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的野望
波兰在一战结束时,在协约国的支持下恢复独立,然而其领土宣称立即受到各方向的挑战
。在东南方,位于加利西亚的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对利维夫提出主权声张;在东侧,苏俄
红军潮水般涌入白俄罗斯与乌克兰,向波兰推进;在西境,战败的德国仍欲尽可能保有领
土。
此外,波兰在复国的时候存有不同的政府与军系,其整合亦须耗费不少心力,更别提历经
多年战火,国土残破不堪。
由于与红军相隔,波军最初面临的挑战,来自于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陆军,后者的人员多
半源自于奥匈陆军,素质不差。波乌战争于1918年十一月爆发后,逐渐演变为大规模的武
装冲突。
尽管波兰军于1919年二月完成利维夫的占领,却仍面临国内百废待举的困境,其军队的人
力、组织与军火都不足以彻底压倒西乌军队。就在此时,出现了能够左右战局的变化──
在法军的主导下,西线的波兰裔官兵凭借铁路穿越德国抵达波兰,这批部队因为身着法军
的蓝色制服,被称为蓝色军团或哈勒军团,哈勒是其主将的名子。
蓝色军团受过法军训练、使用全套法国武器,对草创期的波兰陆军中来说不啻雪中送炭。
在波军逐步动员与整编,并取得蓝色军团奥援后,终于在1919年夏初大败西乌克兰陆军,
迫使后者向东南方转进。由于西乌军队的军械来源侷限于相对友好的捷克,五月份的败北
导致军火来源被切断,造成补给困顿,六月份的局部反击也无法扭转战况,最终西乌人民
共和国只得跨过兹布鲁奇河,与聂伯河流域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整合。
波兰在加利西亚的决定性胜利,确保其解除立即性的威胁,得以进一步实施内部的整合与
强化,并寻找继续扩张的机会。西乌克兰人民军虽遭击败,毕竟败而不溃,旋即对乌克兰
东部的局势有显著影响──这支七万人的精兵比起东乌原本的三、四万杂牌军,实在强大
太多了。
匈牙利苏维埃的挣扎
1919年春,成立不过数月的匈牙利民主共和国由于内政动荡,不少原本属于匈牙利王国的
领土也被协约国划规邻国,愈发难以压制汹涌的民怨。共产党于三月成功透过与社会民主
党结盟,组成新的社会党并夺取政权,改国号为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匈牙利共产党一直在与莫斯科联络,并听从列宁的指令──他们全然的莫斯科政府,不疑
有他。在列宁的指示下,匈牙利的新政府甫成立就开始清算前朝人物,并且对社会民主党
人进行大清洗。
由于其掌权奠基于同时拢络民族主义者和社会底层,匈牙利政府的实际掌权者,名义上仅
为外交部长的贝拉˙库恩,一方面在国内推动国有化政策,一方面宣扬绝不割让领土给捷
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库恩更坚称倘若罗马尼亚有难,列宁绝不会袖手旁观。
匈牙利苏维埃政府建国后,力主推行全募兵制,声称可在不征兵的情况下阻止协约国阵营
夺取己方的主权宣称疆域。尽管如此,由于应募者众多,匈牙利红军从1919年四月初的两
万人,半个月内即扩充至五万人以上。
罗马尼亚在四月中旬受到匈牙利攻击,但轻易击退了对方并随即发动大规模攻势,其目标
是迫使匈牙利承认协约国的主张,并打消匈牙利的威胁──罗马尼亚此时夹在匈牙利与俄
国的共产党政权之间,深感不安,计画优先击败两者之间较弱的匈牙利以巩固自身处境。
匈牙利军队虽然有不少奥匈帝国时期的老兵,其组织与武器业已在一战中蒙受严重耗损,
苏维埃政府的红军是临时重建起来的,实力有限,在四月的交锋中一败涂地,只能靠外交
手段换取停火。协约国在此时同意了匈牙利的条件,施压要罗马尼亚接受停火协议,后者
的部队于是在五月初于蒂萨河暂停脚步。
匈牙利却不是真心打算放弃对外收复故土的计画,因为若不保持鹰派主张,国内的民族主
义者势必群情激愤。库恩在积极谋求军事整备之余,决心打击实力更弱小的捷克斯洛伐克
,以夺取斯洛伐克并传播共产思想。为此,他期待德国会拒绝接受协约国条件而重启战端
;意大利与塞尔维亚的矛盾会导致协约国内斗;以及列宁会从乌克兰方面军派兵牵制罗马
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