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来俄国与中央同盟国进行和平谈判条件,
但是俄国无法接受过度的领土要求就退出了和议
现在呢? 当德国圣剑一路向东挥出,他们尝到了苦果
THE GREAT WAR - WEEK BY WEEK 100 YEARS LATER S5 ‧ E8
Ludendorff's Window Of Opportunity I THE GREAT WAR Week 18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gZFsfZzQTg
这周德军持续向东发进, 在二十五日进入雷巴尔
同一天他们接近(爱沙尼亚)纳尔瓦外围
在二十七日德军抵达(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并且有一架德国飞机空袭了彼得格勒
布尔什维克的领导者列宁同意恢复与中央同盟和谈
俄国代表团在二十八日抵达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但德国人没因此停下脚步
东线参谋长Max Hoffmann说当条约确认签好字,他们就会停止战斗
在西边有个小军队每周逐渐成长,并开始参与战斗
这就是美国陆军
在二月二十六日,法军在Rechicourt附近突击德军战壕
有位来自美军第四十二师(彩虹师)的参谋长到场观战
因情势忘我起来就跳下来加入,并协助捕获一些德军士兵
他因此成为第一位获颁法国英勇十字勋章(Croix de Guerre)的美国远征军士兵
他就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上校
在这里也需要注记一下
协约国报纸都刊出美国人的飞机很快要用数量来遮住天空
但是这时点依然还没有半架美国飞机在西线
美国总统威尔森在一月提出的十四点原则尚未有任何立即影响
但这已像契子般在德国与奥匈帝国之间插下
德意志帝国总理乔治·冯·赫特林
以没有对特定的原则中作出让步的态度下勉强接受
而奥匈帝国外交部长Ottokar Czernin则友善多了
威尔森在这个月更进一步
用演说谴责赫特林并赞称Czernin
并宣布他的"四原则"是对战后自决非常认真的承诺
因此"所有明确的国家愿望"将尽可能地得到满足,而不造成国际冲突
看到了吗? 这留下很多足以讨论的空间
威尔森想要弄清楚帝国能提出什么
然而维也纳依然不接受意大利对奥地利人的领土做主张
法国对德国的主张也一样
基本上, 这和平是个假如奥匈帝国能跟德国分手的价格.
不过这不会发生
这看起来帝国已在即将到来的西线攻势中德国人胜获上赌一把
并且军需总监鲁登道夫上将正继续进行他的计画
这计画涉及从东线向西大量输送兵力
转移的部队数量比半个英国远征军要多
在此时的军力
德国在西方有191个师面对着协约国的178个师
这给了德国人自1914年来第一次有了数量优势
现在只有少量将参予进攻的师是来自其他战线
但是它们将用于宁静战区,并把最好的部队释放出来用于大战斗
不管怎样,大部分最优秀的德国师在整场大战中存在着
在1918年时其中的师已经在宁静战区休养了一年多
举例来说, 有六十八个德军西线师没有参予去年秋天的Passchendaele战役
对照之下英国仅有九个师没有
这将是全新但老练的兵力
用胡铁儿的突击战术与布赫穆勒的砲兵教义来突破战线
鲁登道夫也选用在1917年作战中最成功的军官们指挥用于攻势的三个军团
曾在卡波雷托大败意大利人的奥托·冯·贝洛指挥第十七军团
替全新的渗透战术命名 - 虽然这不是他一手创立的 - 并在里加战役中表现良好的奥斯卡
·冯·胡铁儿指挥第十八军团
曾在康布莱战役中防守并反击的格奥尔格·冯·德·玛维兹指挥第二军团
作战计画用直接突破对方防线并用运动战以及机动使敌人失去平衡
持续不断攻击著,并强化战果
砲兵将用于奇袭, 然后步兵在没有支援,无论伤亡多大下前进
对照英法,他们习惯在行动中有支援
由士官指挥基本的最小单位,群(Gruppe)有九名步枪兵与轻机枪兵组构
使用火焰放射器与重兵器的特化组会从后方跟上
新修订的教材Ausbildungsvorschrift für die Fußtruppen im Kriege (Training
Manual for Foot Troops in War)
注明"所有"士兵应该习惯使用突击组模式
鲁登道夫意识到老兵没办法像风暴兵那样立刻学会
所以他在步兵中粗略选了四分之一的量组成攻击师
这些由二十五到三十五岁男性组成,有优先取得配给,装备与训练
有五十六个师从战线撤下,用三周的时间做强力训练
首先用传统的练习来重建纪律
然后做些在长距离快速行军中做精准射击的训练
在移动中战斗,以及在实弹砲击下对模拟敌军战壕突击
飞机比去年还要多,其中数百架为对地攻击的攻击机
飞行员也接受训练了
但尽管这军队针对突破敌军防线费尽心思
在机动战这点上的发展从1914年来并没有好太多
他们有二万三千辆卡车,但是自从失去橡胶来源后
钢造轮子会把路面给毁掉
对比之下,协约国有十万辆橡胶胎车辆.
协约国还有坦克与装甲车
德国人在这里落后很多,只有几辆笨重的A7V或是捕获再利用的敌方坦克,
但后者从未大量存在过
因此这里有严重缺陷,而且他们在人力或物力上没啥优势
本周结束时三月开始了
德国人依然在俄国前进,绝望的俄国人愿意签什么都好,只要德军能停下
鄂图曼人持续向亚美尼亚前进
美国人开始在西线崭露头角,而且德国最高指挥部计画著全攻势之母
即使有许些人数优势, 鲁登道夫非常侧重于重质不重量
接下来数周将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俄国人一轰而散了, 意大利人在卡波雷托之后暂时无力化
英国高层充满不确定性
美国人在欧洲的数量还不够形成影响
机遇之窗正向鲁登道夫与德国开启, 全世界将密切关注发展
**********
德国人要赢,哪可能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