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谡应否为该次北伐失败负全责

楼主: saltlake (SaltLake)   2019-11-11 03:34:08
: 推 milk7054: 马谡可能安排后来被处死的李盛跟张休等人守山下汲水道 11/10 13:01
: → milk7054: 但因为是指挥官,下属防守不力还是被连坐处分 11/10 13:02
: → milk7054: 纵使马谡照诸葛亮意思,后方高翔失守列柳城,也断退路。 11/10 13:07
: → milk7054: 北伐失败帐都算在马谡身上好像怪怪的 11/10 13:07
: → saltlake: 高翔失守列柳城是高某的责任。马某派人守汲水道以保本军 11/10 15:45
: → saltlake: 巩固却失败,那是马某的责任。不能混为一谈 11/10 15:46
: → saltlake: 诸葛用了马某确出大毗漏,诸葛也自请与领处分 11/10 15:46
: → milk7054: 我哪有混为一谈?我推文写的明明就是北伐失败的责任 11/10 16:18
: → milk7054: 连箕谷的赵云疑兵都被识破,第一次北伐失败全线皆输,不 11/10 16:33
: → milk7054: 是只输街亭 11/10 16:33
: → milk7054: 假如用旧将魏延、吴懿守街亭遇到张郃五万步骑也照样撤退 11/10 17:02
: → milk7054: ,差别只是可能不舍水上山,陈寿老爸可能不用剃光头罢了 11/10 17:02
马谡应否为该次北伐之败负全责,必须从几个方面看。
首先单看街亭之败。街亭之败是否真的让该次北伐无可挽回,抑或其实还有策略
可救,只是当时蜀军没人想到?
街亭之败,一大重点是马谡令李盛跟张休等人守山下汲水道失败。那么,这个命令
真有成功之可能? 还是面对张郃五万步骑,本就注定一触即败? 再来,是否守水道
确有很大可能维持一段时间,但该二将没做到? 然后,马谡本意是否让该二将守一段
合理的时间,且在那段期间他就能挥军冲下山攻击张郃并使之败退? 还是根本只要是
张郃五万步骑过来,蜀军继续屯于山上注定被围攻消灭? 而且山上蜀军被灭之前,他
处蜀军注定来不及救援?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9-11-11 06:45:00
最大责任在诸葛亮,他一开始的战略划太大了如果他集中兵力固守,双方打大规模野战,蜀汉方不一定会输他兵力调配过于分散,才会在马谡一败后仓促彻退
作者: chosenone (获选者)   2019-11-11 08:42:00
他缺粮吧,如果人家也跟他固守对峙不决战,还是得撤。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9-11-11 10:01:00
不缺吧,他分兵的范围很大耶,一路往凉州、一路往陇西主力在上邽对峙,而且往凉州打的还是围城战
作者: gtfour (朱兆兰)   2019-11-11 13:19:00
认同诸葛亮分兵多处的战略 才是第一次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第1次北伐时魏国缺乏准备 如果主力笨到选择固守对峙不决战那时蜀军再拨出一部分兵力 去逐一吃下陇右就稳了
作者: a435007 (阵雨)   2019-11-11 17:12:00
出师表都出版了 把饼作大可以理解 相信那时士气很高
作者: boman (暴 民)   2019-11-11 18:11:00
诸葛亮也没有怎样分兵,入陇西郡的蜀兵很少,主要是南安降蜀郡兵,问题是上邽和祁山没有攻下,按理当留下小部队看守,主力打援。不过两面难顾亦是入陇右困局。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11-11 19:38:00
"..未及遣迎冀中人,会(诸葛)亮前锋为张郃、费繇等所破,遂将(姜)维等却缩。维不得还,遂入蜀。诸军攻冀,皆得维母妻子.." 照魏略这样讲 应该是有留下小部队看守?
作者: wanters (Reset)   2019-11-11 20:25:00
马谡那路本来的目标不就是拖台钱吗 他没拖到还被打爆另一侧也没有能速攻成功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11-11 22:47:00
《三国志徐邈传》:"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徐)邈輙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 从《魏略》我们知围天水游楚的蜀军乃自南安而来 加上《魏书》记载曹叡称诸葛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 若曹叡被打脸 则魏书应不会写进去足见确有留下小部队看守?
作者: boman (暴 民)   2019-11-12 00:04:00
就史料而言,不见蜀军派人到冀城接管,游楚事上也只见南安人带蜀兵去附近的陇西郡治襄武召降,陇西南安是小郡,游楚派兵出城列阵对应,可见南安兵加上蜀兵也不会多兵,召降不了也没本钱攻。史料看三郡只降人主理,蜀军没去驻人驻兵。祁山及上邽是诸葛亮在西县居中指挥,兵力不会少,问题在祁山及上邽是曹魏防御重点,用隔援打点是否合适,这两城不可能短时间可以攻下。
作者: vwpassat   2019-11-12 02:08:00
让魏延率一万具T-850经子午谷奇袭长安,北伐才可能成功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11-12 09:52:00
蜀军没接管冀城 难道"诸军攻冀"的是魏军自己打自己人XD姜维传写诸葛亮在街亭失利后 就"拔将西县千余家及(姜)维等还" 千余家少说也近万人 所以蜀军分在天水的该有多少人?更不可能护送魏民回蜀的 皆为天水的降人 因为这代表诸葛亮身边完全没蜀兵可确认的是 魏略的"未及遣迎冀中人" 表示至少蜀军至少曾有想派兵去冀城过 难不成派蜀汉百姓去?
作者: sunchloveann (北微战神)   2019-11-12 11:40:00
应该说 马谓是犯战术错误 造成 诸葛亮的战略崩盘毕竟当时的战略是要稳稳吃掉陇西 只要马谓守住不要被打残 这个战略就成功了 结果马谓自以为很强 结果被塔杀 真的尴尬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11-12 11:47:00
魏书的诸葛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 必定是蜀军接管冀城尔后被打败才不得已退去 并非主动退去
作者: boman (暴 民)   2019-11-12 19:23:00
所谓三郡反是地方豪强向蜀投诚,在局面未定前非战略要地蜀汉不可能会派人进驻,冀城正是这类,就是南安被破也不见记录有蜀军在南安抵挡凉州军。战争是魏官军对叛军。战争是否有打还是安定模式就不清楚。地方转阵营是常态,蜀能否实质占领还是看能否挡到魏反攻。诸葛亮的战略是从一开始就错,以弱方兵力在敌境阻援打点就不实际,魏据点经营已久,就是马谡不犯错亦不一定能守得比魏守军久,临时野战工事防御力有限,所受的压力远高于守摅点的魏军。
作者: gtfour (朱兆兰)   2019-11-13 14:30:00
中国历史上有以弱方兵力在敌境阻援打点 结果成功的案例吗?
作者: wanters (Reset)   2019-11-16 23:00:00
关羽水淹七军应该算是意外? 没下雨正常打的话可能会被包
作者: boman (暴 民)   2019-11-17 18:11:00
于禁是曹仁援军,但水淹七军前未围樊城,是破于禁后才乘胜围樊城。最后是阻援不成亦攻不下点,不是成功例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