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施里芬计画存在之谜 [1]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7-09-10 23:39:23
: → x61s: 感觉这论点需要一些定义 "计画不存在"的意思如第一段所言 09/10 21:16
: → x61s: 希里芬的构想并没有被纳入军方兵推 从而得证这个计画不存在 09/10 21:16
: → x61s: 问题是更早的资料指出 "保持右翼坚强"这道原则是出于希里芬 09/10 21:16
: → x61s: 至少在二战将领回忆录(他们也打过一战)会不约而同提到 09/10 21:16
: → x61s: 如果说希里芬对一战的构想 在战前仅存在于他个人笔记本上 09/10 21:18
: → x61s: 这但是否能得证说 开战后的指导完全没受到他备忘录的影响 09/10 21:21
: 推 x61s: 因为事实上 就算是90年代以前的说法 也皆认为希里芬没有真正 09/10 21:26
: → x61s: 去规划一战 他只是在心中思考一个德国被迫两面作战时的解答 09/10 21:26
: → x61s: 而不管是小毛奇改了他的计画 还是小毛奇自己本身就打算打 09/10 21:27
: → x61s: 史实上的版本 认为希里芬计画完全没影响或完全主导 都怪怪的 09/10 21:36
: → x61s: 感觉整件事真正有现在翻盘意味的 09/10 21:39
: → x61s: “施里芬计画并非德军针对两线作战困境的解决方案” 这点 09/10 21:40
: → x61s: 只能说这段让人怵目惊心 https://imgur.com/z1XAqSX 09/10 22:00
Zuber教授认为一战结束后,当时德军为了要和政治媒体界的对手打舆论战,才把施里芬
计画拖出来当武器,要不然那本笔记根本是施里芬的女儿在一战结束后才捐给德军官方。
此外,不同学者对于德军军官的一些回忆录的解读也有争议,比如说某位军官对1900年的
德军兵推的回忆,就让Zuber和Foley教授吵翻天。
“计画不存在”的定义确实是争论的关键之一,我也不好下定论。不过无论认为计画是否
存在,基本上双方都认为施里芬对小毛奇有造成影响,问题只在于这个影响是什么?是指
施里芬任职至1905年为止的历次兵推,还是退休后在1906年写的那本笔记?还是说,兵推
和笔记是相同的思维?如果两者不同,原因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学者们争论十多年的主要
争议。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我有空再把历次兵推的概况整理上来给大家参考。
作者: x61s (x61series)   2017-09-11 00:10:00
感谢回应但 计画制定当下没有那样的兵力 并不一定是计划者异想天开计画是对未来期待结果的长期规划 不应以现有工具检视可行性危机处理才是 计画不是回到原命题 "希里芬计画与1914年作战指导的关联"“计画兵力与实际兵力差距”“一战后计画被拿去做政治运用”两点我会分开来看 因为它们对原有战史的挑战 落在不同地方对我来说 H教授以新资料揭露的希里芬 有砍掉重练的感觉"The idea of attacking the enemy’s flank and rearis a constant refrain in his military writings"比较大的冲击都是在作战指导上 兵力分配反而不是最关心的(指兵力分配与开打有落差这点 至于左右翼比例分配依然是关键看到两面作战的想定也并非计画前提 更是傻了眼 哈哈我想 之所以H&Z两人辩论兵力差距 也是因为他们要用这个差距去推敲更多希里芬著作时的内在想定。(以下掰的)如果都不够了怎么可能是两面作战的规划 → 故该计画仅针对法国战役而已类似这样... 总之我现在能嘴的他们几十年前早就思考过吧不过真的很想一睹H所谓的 希里芬military writings2012...相当新的书 50镁价格也不低 但换个角度 也可以说超值睡前看了一下 https://imgur.com/PTT6nZ9 预览断在精采处@@目前看到的都是作者对当代作战组织庞大后 总帅的指挥往往鞭长莫及(output失灵) 不精准的巡逻影响判断(input失灵)预览中倒还没看到认为冲敌人flank与rear很糟糕的见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