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ason748 (杰哥我要)》之铭言:
: 这可能涉及到架空的部分,我好奇的是,如果一战日本有派兵到西线参战,经过绞肉机的
: 洗礼,对于日陆军单兵武器发展和战术有可能产生改变吗?
: 推 Edison1174: 你看看旅顺港战斗 小兵死不足惜的战术根本40年都没变 07/16 21:44
: 推 dasfriedrich: 工业水准基本决定了一切 07/16 22:38
: 推 dasfriedrich: 而且日俄战争很大层面影响了一战初期的战术与战法 07/16 22:41
: → dasfriedrich: 只能说日俄战争时各国观战武官看到的重点都不太一样 07/16 22:42
: → dasfriedrich: 所以一战前各国陆军建军重点也不同 07/16 22:42
: → dasfriedrich: 抱歉,忘记波尔战争影响也很大 07/16 22:43
: 推 ssarc: 西线没绞成功的回来继续被绞,或是被天诛 07/17 00:47
: → LUDWIN: 前年大河剧坂上之云就有提到必须等待砲弹累积才能展开攻势 07/17 10:51
: → LUDWIN: 还提到没钱进口砲弹XXD 07/17 10:51
: 推 airasuka: 应该是消耗量赶不上工厂生产跟补给速度吧 XD 07/17 12:02
刚好看到一篇文章:
Learning from Victory: The Japanese Imperial Army Redefines Itself
(Edward J. Drea)
这篇文章是收录于2011年澳洲陆军战史会议,网址:http://goo.gl/zEPYfP
(点网址里面有底线的 conference proceedings 就有全书的pdf档案)
该论文集的主题是在谈1911年的各国军事策略,这篇是在讲日军在日俄战争结束后,直到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检讨和改革─如果算是改革的话啦。
首先要知道的是日俄战争发生于1904年2月~1905年9月,
在战争期间日军步兵伤亡惨重(占全军战斗伤亡的93%),
而在战争过程中日军因为工业能力不足,炮兵弹药不济而难以发挥功效。
接下来,日本在1909年发布了新的步兵教范,其中宣扬攻势精神乃战术之基础,
并明言战争中基础且不变的原则如下:
1. 步兵是战斗中决定性的战力,且会在不与其他兵种协同的情况下执行作战
2. 一波刺刀冲锋会决定战役的最终走向
3. 军纪是军队的命脉 ♪
4. 应强化军中的攻势精神
5. 高昂的士气可以夺取主动权
日本陆军1909步兵教范和前一个版本(1898年)的不同在于:
1. 把陆军的主轴从炮兵改成步兵
2. 把作战的关键从火力改成刺刀
3. 宣称精神战力比物质更重要
4. 加强对于无形战力和民族性的宣扬,使之成为战术教条的基础
日军的1909年步兵教范当然也有优点,比如说采纳了比较先进的松散阵型,以及让步兵
多加运用地形或工兵以便在挺进时减少伤亡,训练中还很注重炮兵的掩护射击,以及在
进攻的时候应选择黄昏,也相当注重夜战的方法与迂回的策略。
但是,尽管根据教范日军应该在进攻前尽量用火力压制敌方,但是如果没有炮兵,步兵
依然应该在没有炮火掩护的情况下单独且不受支持的发动突击,即使寡不敌众也只有往
前冲锋一途,并且即使有被包围、孤立或过度延伸的危险,步兵也应死守攻占的阵地,
绝对不能放弃刚攻占的阵地。
是的,日军在1909年步兵教范把战术性撤退的相关教学给删除了,根据日俄战争的经验
,日军发现俄军每次反攻并将日军逐出新攻占的阵地,日军的士气都会下降,因此日军
高层认为战术性撤退是不妥的,步兵只有死守或进攻,没有撤退的选项。
1910年,日俄战争中担任第九师团长、此时担任教育总监的日军大将大岛久直,在东京
召集所有旅长、团长及他们的亲信,讲解了新的步兵教范的重点:
1. 在训练和战术中,应强调国体、民族性,以及作为日军基础的地理特殊性
2. 强调动力和无形的战力
3. 除了军事专业,训练良好的单位必须展现军事礼节与惯例
4. 步兵是主力,其他兵种只是辅助
5. 攻势精神和刺刀精神是决定性的
原文的最后一句话如下:
It is but a slight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the army’s revisions to
doctrine and planning between 1905 and 1914 remained unchanged throughout
the imperial army’s existence.
日军在1905年到1914年间对于教条和计画的调整,
在大日本帝国陆军存在的期间内几乎没有得到改变。
总结:
虽然在日俄战争中打到死伤遍野,日军的思维却只有越来越鬼扯,
如果希望日军去一战西线后能够改变想法,可能会需要高度的参与才能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