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完抛射类武器后, 我们有必要将刺刀或长矛等非投射类武器再独立出来讨论. 第一
, 士兵若能使用更长距离的武器, 则心理上更容易杀人, 这点和投射类武器一 样有距离
上的影响. 亚历山大大帝率领的马其顿-希腊联军在远征东方时, 方阵队形使用长矛- 提
供了士兵大部分的心理优势, 同时长矛也能提供虚张声势的效果- 只是最终被火药取代.
事实上, 多数使用长矛的部队的交战过程, 也多半是威吓>推挤, 直到把敌方的士气推垮
, 很少直接戳死敌人.
第二个关于距离关系的推论, 是士兵对敌时, 劈砍在心理上比刺杀容易得多. 劈砍能回避
或不执行直接刺入敌人重点部位的目的, 达成潜意识里只是想拿手挥击的惩戒目的, 而刺
击是高度侵略性的穿入性行为. 士兵以刺刀或刀矛作战时, 这些武器就成了肢体的延伸,
以肢体穿入敌人身体是一种带有性意涵的行为, 和性行为高度相似却致命, 因此人类本能
上非常讨厌这种作战方法.
罗马人很明显认为士兵不愿以刺杀的方式作战是很严重的问题, 古罗马的战术专家和历史
学者Vegetius在一篇<不要砍, 要用剑刺>的文章提到这点: “…他们一样学习不要砍要用
刺的, 因为罗马人不但认为用剑刃(挥砍)的人只是在搞笑, 也很容易解决. 用剑刃砍杀就
算力道再大, 也很少能杀死人, 因为骨头和盔甲保护了身体的重要器官. 相反地- 就算只
有两吋的刺击, 通常也能致命.”
1. 刺刀距离
Bob Mckenna曾在非洲, 中美洲和南亚服役16年, 这段军旅生涯让他充分了解刺刀”亲密
的残暴”. 他说到:”你脑海里想到有一根冷冰冰的铁器刺进自己肚子时, 会比被子弹打
到更可怕, 更真实. 也许那是因为你看得到这跟铁对着自己来的关系.” 1857年的印度大
叛变证明了这点: 叛变被逮的印度兵恳求英军用步枪而非刺刀行刑; 非洲卢旺达的图西族
被胡图族抓到后, 甚至愿意自己掏钱买子弹结束自己生命, 而非死在胡图族人的大砍刀手
上.
刺刀带来的心理冲击如此强大, 让使用者和受害者都相当厌恶或惧怕它. 鼎鼎大名的John
Keegan 在他的大作The face of battle比较了1415年阿金谷战役和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
, 与1916年的索姆和战役. 滑铁卢战役显示, 当时的确有一些治疗剑伤和骑枪伤的纪载,
也有一些刺刀伤的纪录, 但多半发生在那些已经失能的士兵上. 没有明确证据显示, 在滑
铁卢的部队有展开刺刀战. 到了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 有刃武器- 也包含磨利的工兵铲和
匕首- 只占了1%的受伤纪录.
刺刀战受下列三个心理因素影响: 1. 大部分冲进白刃战距离的士兵, 本能上会先以枪托
或其他用法而非刺杀的方式; 2. 拼刺刀时, 出现心理创伤的可能性大增; 3. 抗拒以刺杀
杀人的情绪与敌人感受到的恐惧感一样, 因此在发生刺刀战时, 其中一方多半在刺刀战真
正开打前就落跑. 在拿破仑战争时, 大多数所谓的刺刀战, 都是一方上刺刀冲锋, 另一方
见状就崩溃后撤了. 真正双方杀到你死我活的刺刀战? 几乎没有.
英国战史学者Richard Holmes自己观察到一个现象, 就算士兵受过各种刺刀战的训练, 但
真正进入白刃战时却经常掉转武器, 把枪当棍棒用…德国佬喜爱用枪托而非刺刀, 或棍子
, 铲子或狼牙棒. 而这三样都是挥击或劈砍的武器. 接着他举了一个绝佳的例子: 一战时
威廉二世的妹夫Prince Frederick Charles问一名德国大兵, 为何要干这种事? 接着那名
士兵回答: ”我不知道, 一紧张下, 我的枪就掉转了方向.” 同样的状况也在南北战争时
期发生过: 南北双方在混战时都比较喜欢用枪托或抓着枪管当棍棒挥击, 而不是直接用刺
刀开肠破肚. 两百年来的统计伤亡资料可看出- 这是普世皆然的现象, 大多数的人类, 就
是不愿直接把敌人刺死. 对刺刀战的抗拒如此强烈, 因此战史上双方多半在能发动刺刀冲
锋的距离还是宁愿维持火线互射好几个小时.
史实上所谓的刺刀战, 多半是一方看似意志坚决地上刺刀冲锋, 另一方承受不住压力就后
撤了. 而一支拥有近距离甚至徒手作战传统盛名的部队, 往往能令敌方胆寒- 英国的廓尔
克营在各大战役中往往能让敌方感到比英国其他正规单位更大的天生恐惧感. 而这可能也
可以解释, 为何战史上瑞士人放低长矛摆出冲锋态势就能打退人数比他们多得多的奥地利
人或法国人; 爱尔兰人和瑞典士兵在齐射后发动万岁冲锋的战术能取得那么巨大的战果;
法国大革命时期, 法军士兵的训练再差劲, 只要上刺刀, 为了共和, 为了法国, 冲啊!~~
就能打败训练比他们好得多的奥地利兵团; 到了20世纪后期甚至21世纪, 英国士兵在福克
兰战争和中东的战争, 都有上刺刀冲锋接着打得敌方魂飞魄散的纪录- 刺刀如此管用, 尽
管真的死在刺刀下的人可能是0.
2. 匕首距离
用匕首杀的难度远远高于以刺刀杀人. 这种杀人方式几乎都是特种作战人员所使用- 潜行
至敌人后方再刺杀. 因为看不到脸孔, 所以和正面杀人相比, 比较不会有心理创伤. 和大
多数人的直觉反应不同, 美国陆军训练游骑兵和绿扁帽从下背部贯穿肾脏, 而不是一只手
摀住嘴巴再用另一只手拿刀划过敌人的喉咙. 割喉反而可能导致手被反咬一口, 或发出更
大的声响, 但这也反应出士兵的本能是劈砍而非刺杀.
3. 徒手作战距离
这是抗拒杀人情感最强的距离. 电影中常能看到主角朝着敌人的下巴和喉咙一拳过去打死
对方, 但这方式虽然很有效, 却不是人的本能行为反应. 最容易执行的徒手杀人战技, 是
用拇指插进敌方的眼睛直达脑部- 但这种训练方式往往导致多数受训者大为抗拒, 心烦意
乱. 这种方式太过痛苦, 也就没什么人真的考虑去使用.
4. 性关系距离
性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实在太明显到日常生活可见的程度. 美国海陆士兵习惯将他们的枪
取女性的名子, 汽机车和枪械杂志也经常可以看到这种连结: 性感女郎和性感的枪枝一起
摆Pose. 当然枪械爱好者可能对此嗤之以鼻, 但现实生活明显的影像就是詹姆士庞德拿着
手枪, 旁边是性感的庞德女郎. 性与杀人有一种扭曲的关系, 不会令人感到愉快- 但确实
存在. 一位英国伞兵告诉Holmes, 他在福克兰群岛的一次行动, 是他在上一次做爱后最刺
激的事; 以色列学者Ben Shalit则观察到一些以色列士兵射击时的表情, 只能用非常满足
地带着神圣光彩的微笑来形容. 这是一种原始的情感和解脱后的高潮满足感.
许多越战老兵都说过, 杀人就像性爱, 射击时就像高潮时爆发一样能带给人巨大的快感.
而A片里为何男优最后总是对着女优的脸OOXX- 那是一种潜意识里的征服者心理. 士兵手
中的枪就像他的老二一样, 是他宰制欲望的延伸. 而更进一步, 还能有什么方式比将阳具
插入受害者更能扭曲地达成阴暗的宰制欲望呢? 但拿枪当作性肢的延伸这件事, 依然受到
距离的宰制. 多数人即使享受射击的快感, 但要他们在这么近的性观系距离下杀人还是承
受不了冲击. 这点或许能解释, 为何最难以让正常人接受或执行的杀人方式就是奸杀- 大
多数人无法承受这种扭曲的欲望带来的罪恶感.
背杀的魅力
当近战阶段中其中一方不支后撤时, 才是杀戮真正产开的时候. 任何养过狗的人都知道.
和动物相处时, 最不该做的就是背对他们离开. 大部分的动物都有追逐背影的猎杀本能(
难怪背杀如此吸引人?), 就算没什么攻击性的狗, 看到有东西快速移动时也会本能性地展
开追逐. 而人在这方面就像狗. 另一个原因是: 追击时多半看不到敌人的脸孔. 这因素很
能解释, 为何不管是黑手党, 纳粹还是中共还是国军士兵, 在处决人时多半要把对方的眼
睛或脸蒙住. 眼睛是灵魂之窗, 如果杀人时不必看人的眼睛, 潜意识里不认为对方是人这
件事就容易多了.
这两项因素加给来, 成了战史上为何大多数的伤亡都是在追击阶段造成的背景. 亚历山大
的部队连年征战, 但受剑伤的而战死的人数不到700人. 原因实在再简单不过:
他从来没打过败仗, 也就不会发生逃跑给人追杀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