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arsen (carsen)
2020-12-25 00:34:34藉著大家讨论淞沪会战,略提几篇相关论文图书供参考~
鲍家麟〈列强对中国抗战的态度〉
http://140.112.142.79/publish/pdfs/06/06_06.pdf
林美莉〈七七事变之后国民政府走向对日决战的时局判断〉
https://www.drnh.gov.tw/var/file/3/1003/img/10/163456254.pdf
这两篇论文都介绍当时的外交谈判发展情况,蒋中正委员长与国府面临的外交
处境十分困难。欧洲接连发生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重新武装莱茵河区、
西班牙内战爆发等等冲突,使得欧洲局势顿时紧张;而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
不愿意介入欧洲与中日纷争,国际局势愈加诡谲复杂,使得国府于1937年能够
获得的实质协助反而较多是来自德国与苏联。
李君山《上海南京保卫战》
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CL-001625420
苏圣雄〈蒋中正对淞沪会战之战略再探〉
https://bit.ly/2ttoqax
李君山先生的这本书是扩充自原先的学位论文〈论抗战初期京沪地区作战〉,
苏圣雄先生的论文在板上有提过,都探讨抗战初期淞沪会战的发展过程和影响,
也都有一部分涉及到外交谈判。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0-12-25 00:40:00推
推 记得当时因为中国内战 国际上好像有禁运中国武器?
作者: darksnow 2020-12-25 03:28:00
禁运在1928年就解除了
德国要不是后来变希特勒当家其实真是中华民国的好朋友抗战期间德国好像也没有给日本多少实质帮助战间期的中德合作因为纳粹执政及抗战爆发而中断实在可惜更正 纳粹政府对中国也贡献不少但终因亲日立场中止合作
纳粹政权只是要便宜物资而已好朋友是过誉,一旦物资运输线受阻立刻转头跟影响原料产地航线的日本合作东方对纳粹政权意义就廉价物资备胎而日本是买美国钢铁石油以建军啃中国那孤立作为背后也是自身利益考量淞沪有美国民调呈大部分同情中国但无意介入改变现状. 批评日本是美国信念理想所致,但继续卖资源给日直到入侵南洋成局,狠狠踩过西方红线.当时美国毫无海外世界警察心态只要别动西方海外利益 黄种内乱 反而能获益于”战争景气”. 就像东方在一战明显也获益于一战战争景气.
其实老罗斯福开始,就已经把日本当太平洋区的潜在对手了,英国倒是有段时间把日本当在东亚牵制俄国的小弟。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莱茵哈特)
2020-12-25 23:42:00我读过李君山那本书,大推
英法当时也在享用中国的资源 但对日本侵华就只是嘴巴喊反对却缺乏实际作为 相对之下德国真的好太多了 国民政府在当时艰困复杂的外交环境中能先后争取到德国苏联美国的大力相助真的不是后人想当然耳那样简单
纳粹德国没什么帮助。英美援助很关键的是稳定金融货币。不过抗战前期援助最积极的还是苏联。
抗战时纳粹德国已逐渐倾向日本 但战间期的合作贡献不少
作者: darksnow 2020-12-26 09:36:00
战间期的合作实质是弱者互相取暖,中德易货除了互补有无它很重要的意义是直接以法币和德国马克以特定汇率折价跳过了使用国际通货(英镑、美金)交换的媒介,节省的外汇对外销弱势外汇存底少的国家是很重要的救命绳所以几十年前黎东方写的近代史对纳粹德国其中一罪讲的是纳粹意图取代英美创造以该国贸易体系为主的国际架构
作者:
immmy (immmy)
2020-12-28 17:24:00抽空转弯看了鲍家麟那本,对这位学者的贡献只能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