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合纵攻秦之战

楼主: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6-14 18:06:09
纯粹搬文,资料来自http://goo.gl/ZORAhX 未校对,数字跟内容参考就好
战国中期,秦、齐两强东西对峙,秦军实力最强。惠文王称王改元时(公元前325年)
,秦已完全据有关中,并在河东占有汾阴(今山西万荣西)、皮氏(今山西河津)等前进
基地;在河南占有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及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等重要
关塞,控制了关中左中原的战略走廊。黄河天险几乎成为秦之内河.秦进叮攻、退可
守。各国严重不安,遂策划“合纵 ”联合制秦。秦为破坏各国的联合,亦派人四出
游说,拉拢各国实行“连横”。当时外交与作战手段结合,普遍为各国采用。各国利
害不同,各种联盟无法持久。但主要威胁在秦。合纵攻秦之战亦有多次。
著名连横鼓吹者张仪入秦后,受惠文王重用。秦派张仪至魏,游说魏惠王(即子罃)连
横事秦,未成功。秦企图以武力迫魏就范,于周显王四十七年(前322年)发兵攻魏河
内,占领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平周(今山西介休西);不久又攻占韩之鄢陵(今河
南鄢陵西北)及义渠之郁郅(今甘肃庆阳)。秦的扩张,促使各国联合。周慎靓王三年
(前318年),魏相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推楚怀王为纵长。
公孙衍还说服义渠攻秦侧背。
楚、燕暂时受秦威胁不大,态度消极,心存观望。实际出兵仅魏、赵、韩三国。联军
攻至函谷关,被秦军击退。次年秦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大败三国联军,歼敌8.2万
。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失败。
秦鉴于义渠攻扰之事,为安定后方,将打击重点暂时转向南方、北方。先击灭巴、蜀
及苴等各国(均在今四川境),占领秦岭外广大地区,再大举北进,攻占义渠25城(参
见秦灭巴蜀之战)。这样就达到了进一步“富国”、“广地”、“强兵”目的,战略
上还形成对楚的侧翼包围,为尔后南进创造了有利态势。此后,即将兵锋再度转向中
原,不断向魏、韩、楚、赵等国进攻,攻占武遂(今山西桓曲东南)、穰城(今河南邓
州)、蒲阪、晋阳、封陵(均在今山西)、襄城等城邑,将领域扩展至中原。周赧王十
七年(前298年),秦攻楚,战于析(今河南西峡),歼楚军5万,并占城邑l0余座。齐、
韩、魏恐秦继续扩张,对己更为不利,乘秦军久战疲惫,于当年联合攻秦。经三年苦
战,终于击败秦军,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归还韩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第二次合纵
攻秦之战取得胜利。
秦败后,为争取时间休整军队及孤立韩、魏,暂时停止出击,并主动与楚结好。齐为
集中力量灭宋,亦与秦通好。二十一年(前294年),秦乘楚无力、齐无暇过问中原之
际,大举进攻韩、魏。次年,白起在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歼灭韩魏联军24万(参见
伊阙之战)。数年内连续攻占韩冶铁手工业最为发达的宛(今河南南阳)、邓(今河南孟
县西)及魏之桓(今山西桓曲东南)、轵(今河南济源东南)等大小61座城邑,两国益衰。
赵国有一支训练有素、机动力强的骑兵部队,成为唯一有力量与秦周旋的国家。秦昭
王不满于称王而在宜阳自称“西帝”,尊齐滔公为“东帝”。中原各国恐两强联合,
陷于被夹击的局面。魏与赵合谋,派李兑联络各国共同反秦。著名合纵鼓吹者苏秦,
亦为燕国利益入齐游说,劝湣王取消帝号,共同反秦,使天下“爱齐而憎秦”(《战
国策·齐策四》),以便乘机兼并宋国。二十八年(前287年),齐、赵、魏、韩、燕五
国联军攻秦。五国目的不同,各有打算,进至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境),即互相观
望,不肯首攻。秦为破坏五国联盟,主动取消帝号,将前占之温、轵、高平归还魏国
,将王公、符逾归还赵国。联军遂撤走。第三次合纵攻秦,未交战即告瓦解。
四十六年(前269年),秦与韩联军攻赵,在阏与被赵将赵奢击败后,范睢入秦,建议
秦昭王实行“远交近攻”战略,以利于巩固占领之土地。秦遂将打击重点指向最近的
韩、魏、赵。三十六年(前279年)鄢郢之战中,秦将白起以水攻歼楚军民数十万,迫
其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四十二年(前273年) ,白起在华阳之战中歼魏、赵联军15
万,迫魏再献出南阳地区(今河南沁阳以南、温县、孟县;地区);五十五年(前260年
),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歼赵军45万;还攻灭西周、东周及义渠,蚕食了大片土地。
这促使各国再度联合。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魏、赵、韩、楚、燕五国组成联军
,由魏信陵君无忌指挥攻秦,在河外(今河南西部黄河以南地区)大败秦军,并尾追至
函谷关后撤军。第四次合纵攻秦之战获得了胜利。
联军的胜利,并未严重削弱秦军实力,亦未能遏止秦扩张势头。秦王政(秦始皇)继位
后(前246年),吕不韦掌权,依旧采用远交近攻方针,五年间攻魏四次,攻韩三次,
攻赵一次。黄河以北,全部占领韩上党郡,并重建太原郡(西至黄河,北至山西繁峙
,东与燕赵交界,南接上党郡),切断了燕、赵与魏、韩间联系,并在战略上造成对
赵、魏、韩三国侧翼包围态势。中原各国为打破不利局面,以图生存,尽最大努力于
秦王政六年(前241年)再一次组成赵、魏、韩、燕、楚五国联军,由赵将庞暖指挥攻
秦。秦新占区大,兵力分散,且人心尚未稳定。进攻开始顺利,深入至函谷关内,距
秦都咸阳仅七、八十里的蕞地(今陕西临潼北)(参见蕞之战)。当秦集中兵力进行反击
时,联军不支败退。第五次合纵攻秦之战失败。不久,秦王政亲政,用李斯“灭诸侯
,成帝业”、“数年之中尽兼天下”(《史记·李斯列传》)的建议,加快了各个击破
的步伐,不给各国再次联合行动的机会,合纵战略至此破灭。
: → Lordaeron: 还扯到外交去?一个函谷关挡了六国的进攻。够了吧。 06/14 13:52
看标红色的部份吧
函谷关被攻破又如何?透过外交一样能让各国满意的退兵,更强之后直接击破
函谷关的确有其效益,但军事是政治的延伸,如果透过外交让各国的政治目的
满足,还是能让各国退兵
: → Lordaeron: 子午谷的计画,从史料中己经说明了,是合理的计画。 06/14 13:53
: → Lordaeron: 魏延在汉中十几年,不是在混的。 06/14 13:54
: → Lordaeron: 假若成功抢到潼关,则魏国能做的反应就是曹操哪样进攻 06/14 13:55
: → Lordaeron: ,照第一次北伐的结论,既然能挡住进攻,陇右会自动降。 06/14 13:56
: → Lordaeron: 剩下是凉州了。 06/14 13:57
照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大军在陇右
如果潼关只有魏延一只孤军,曹魏不攻死才奇怪
如果诸葛亮把大军一同调往关中
那徐邈跟郭淮会负责把陇右反抗势力扫掉
除非魏延的战术是把自己当弃子,那当然有效
只是诸葛亮放赵云就能达到的效果,现在要牺牲魏延跟所属的部队
这叫合理的计画?
还不算两方调动后勤的难度
: → Lordaeron: 而要说蜀能直冲洛阳,也就想太多了。先过了曹函谷关 06/14 13:57
: → Lordaeron: 再来说。 06/14 13:58
: → Lordaeron: 但最少关中地区有粮,蜀的补给压力就小了。 06/14 13:58
关中地区自然有粮,但粮存在那?有多少?能撑多久?征粮体系建立要多久?产能多少?
魏延完全不用考虑,那是诸葛亮要烦恼的
拿史记的萧何故事做结尾吧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羣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
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
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
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
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
。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
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羣臣皆莫敢言。
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
一。”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侯鄂君进曰
:“羣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
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
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
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
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祖曰:
“善。”于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作者: Lordaeron (Terry)   2016-06-14 19:46:00
你是不敢正面回我的文? 拿三百年前的故事来推三百年后?秦一个打六个, 还有赢, 这就是地理影响.致于魏放三四万兵在长安给他扫平雍凉, 所以本来就有粮, 而蜀能动用的北伐的兵力, 顶多就是六七万,这样压力就少很多了.
作者: a7v333 (蠢与穷)   2016-06-14 19:54:00
你也没拿出什么文献啊
作者: Lordaeron (Terry)   2016-06-14 20:01:00
不就在上一篇了,又贴一次你比较爽?
作者: slcgboy (艾羅米)   2016-06-14 20:06:00
秦国之所以能统一 那是因为面对六国 六国 六国
作者: Lordaeron (Terry)   2016-06-14 20:40:00
有人要蜀拿下长安就可以完全打败魏?
作者: wuchianlin (chianlin)   2016-06-15 08:10:00
这是个超级奶妈的概念
作者: dx90c (DirectX)   2016-06-15 11:24:00
所以张仪比苏秦早啊?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06-15 11:34:00
是啊!司马迁搞错了
作者: leo10 (好人的宣判)   2016-06-15 12:22:00
秦灭六国是六国各怀鬼胎,拿来对比三国不太适合吧
作者: Lordaeron (Terry)   2016-06-15 14:04:00
原来占了关中被延伸到统一?不是"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
作者: gtfour (朱兆兰)   2016-06-15 18:30:00
六国一堆短视近利的 唉 可怜活该被一一击破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6-06-16 11:24:00
六国也也难看很长远,地理问题,秦是在边缘地带北中南三路都有天险可守,西部鸟不生蛋其他你说韩国不短视近利早就被其他人吃掉喝西北风
作者: chuckni (SHOUGUN)   2016-06-17 14:51:00
韩国大概就只是大一点的其他诸侯,打仗要靠人罩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