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伴随着"仇恨的风"这种针对性的攻击, 和集体无差别式的战略轰炸
相比下更有效, 而后者虽然在破坏物理上的工业产能和运输效率效果着重, 但在摧毁敌方
战斗意志上只会造成反效果.
这里就再补充几个例子吧:
1. 北越
在越南期间美军依然有人主张要用消耗战的方式, 用战略轰炸去瘫痪北越的战斗意志. 但
他们显然忘了二战的教训, 北越将士和平民就像当年的英德一般, 对抵抗美国侵略者的意
志更强.
与之相反的, 北越和越共却非常有效率地发动大量的刺杀, 1959年总共暗杀掉250名南越
军官, 次年死于暗杀的人数就窜升到1400多人, 在往后12年持续不坠. 北越很快就发现,
比起在大街上把敌人连同无辜老奶奶和小孩一起炸死, 潜入南越军警家中并在他们卧房内
把他们一家都做掉, 对敌人的士气打击更巨大. 许多南越政府军队高层对此都惊骇莫名,
深恐自己成为下一个目标, 也影响了他们抵抗的意志.
这里有另一组对照组- 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塔利班和盖达虽也使用暴行, 但他们使用暴行
工具的手段却相当拙劣, 效果也适得其反. 一位北越高阶指挥官在多年以后接受美军访问
, 他认为塔利班和盖达犯了两大错误: 一是杀人没有特定的具体对象, 多半是以自杀炸弹
和汽车炸弹攻击, 二是他们攻击美国本土, 给予对手出兵的道德大旗- 而这两点都是当年
北越部队小心避免犯下的错误.
2. 爱尔兰共和军
如果看过二十年前的 Michael Collins传记电影, 那应该对当年爱尔兰独立战争有些印象
. 在历经1916年壮烈但徒然无功的复活节起义后, 年轻的连恩尼逊老爹和 Richard "dick
" Mckee等人体认到正面武装对抗大英帝国无异以卵击石, 实在没有多少成功的可能性,
但透过先干掉为英作伥的"爱奸"- 爱尔兰皇家警察和官员- 以及那些英国特工- 去打击敌
人士气可能是一条可行方案.
于是在1919-1921年间, 这个暗杀小组在线人帮助下, 成功地完成一连串的刺杀任务, 矢
志解放祖国爱尔兰的杀手们在对手的床上, 咖啡厅, 买报纸的路上和车内干掉一票爱奸和
英国特务, 严重地打击了对手士气, 也大大振奋了爱尔兰民心, 甚至愈来愈多爱尔兰警察
开始对效忠伦敦政府动摇了, 并决定暗中向这帮反英的同胞通风报信. 最后英国终于不情
愿地体认到, 爱尔兰事务再也不可一昧用武力解决, 为不久后的英爱谈判奠定基础(当然
也伴随了一战后英国人心厌战内部焦头烂额的因素).
北越和爱尔兰当然不只是靠暗杀打败他们的对手, 但就打击敌人作战意志上, 以上这两个
例子或许很能解释为何他们成功了, 而战略轰炸和无差别攻击却总是无法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