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追究大会只是用来卸责的
揆一死前出书说全部都上级的错, 也不无可能
如果殖民地沦陷不是台湾长官的错, 下个要追究谁呢?
我不觉得西方认为以少胜多是正常的
没有什么战略理论和计画是这样写的
但是, 远征军通常知道并会利用他们的优势
完全海权或至少海上和河道上自由行动, 远征军可能没很多, 但走水路机动性高, 有完全主导权
欧洲是在远程力量投射, 你怎么打也无法实际创伤他们国家本身
倒是他们在封锁你港口, 烧你沿岸村庄, 拦截你的税船会让你国本动摇
另外, 人数不是重点, 一个全年可以作战的职业著甲步兵跟封建征招的兵能比吗?
一个希腊方阵重装公民兵和波斯帝国从被吸收国邦半拉半强迫来的轻步兵战力会一样?
150艘船多少艘是充数的征用民船?
那个征招兵秋天就要回家收成了, 没有民兵能四季都在那耗
那个征用民船可能根本没火炮, 速度也追不上现代护卫舰, 船长在担心船沉了政府不赔偿
很多帝国纸上军队很多, 但实际有战力的数量要打很多折
计划阶段这些因素都会纳入考量
欧洲征服者回家说他用500人打爆几万几万人也只是听听就好
很多这些数字来源都是征服者自己写来邀功的, 他们的动机冲突, 我想不用多述
(不一定全然是假的, 但听听就好)
另外,
所有西方的大征服都有一堆当地盟友支援
印加帝国, 阿兹特克帝国, 印度, 东南亚诸国无一没有大量地方盟军
注意多少这些被地方都是"帝国", 他们本来就是征服者, 想要借力推翻他们的阵营很多
东印度公司, VOC去的地方早就已经有多年商业往来
让他们知道地方派系的断层, 该怎么分化, 谁可以招降
前几串那个大破荷兰舰队的结果是明朝最后同意跟荷兰贸易 (战争主因)
(另外记得, 荷兰东印度公司不是荷兰政府, 但我简称)
因为郑芝龙本来就是支持开通贸易打发荷兰人的,只是他的声望还不够高无法主导谈判
荷兰人跟郑芝龙还是个海盗时就有往来
荷兰人也不是派6艘战舰就想打爆明朝, 他们有一堆当地海盗盟友
荷兰的计画只是要闹到明朝和他们谈判打破葡萄牙人的独占而以
战斗会发生是因为他们被包围然后风向不顺逃不掉才被打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