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不是问为什么出现流镝马,而是为什么日本出现射骑才是
流镝马只是武家训练射骑的一环,而且是低阶入门款是用来熟悉在马上射箭的操作
日本古来的各种知识与技术,多因为中央衰退及战乱而荒废。在日本历史常看到“○○
故実”这种东西,通常都是因为某专门的知识或技术已经流失,所以从故人的日记、笔
记、文书资料中试图还原或重建
一般这类文武【故实】常会被垄断成为某某家的家业
现在的流镝马也是小笠原等旧家从古早流传的知识中重建出来的,跟原始的有几成像?
从“多贺高忠(1452~1486)”所著之‘高忠闻书’中
一 三物といふは、流镝马、かさかけ、犬追物、かけものの事なり、但近年
は流镝马まれなる间、大笠悬かちだちをも云也、
一 五物と云は、流镝马、笠悬、小笠悬、犬追物、かちだちの事なり、
流镝马=固定靶
かさかけ=笠悬=有大、小、远笠悬等不同大小、配置、距离的固定靶
犬追物=追射活靶
かちだち=徒立ち・歩立ち=弓尽马亡时的徒步战斗
从中可知流镝马是初级射骑、笠悬中级、犬追物乃上级训练,这类传统的武家训练随时
代与战法的变化佚失。现在流传的流镝马只是重建仪式化后的遗产
※
日本没有太多骑兵(有资格与财力拥有战马),下面借个江户时代的示意图
虽有时代差异但传统上武士郎党(从者)的组成差不多是这样
https://imgur.com/EL4Fb2f
侍(专业)>足轻(战斗员)>中间(身分介于足轻与小者之间)>小者(下人)
骑马的武士(小领主)、徒步的徒士(侍)、若党(不一定算武士、通常指身分低、或
年轻的武士)
中间(鑓持ち、马の口取り、挟箱持ち)、小者(草履取り)
一般而言【足轻】以上才是作战单位,【中间】与【小者】是辅助、杂用人员
通常【中间】不能像【足轻】带大小刀,常负责持旗、马印、楯、牵马等军事相关的杂
役,但一般不负责直接作战。部分受重用的【中间】会成为【长柄の者】,成为持长柄
鑓作战的人员。【鑓持ち】通常解释为帮主人拿枪而非枪兵
在日本中世【中间】、【小者】通常是年季奉公,所以忠诚度有限。足轻以下有时会被
通称为【杂兵】,与侍(武士身分)作区别
平安与南北朝时代【大铠】是骑马的上级武士所用,主要为在马上使用弓箭与着重防御
弓箭的设计,十分沈重但对弓箭的防御力很高
【胴丸】原本是中、下级徒步武者所用,与大铠相比较轻量化、行动方便。南北朝时随
作战形态的转变上级武者也开始改用胴丸,并加配大铠所用的大袖(两肩的盾状物)
【腹卷】原本是下级武者所用,在战国时代被混称为胴丸,并有上级武者也开始著用也
有加配大袖增加防御力
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装备与职务,尔后进入战国时代铁炮的导入与当世具足的发展等
※
回到为什么会出现射骑,应该很难做出个确切的答案。有马又有弓就演变出来了吗XD
平安时代其实没有这么多的武士。侍本来是以武艺服侍贵族之人
贵族坐牛车、侍在四周警护,庄园盛行后有从中央下放到地方与地方豪族转化等等
但就如上面的武士与奉公人结构,大哥带小弟、这一开始并不是军队、而是私兵
在中央能成为服侍贵族的武士的通常都是贵族分家、后人,或地方上的实力者等,至少
有武艺、有能力准备一领一疋(一副甲冑&马)带上一批小弟,才能从事保镳这一行
一般作战也都是远程交战先、然后才会进入近战。就如上述的‘高忠闻书’中五物的前
四项都是射骑演练项目,但最后还是有步行近战
魏志倭人传就记述
其地无牛马虎豹羊鹊 兵用矛 楯 木弓 木弓短下长上 竹箭或铁镞或骨镞
和弓一开始(很古早)就是不对称的造型,后来马匹引入两者结合了起来。虽然有大和
王朝乃骑马民族渡来之说,但朝鲜人算是骑马民族吗?应该只是有骑马技术的民族吧
近年的 DNA 研究日本在来马的血统是由朝鲜半岛渡来的单一血源所演化。而日本人的
血统则是多方混血,主要的争议还是在于绳纹人=>弥生人的政权是融合还是取代
但其实很难有肯定的结论,只能说弥生时代的渡来人的确引入了新的物产与技术。东日
本有骑术与蕨手刀的虾夷人与北海道的阿伊努族之关联似乎都无定论
连邪马台的确切地点何在都只有一堆假说无定论了,原本传说某某古坟是某某天皇陵的
近年考古多半也都对不上边
要深究日本的射骑演化,得出就是这样演变来的感觉上很有难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