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冗额和资金节约
虽然前文提及孙承宗的编制,史实中明军兵力未必有达到。崇祯十年的时候,关外八城的
城守营和各路堡垒守军合计约13,455人,战斗部队则约为五万人,包含水营不到两千人;
山海镇不在上述数字中,其战斗部队至少也有上万人。这是在大凌河惨败、东江镇溃灭、
吴桥兵变、清兵南略、流寇猖獗之后。辽饷也涉及华北腹地的扩军,尽管我们知道天津、
京营、通州等地区的新编部队大多战力低落,己巳之变、吴桥兵变和后续清兵入塞时战绩
惨澹,皮岛和登莱则爆发大规模的兵变,扩军似乎得不偿失。[1][2]
如果明朝能提早将关外兵力裁撤至崇祯后期的员额,仅薪饷和米粮就可每年省下约五十万
两银;关内新募兵力浮滥,更显限制兵力对财政的效益。上述这般裁撤兵力、节省开支,
并不代表剩余部队的装备必能大幅改善。史实中,崇祯元年时各边镇都欠饷严重而导致兵
变,填补赤字需耗费大量资金,更遑论晚明财政其实连500万两的辽饷都显吃紧,即使有
盈余也须充作总动员决战的备用金。然而只有透过严格限制兵力的规模,才有可能打赢较
持久的战争,事实上崇祯初年也确实曾有过这样的政策规划,只是在清军入塞后被完全打
乱,崇祯四年后开始财政严重崩溃。
牲畜数量与成本[3]
前文推估的编制中骑兵约一万六,由于军官有比较多马,士兵也是每五人就有一匹驮马,
粗估骑兵需要两万两千匹马。步骑合营的步兵每营若用65门两百斤的小炮,则需约130只
骆驼;六个营共780只骆驼。
火攻营每营用八门五百斤的重炮,每门炮用四匹骡牵引,共32匹;每门炮备弹四百发,共
计3200发,估计每发炮弹火药各两斤,可用58只骡子载运。十个营共计900匹骡。
一个车营装备四门千余斤的红夷炮,每门可用六头牛运输;每门备弹三百,炮弹火药各四
斤,可用44匹骡牵引。十二门七百斤重炮,共需1350匹骡。其余64辆车,每辆需八匹骡子
,总计512匹骡。[4]
上述数据合计可得约三万头马骡牛驼,虽然仍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至少是比天启二年茅元
仪草拟的编制少了许多,勉强压到当时明军能负担的范畴之内。
武器成本[4][5]
火器的成本是浮动的,然而如果我们用旧款鸟铳的成本当作单位,可以大概知道其他火器
的成本是旧款鸟铳的几倍,整理估略如下:
三眼铳/鸟铳/噜密铳/斑鸠铳/灭虏炮/佛朗机+子铳*3/发熕/战车
0.3 / 1 / 2 / 5 / 7 / 15 + 1.2 / 42 /18
如果拿孙承宗原本编制的车骑火营,用茅元仪给出的汰兵草案推估为编现比七成,可得:
19600挺三眼铳、2200挺鸟铳、1100门灭虏炮、2150门佛朗机(子铳X3)、1076辆战车。
换算后约等同近七万挺鸟铳的成本。已知这个人数在天启中期是有达到甚至一度超过的。
前文推估的编装中,12门红夷炮可以是从海里捞来的所以不计算成本,如果鸟铳都改用噜
密铳,并算上在关外八城加装约九十门重炮,则等同七万余挺鸟铳的成本,比原本还稍高
。倘若所有火铳都使用斑鸠铳,则成本更将凌驾于十三万挺鸟铳之上,稍显过于高昂,制
造大量斑鸠铳可能也会面临一定程度的困难。发熕如果内膛或整个炮身改用铁铸造,成本
可以压低一些,并可增加到七百斤重。[6]
这只是武器本身的生产成本估计,没考虑到各式零件、弹药或其他成本。不过从上述可以
知道,明军如要达到较高水准的火力,其成本将大幅上升,尤其是晚明的新式火铳造价远
高于同时期欧洲。前述要裁减大量兵力,显然是调整武装的必要前提。[5][7]
考虑到皇太极时期,后金数次绕道攻击长城,晚明仅梳理关外兵马恐仍不足,然而关内兵
马应如何整顿?这是接下来可以讨论的内容。
[1] 辽东巡抚方一藻题本
[2] 《晚明辽饷研究》;《崇祯朝蓟辽兵变与饷税重整》
[3] 相关数据参考〈欧洲沉船与明末传华的西洋大砲〉;'The Furie of the
Ordnance': Artillery in the English Civil Wars;Dutch Armies of the 80 Years'
War 1568–1648 (2)。本文计算的所需驮兽数字有稍微高估,比如说两千斤的火炮不需要
用到六头牛。
[4] 《明代战车研究》
[5] 重火铳对比轻火铳的成本比例,可参考The Dutch Army and the Military
Revolutions, 1588-1688;The Social History of the People of the Southern
Counties of England in Past Centuries;Why did Europe Conquer the World?。不同
武器之间的比价,可参考板上#1KLp2BcA、#1N3vDEgA,以及〈发熕考—16世纪传华的欧式
前装火炮及其演变〉、〈万历后期的盔甲厂与王恭厂─晚明中央军器制造业研究〉等等。
部分数据很浮动且不明确,这里只是做一个参考。
[6] 〈明清独特复合金属砲的兴衰〉
[7] 可参考上一篇的附注。另补充The 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 and the ‘
Military Revolution’;Ironsides: English Cavalry 1588–1688;以及对岸网友的讨
论与翻译:https://tieba.baidu.com/p/3616652630;
https://tieba.baidu.com/p/1329774486;https://tieba.baidu.com/p/132981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