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关于精兵政策

楼主: eszerfrm (smallchu)   2017-09-27 01:05:46
※ 引述《jimmy5680 (梦想会飞的企鹅)》之铭言:
: 题外话,塞克特认为二十万精锐即能应付短期决战,虽然这个观点显然有问题,但是如

: 是二十万精锐德军,让国府拿来对付侵华日军,感觉真的可以把日军打爆耶,看来六十

: 德械调整师的计画真的可行?
要看是什么年代的德械师
1930的德械跟1938年的德械其实体质上有不小的差异
上面是题外话我就简略带过就好
以现实层面来说,国府当年不是没这个计画,是战争来的太快,变成没准备好就早早投入
战争
当年国府的德械师起源其实是教导总队,理论上若是没有提前跟日本宣战,会以教导总队
为中心
,使德械师再整编扩大才对.......
民24年计画分三批整编训练30个师,结果最后只有36师、87师、88师及教导总队属于德械
编制而已.....(部份原因也是德国对华政策改变)
就当年德国顾问而言,是建议国军维持以常备60个师的精锐搭配组织制度就好,倒是与赛
克特的理念有点像......(废话,就是赛克特本人阿!)
简短归纳重点,
若要国军有计画中的三十甚至六十个师的德械师,
保守推论
1. 战争延后至1938年后开打(让国军有时间至少整编训练三十个师)
2. 国军没在这期间跟德国决裂
二者缺一不可,偏偏现实层面却都不可行,我们知道西安事变后老蒋被逼着打日本,也知
道因为阵营问题我们与纳粹德国断交.....
话说,
这是我很爱的网站,推广一下xD:
里面有德械师装备,与纳粹德国时期的德械有相异处
http://www.chinesefirearms.com/110108/articles/gc.htm
小小补充,
若是真的有二十万德国来的帝国师,要祈祷上海战役不是拿去跟舰砲绞肉......
作者: ChoshuArmy (长州军阀)   2017-09-27 08:48:00
所以问题在于日帝管不住自己+光头自己冲过去
作者: jason748 (傑哥我要)   2017-09-27 09:16:00
再拖其实也只能拖个一年吧
作者: snowduke (雪 鸭 子)   2017-09-27 10:10:00
有文中所说运筹帷幄竹节章的图片吗??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9-27 11:10:00
德国开战时间,跟中德断交没有必然关系史实一直拖到194107德国与汪政权建交国府才与德国断交。初期盟国根本不帮国府所以国府也不是很在意波兰西欧被强奸但德国断绝军事援助比较早。因为国府惨败松沪大惨败,让德国尚书大人决定转向。中国对于德国来说是取代苏联的资源出口地如果你败到连港口与产地都保不住。对德国来说就没啥扶植的用处了
作者: MrHeat (热火先生)   2017-09-27 12:58:00
晚点开战对日本来说是不是也多一些时间做准备?是说国军进步幅度肯定更大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9-27 13:47:00
其实可能没差,松沪实验证明,即使精锐师遇上战轰机与舰砲支援,也是一个惨字。一战后步兵水准,遇上二战海空科技...还是得用人命去填补科技代差。有舰炮环境,3个师可能打不赢半个师。可能要退到内陆才有搞头,但精华区都在沿海
作者: hyc51 (源ㄟ)   2017-09-27 14:21:00
晚点开打 兵工后勤保障会不会更好?
作者: Schottky (顺风相送)   2017-09-27 14:38:00
原来中德断交不只是因为日本一直向德国抗议,而是国府太废的关系吗...  ̄▽ ̄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9-27 15:13:00
当年国府打算一次投入多个德式调整师快速歼灭上海的日本海陆几千兵力。绝对兵力优势完全没想到有输的可能。但日军能召唤一大堆舰炮太威了。德式师不够应该不是问题。本来是要速战速决是没法速战速决后,日军能不断运输增援。精锐部队不足的问题才严重化。但即使晚1年照样在松沪打,大概仍没救。拿更多精锐调整师轮流上去被岸轰,太亏了恐怕得早点放弃沿海,往内陆多层纵深布防。
作者: goodgodgd (快叫我小白兔)   2017-09-27 17:37:00
上海是老蒋桩脚,随便弃守会让他政治声望大减
作者: darksnow   2017-09-27 17:38:00
上海在1932年一二八事件和约签订后就被划定非军事区里面只能有警察,不能有军队,但大家都知警察是cosplay会有弃守与否争议,是1937年8月国府主动撕毁和约规定如果1938年才打架,会不会选择在上海打就没那么肯定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9-27 18:23:00
选在那是认为水道复杂适合步兵为主的国军淞是太湖到上海之间复杂水域认为日军机械化部队比较无法发挥优势。
作者: darksnow   2017-09-27 18:48:00
日本机械化部队耶哈哈哈哈,一个师才几辆车叫机械化能不能先去看别国真正机械化单位是什么编装阿
作者: mattc123456c (Matt Zhuang)   2017-09-27 19:29:00
然而舰炮表示:
作者: 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无双!)   2017-09-27 20:12:00
问题是 你淞沪会战是必须打的,之前有讲过.淞沪会战前中国境内对老蒋的"抗日"是在质疑玩假的不过淞沪会战是否是国军撕毁和约我记得也是有争议.
作者: suikxptt (阿善)   2017-09-27 20:23:00
记得国府不是有向德国定了几艘U艇吗 如晚一两年这些潜艇能如期到国府手里 就算松沪战役真需打 日本舰艇也不能如史实那样毫无忌惮狂轰国军阵地吧
作者: gladius442 (实验品)   2017-09-27 20:31:00
国府跟军阀都没有运用的经验,几艘潜艇要能作战可能有困难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9-27 20:33:00
国府看日本机械化不是跟欧美比啦..是跟国府自己运输水准比....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7-09-27 20:34:00
光是战车攻击前 向步兵单位申请支援都被吐槽以肉护甲了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9-27 20:35:00
不过反正不打就政权不保,挑个看起来至少顺眼的战场是没有办法的决定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7-09-27 20:35:00
潜艇那种需要建构全套支援设施机构的东西 不大可能两三年就能形成有效战力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9-27 20:37:00
潜舰晚2年可能也拿不到,德国未必出货。晚2年它自己欧战也要烧起来了。
作者: ChoshuArmy (长州军阀)   2017-09-27 21:08:00
吓吓人罢了,重点还是在砲兵和空军,偏偏1937年没一个到位,更别提组织和征兵了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17-09-27 21:21:00
重点还不只国内声望,老蒋选择上海最大原因是,只有这里才够重要到吸引列强注意,才有可能引起列强干涉
作者: darksnow   2017-09-27 21:22:00
U-120/121两艘在1938年才开工,1940年下水,除非在1941年打仗,再早潜舰根本都没造好;淞沪要打是因为宋哲元等西北系统将领不愿意中央军系北上,没有主动空间但是再晚,有没有改变机会或空间谁都说不准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9-27 21:24:00
即使晚1年上海争取国际注意还是最佳地点。前提要打赢,如果惨败,这地点也让列强更易看到,而认为中国稳输,帮也没意义...
作者: darksnow   2017-09-27 21:30:00
要赢,把驻华舰队干掉几艘也是赢,把上海陆战队本部清掉也是赢;打法很多种,时间越后面选择越多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9-27 21:56:00
只要1种就好。重点是速战速决计画要成功。不能像史实拖到增援来,只好跟着不停加码
作者: ChoshuArmy (长州军阀)   2017-09-27 21:59:00
不过最根本问题还是日帝脑包,不然怎么会打起来
作者: kuma103t   2017-09-28 02:41:00
日帝觉得稳赢的干嘛不打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9-28 12:32:00
日本打下去时根本不知道后来会对美宣战蒋打下去时也不知道优势兵力数也会惨败大家都是走到哪做到哪。没有八奇谋略,只有凡人的应变。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17-09-29 20:34:00
我记得淞沪会战会形成 有一个说法(不确定是否为国府宣传手法) 说是为了要让战线 从华北而起的北往南打变成东往西 有利于空间撤退战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9-29 20:37:00
实际也没做撤退的后续防线...中央精锐全没了国家想要用精锐在洋人眼前短期拿胜再守。但日本增援速度与海空火力比想像中好很多。开战前就第一批上船18小时到岸,2周后第2批增援又来....1个月内第3批...只能说对手的确是不同等级的工业国。日本跟欧美比不是同等级,但中日差距更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