但如我在前文所说,这在当时是
正统武学,许多将领觉得,最好的舰队作战方式依然是源自于桨帆战舰的战术,如同骑兵
一样排成一个横列或一个楔形,向敌人进行冲锋,艏炮糊脸,然后登舷肉搏;西班牙人在
1582年用此战术击败了法国-葡萄牙联合舰队,自然菲力浦二世希望同样的战术能在英国
人身上奏效。
但英国人不这样想,他们并不想跟西班牙人在登舷上进行较量,他们不是极真空手道,他
们只想要非接触式打击;他们希望用非王道、旁门左道式的战斗方式打败敌人-在上风位
置与敌人保持距离,不断去轰击对手。
英国人逐渐倾向于以中队为作战单位,或者至少是以一小群战舰为一个作战单位去攻击敌
人;在战场上,英国人想办法先占据上风处,每个中队都采用纵队(line ahead)的队形,
中队的每艘船都依次前进,向敌船发射艏炮,然后转向发射舷侧火炮,然后转向返回到上
风处,把射击位让给下一艘船。
PS:这样跟骑兵回旋战术有啥两样?
https://pic1.zhimg.com/80/v2-02285fb8d35b6c90e08bca672ca01324_1440w.webp
白:英舰、黑:无敌舰队
在1588年的无敌舰队之役,英国人就是采用这样的方式,中队的每艘船接近敌人,开火,
然后远离敌人,并填装炮弹,航行的轨迹呈现8字形或圆形;这样的过程大约要一小时,
即一小时进行一次炮击。
英国人认为:“ 整支舰队(中队)应该跟随舰队司令或是副司令的座舰,或者其他任何处于
领舰位置的舰船,靠近敌舰到火枪射程之内;领舰拥有极大的作战自由,因此它完全可以
在发射完舷侧火炮之后留在原位并继续顺风航行;此时第二艘战舰会紧跟第一艘转向并开
火,用另一侧攻击敌人,从而将敌舰置于持续不断的炮火中。这种战术应该使用在敌人舰
队中最上风方的战舰上,对这样的敌舰,要么用火炮把它撕成碎片,要么迫使处在这个位
置的一艘或多艘敌舰转向,纠缠在一起,最终把敌舰驱赶到一起互相阻碍,陷入混乱。”
“ 首先,你的舰艏炮应该向敌人发射,当更加靠近敌人时,按顺序发射你的舷侧火炮,
同时战舰准备转向;当完成这些动作之后,你将冲到敌舰的前方或者可能从侧面超越他,
然后逐渐向顺风方向靠拢过去…此时,要么你的僚舰(如果你不是单打独斗的话)将会有
机会接近敌人并重复你刚才的攻击;要么敌舰可能会向你前方的海面开火,从而给你更好
的机会,用同样的战术再次冲击敌人。”
这种战术很好地发挥了英国战舰轻巧敏捷、火力强大的特点,能够在战斗中打出敌人无法
匹敌的DPS;这样的战术让当代人误会,以为英国火炮的射速特别快;乌巴尔迪诺(
Ubaldino)是这样描述复仇号的:“能够以各种方式从两舷发射炮弹,她不断开火的速度
已经比得上任何一种火绳枪。”
西班牙人不知道英国人的创新战术吗?其实多多少少是知道的;在1588年4月,西班牙的菲
力浦二世,向新任的西班牙大洋舰队指挥官、集结在里斯本的无敌舰队总司令-迈德纳-希
顿尼亚公爵的写了一封信,这封长信的内容中充斥着建议和指示,其中也包括了一条颇为
有名的、关于英国炮术的参考资讯:“可能你已预先得到告知,将会受到一份详细的报告
,内容是关于敌人安排火炮的方式,敌人可以凭借这种方式压低舷侧齐射,瞄准船壳较低
的位置,以击沉对方的船舰。”
英国人率先使用四轮炮车?
https://pic4.zhimg.com/80/v2-9fb66784fe46669321689954d96941a7_1440w.webp
右边排出偃月阵型的就是无敌舰队
https://pic2.zhimg.com/80/v2-83d2ca9ecb239cfc974ed2d3d8b3e4a1_1440w.webp
从沉船El Gran Grifón号打捞上来的西班牙大炮+现代彷造的两轮炮架
现代人的认知里还有个误区,英国人在1588年率先使用四轮炮车,而且透过绳索,让船员
们可以在舱内填装炮弹,所以才能打出如此高的射速,而西班牙人则使用落后的两轮式炮
架,他们做不到在舱内填装炮弹,所以它们只能发射一发。
https://pic1.zhimg.com/80/v2-622b2b4797d1849ffe443e80141689c4_1440w.webp
左:圣马丁尼奥号
首先,支持这样论点的人认为,在1588年的无敌舰队之役,英国人的火力投射量,是西班
牙人的三倍;根据阿隆索·德·巴内加斯(Alonso de Vanegas)上尉的估算,在清晨的
交战中,英国人发射了2,000发炮弹,而己方(西班牙人)只回击了750发;而他自己所在的
圣马丁尼奥号(阿隆索·德·古兹曼·索托马约尔公爵的旗舰)在一小时的时间里,只发
射了120发炮弹; 光看炮弹总数是这样的,但如果把炮弹总类做区分,西班牙人打光了所
有的小炮炮弹,但大口径火炮却很少发射,这是怎回事?为何这些重炮都没有发射?真是两
轮炮架的错?
然而,我们很难证明,炮架的设计能够决定火炮的射速;复原实验表明,即便两轮炮车同
样可以退到舷内或者推出舷外,尽管移动速度不及四轮炮车;当时的西班牙人和英国人没
人认为两轮炮车射速低下;最重要的是,英国人到底会不会将装载火炮的炮车推进推出,
或者在什么状态下才会这样做?
骑者大炮装弹的16世纪的炮手
现代学者认为当时炮手操作火炮的方式有三(1)即现代人所理解的,火炮发射后,后座力
会把火炮退回到舱内,然后炮手填装弹药,再把火砲推出舷外。(2)战舰出海时,始终把
火炮固定在舷侧,炮管伸出舷外;火炮发射后,炮车并不会退回到舱内,要靠炮手把炮车
拉回。(3)火炮发射后,炮手不会把炮车拉回到舱内,人们需要骑在炮身上,整个人伸出
舷外,装填炮弹。
到底哪种操作手法才是当时的常态?以当时某些图示或描述,方法三是存在的;虽然方法
三是出现在外国的商船而不是英国的军舰,但如果直接地说方法三不适用于英格兰,未免
太武断些。
而当时的军人,比如威廉·蒙森爵士反对三层甲板的战舰,原因是他认为海况不好的话,
将会很难牵引最底层的火炮;他还认为炮手们付出大量的劳动把火炮推出再拉回,只是给
大家找麻烦;言下之意,火砲发射后不需要拉回或靠后座力复进,并不存在方法一或方法
二?
与蒙森爵士同一时代的巴特勒反对艏楼的大炮后面不能设置厨房,不然会影响到大炮的后
座运动;他还认为火砲发射并退回后,炮门的盖子应当能够小心而迅速地落下,这表示方
法一是存在的?
但下面的证据证明,舷侧火砲可能是固定住的,不能被拉回或靠后座力复进;当时英国人
的舷侧火砲并不是平行排放,而是沿者船体曲线斜放,靠近船首的是斜向船首,靠近船尾
的是斜向船尾,当时英国人认为这样的摆放是个优势,因为火砲的射界成为扇型,而且就
因为四轮炮车的体积较小,所以这样的摆放才成为可能,西班牙人的两轮炮太大,所以只
能平行摆放。如果舷侧火砲能被拉回或靠后座力复进,这些火砲极有可能会撞再一起,所
以这些火砲必须固定,所以只能方法三操作。
或许一开始,使用方法一操作的火砲,仅限于艏艉楼的火炮,因为那边的空间够大;后来
舷侧火炮才变得能自由后座运动或被拉动,所以方法一、二、三可能同时并存。
to be continued
参考资料与出处
THE DEVELOPMENT OF BROADSIDE GUNNERY 1450-1650
Naval Warfare in the Age of Sail
https://nationalfundforacquisitions.wordpress.com/tag/spanish-armad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C3%A3o_Martinho_(158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