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论杀戮 on killing 12 杀人者的天性

楼主: roy0204758 ( )   2017-09-23 16:53:51
制约效应
二战期间, 部队一般是在固定距离靶场进行射击训练, 靶子是圆形靶. 射击完毕后, 靶位
人员会检查靶纸并回报.
到了现在, 射击训练基本上运用B. F. Skinner的操作型制约- operant conditioning.
这种训练是尽可能模拟实战环境, 要求士兵全副武装以各种实战射击姿势射击, 而固定圆
形靶改为弹跳式的人形靶- 如果士兵击中目标, 人形靶就会倒下- 也就是给予士兵即时的
回馈反应. 士兵能根据表现得到优秀射手勋章- 也就是正面强化反应(positive enforcem
ent). 得到勋章的士兵还能得到福利或奖励, 像是表扬状或荣誉假.
Peter Watson 指出, 现代接受过这种训练的士兵经常反应- 他们遭遇到真正的危机时,
就只是执行之前训练的方法, 事后才回想起来刚刚那并不是模拟而是实战. 一些越战老兵
也有多次类似经验. 美军在二战后射击率大幅上升的原因, 正是这种高度制约训练的影响
.
Richard Holmes 再指出, 用二战期间的训练方法的部队, 和用现代方法训练的部队相比,
战斗效能很低. 这个福尔摩斯老兄还特地去调查那些打过福克兰战争的英军老兵- 接受
现代方法的英军士兵完全没有发生马歇尔时代的不开枪现象, 但依据这些老兵的经验, 当
时还在使用二战方式的阿根廷部队的确有不开火的现象- 因此阿根廷部队的有效火力来自
狙击手和机枪手- 而大部分阿根廷地面部队的战果也是由他们缔造. 1970年代的罗德西亚
战争中, 罗德西亚部队对抗的是一群训练不佳的游击队, 而前者在全期的杀戮效率是游击
队的八倍- 突击单位甚至能高达35:1甚至50:1. 罗德西亚军并没有空中与砲兵优势, 却依
然能靠着优良的训练取得如此巨大的战果.
复仇者心态
"F连平时备受爱戴的连长Bob Fowler因为脾脏中弹而死. 平时相仰慕他的传令兵见状后,
转身随手抄了把冲锋枪, 愤怒地将一排手无寸铁刚投降的日军一个一个打死."
- William Manchester, "Good bye, Darkness"
平常温和有礼的绅士, 在面对至亲好友或敬爱的长官死亡, 也很可能被怒气和情感蒙蔽理
智- 而大量的战场暴力就是这样发生的. 文学或历史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例子, 甚至法律
上也有暂时性的精神错乱(temporary insanity), 情有可原(extenuating and mitigatin
g circumstance) 的观念.
天生杀手
士兵在战时的行动受环境造成, 暴力虽然会助长暴力, 但相当程度上也受先天性情的影响
-
"有一种人是天生杀手: 他们最大的满足感来自男性间的情谊, 刺激感和克服生理上的挑
战. 他虽不愿随意杀人, 但假如他能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 例如战争, 再加上他的行动也
能让他进入他本来就想进入的情境, 那他们也不会反对这样的行为. 不管这种性格是先天
或后天, 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加入了军队- 很多人又因为承平时期的正规部队实在太无聊
, 后来又成了佣兵.
但军队成员中这类人其实很少. 就算在一支小型的职业军队中, 比例也不算多, 而且多半
都属于特种部队内. 在由征兵制组成的大型军队中, 这类人几乎不存在. 其他压根不想杀
人的人, 才是军队必须说服去杀人的对象."
- Gwynn Dyer, "War"
(此君干过加拿大皇家海军后备役军人, 有军事艺术和海军战史学术背景, 也访谈过一狗
票有实战经验的老兵)
先前Swank & Marchand在二战的研究指出, 那百分之二具有先天攻击性病态人格的士兵,
很明显地在该杀人时就毫不手软, 也不会得到因长时间作战导致的PTSD. 但用病态或反社
会人格(sociopath)这样负面的词汇来描述他们并不恰当: 他们的作为就是战时士兵应该
具备的行为.
若说所有老兵中有百分之二都是这样的攻击性病态人格者也是不恰当的, 许多研究都显示
老兵不喜欢执行暴力行为的程度并不低于菜鸟. 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在男性人口中有百分
之二, 若在没有选择或有正当理由(符合他们的道德标准), 会无怨无悔地杀人. 笔者作为
一名老兵在此特别强调- 这类人其实就是拥有冷静稳健作战能力的一群人, 也是我们社会
一再歌颂, 好莱坞电影要我们相信的理想士兵的典型. 笔者为了写这本书访问过很多老兵
- 其中有些可能就属于那百分之二, 而他们在战后回国的发展都在水准之上, 无一例外.
Gwynn Dyer以他自己的军旅经验, 认为攻击性当然是基因组成的一部分, 但正常人的攻击
基因程度让他对异国的陌生人下手都办不到. 而那些曾经在战场上毫不犹豫大开杀戒的老
兵, 在平时并不会令人害怕. 他们的战场杀人经验, 与会伤害同样为公民的我们的攻击性
人格并不相干.
马歇尔的二战开火率只有15-20%的调查, 和Swank & Marchand 的百分之二这个数字并不
矛盾. 因为很多士兵是在权威下开枪, 或还在虚张声势阶段的开火. 等到韩战的55%射击
率和越战的90-95%出现时, 代表他们处在日益高效的制约情境中开枪.
Gwynn Dyer指出, 在二战期间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所有杀戮战果是那些百分之一的战机飞行
员完成的. 这数字大致也符合Swank & M chand的研究. 没人会否认二战德军空战王牌 E
rich Hartmann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机飞行员. 他自己曾说过- 80%他所击坠的敌机根本
就不知道他们当时处在同一空域. 如果他的说法属实- 应该也是事实- 那这类杀手就像狙
击手或战机飞行员一样, 经常在缜密的思考下用伏击和背后发动攻击- 他们不需要靠愤怒
或其他情绪赋予他们权力去执行杀戮.
几位美国空军的资深军官告诉笔者- 美国空军在二战后挑选战机飞行员时, 调查后发现二
战空战王牌飞行员只有一项共同特质, 就是青少年时期都有斗殴经验. 是斗殴而不是霸凌
, 真正的霸凌者多半会回避和旗鼓相当的对手斗殴. 如果读者能回想起一位青少年在校园
中打架时的怒气和侮辱行为, 然后将这种行为放大至一种生活方式, 就能了解这类人的本
性以及他们产生暴力行为的能耐.
人类的确具有能导致攻击性格的基因, 而不管哪一类物种, 最优秀的猎人和攻击性最强的
雄性都能求生存活, 好将自己的天性遗传给后代. 而这种攻击天性得以发展也能和环境相
辅相成. 但还有一个因素也会产生影响, 即具有同理心的能力- 这点也受生物和环境影响
, 而人类一定能分成两类: 有同理心和没有同理心的. 反社会人格者(sociopath)就是具
备攻击性人格又缺乏同理心的结合, 而具备攻击性人格又有同理心的结合体, 则会造就出
和反社会人格者完全不同的人.
一位老兵向笔者透露, 他认为这世界上的多数人都是像羊这样温和的生物, 不愿对他人使
用暴力, 基本上没法产生真正的攻击性行为. 但也是有另一类人就像野狼(反社会人格),
而另一类人就像这名老兵自我认定一样, 是像狗一样聪明有警觉的生物(具攻击性但又有
同理心), 时时刻刻警惕著大野狼, 和野狗(帮派和好战的军队). 而牧羊犬(世界各地的军
警)因为环境和生物本能的影响, 天生就站在上述掠夺者的对立面.
我们知道某些人是反社会人格者是因为他们出现病理或心理失调, 但心理学家对那些人格
属于牧羊犬的人却认不出来, 因为他们的人格表现看不出有病理或心理失调的症状. 这类
人往往只有在作战时才能观察到他们的人格特质, 而他们也经常处于警戒状态. 他们不会
无来由地将暴力用在错误的目标上, 但不少这类人打心底就想来一场以公平正义为理由战
斗, 正当地, 合法地发挥他们的技能对付大野狼.
心理学大师荣格(Carl Jung)用原型来称呼潜意识中那顽固的行为模式. 也许荣格是用他
口中的"英雄"和"战士"而非牡羊犬来形容这类人. 但不管用什么方式形容他们, 牧羊犬,
或战士或英雄, 都确实存在, 而反社会人格者也像上述的正面形象一样- 这非常低比例的
人具备了主动杀敌的意愿, 是国家面临存亡危机时迫切需要的一群人.
作者: hit0123 (@@")   2017-09-23 19:23:00
所以天生英雄命是真的!
作者: trumpete (流浪)   2017-09-23 19:37:00
当英雄除了技巧 还有运气成分也很高吧
作者: Victory2 (Victory2)   2017-09-23 20:07:00
很喜欢这个系列,不过读到后来有点恐怖......(汗
作者: dustlike (灰尘)   2017-09-23 23:18:00
中弹倒靶打起来的手感真的好很多
作者: st943617 (電子花車)   2017-09-23 23:35:00
难怪乱世出英雄 羊选出来的还是羊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7-09-24 00:02:00
推,这系列很有趣
作者: a435007 (阵雨)   2017-09-24 00:07:00
或许国际佣兵部队内就有许多是天生杀手的料除了钱 他们也热爱他们的工作
楼主: roy0204758 ( )   2017-09-24 01:39:00
很多佣兵可以去当富人保全领高薪但就他们就是宁可回到真的战场
作者: starboarder (星巴克on月球)   2017-09-25 08:11:00
难怪俄罗斯人鼓励打群架
作者: dreeee (Adieu chérie)   2017-09-25 21:54:00
开火率是怎么算的 战争结束之后的调查?
楼主: roy0204758 ( )   2017-09-25 22:55:00
访谈 和现场回报都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