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问] 卢沟桥事件起因-由《帝国落日》一书

楼主: tenweli (tenweli)   2016-05-14 16:34:09
※ 引述《VVax (超黑心事务所)》之铭言:
: 最近开始看《帝国落日》(John Toland)这本书,
: 第二章 进军卢沟桥 ,对卢沟桥起因的记载,
: 与小弟原本教科书程度的认识落差太大,
: 想请教大大对这件事的意见。
: 小弟以自己的认知,整理书里大概这样写:
: 1.日本二二六事件后,“统制派”支持增加,“皇道派”受压抑。
二二六事件虽然看是皇道派和统制派斗争
但事实上二二六事件造成的是文人内阁的毁灭与日军军部的力量再提高。
皇道派的思想与统制派事实上不过是两个比较谁比较右翼罢了。千万别以为皇道派是什么
和平爱好者。
: 2.张学良及杨虎城挟持蒋介石。国共签署协定抗日。
西安事变的爆发的确对算个意外,但要说蒋不想抗日也不完全真切,他谈先安内再攘外,
着重剿共有其手段,但组织训练新军和空军也是针对日本。
不过当时蒋乃多方之共主型势,而陆续的,128上海事件、两广起义事件、热河战役、
长城抗战,其实国内之对日作战已形成一不得不为之态势。
只能说对蒋而言,他希望日苏在东北先发生冲突(事实上也发生了张鼓峰事件和诺门汗事
件),中国再参战,或至少蓄积足够的事力再发动这场战争。
不过就算是蒋介石没有发生西安事变,整个华北还是会陷入全面战局,而华北一旦陷入全
面战局,那蒋还是得进行主面抗战,不然也会有人取代蒋来进行这个动作。
: 3.社会主义倾向的近卫文磨就任首相。
社会主义倾向~个人觉得在中日战争爆发谁是首相并不重要,要是反对,陆军随时有权力
倒阁。
而且近卫文磨在任内实在看不出社会主义的倾向,反而有着效法德义法西斯的想法。
大政翼赞会即为近卫所主导。这也实际上瓦解了政党政治成为举国一体之体制。
: 4.七月七日夜晚,有一连日军于卢沟桥进行夜间演习,演习结束时,
: “从中国防线方面射出了枪弹”,日军开枪回击,几分钟内就结束了这场冲突。
: 5.日军接着派出第二个连与中国协商停火,正当双方都同意这是一场不幸的误会时,
: “中国又朝日军的两个连行射击”。第一次开火或许是意外,第二次的枪砲齐射就
: 相当可疑,尤其是该区的中日军队关系相当良好,这一良好关系,是透过宋哲元将
: 军和桥本群将军之间的友谊建立维系的。
: 6.第二次开枪,如果不是中国军队开的枪,那会是是共产党开的枪吗?共产党的目的是希
: 望蒋介石和日本人全面开战,好让局势有利于赤化中国?(注22:战争还没结束之前,人
: 们普遍断定是毛泽东的特务鼓动日本军官涉入卢沟桥事变;何应钦在近期访谈中承认,当
: 周恩来读过蒋介石在西安的日记后,了解蒋是强烈抗日的,周才开始密谋,要让国民党卷
: 入与日本人全面开战的局势。)
: 7.第二次开枪后,日军回击,次日清晨双方达成和平撤退的协议,但日军撤退时,又有人
: 对日军开火射击,战争再起。显然有第三方人马试图将冲突继续下去。
: 8.近卫内阁采取不扩张及就地解决的政策。石原莞尔反对增派部队到中国。
石原莞尔是不扩大派没错,但是关东军司令、朝鲜军司令连陆军的参谋本部一堆参谋也
是扩大派,所以石原的不扩大方针,陆军省部也是有着扩大派,所以7/11日五相会议根本
上已经同意增兵平津。
所谓近卫内阁支持不扩大方针,也不过是仅仅几天而已,在陆军掀起浪潮下,近卫内阁也
只能跟着起舞了。
: 9.双方再次协议停火,正当双方撤退时,突然传来一阵机枪般的射击声(之后证实为鞭炮
: 声),于是战斗再起,这一次宋哲元与桥本群亲自与会签署明确的区域协议,“宋哲元对
: 整起事件表示歉意,并保证会惩处肇事军官,严格控管部队中的共党分子”,蒋介石不理
: 会这项停火协议,命令宋哲元集结更多兵力,不过宋信守承诺,开始撤军。
: 请教大大们,这美国人作者的观点是可信的吗?
: 会不会又只是另一极端派的偏见呢?
: GOOGLE卢沟桥起因也大都是简体字的那类千篇一律见解:日本挑衅。
: 小弟担心,如果事情不是像作者写得这么极端,
: 那就得对这本书的立场有点质疑,
: 以免误信了另一极端派的教科书。
: 谢谢大家指教!
基本上争论谁在芦沟桥开第一枪根本没有意义
有没有这一枪也没有意义
因为他不像一战斐迪南大公被刺杀而引起的外交波澜演变成大战,一群日本军人看着918
事件,看着热河事件,这些是什么?
升官的好机会,和中国人打仗,日军那有败之理由?
华北一旦特殊化,建立华北政府这不就是大功一件吗!
看看石原,918事变时他还是中佐,现在可是作战部少将部长,当这种思想充满著前线和
军部以参谋本部时,没有77事变也会有个其他事变出来,光看之前的丰台事件即可知,
平津军已经是想打一仗,至于这一仗,谁挑起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冠上"惩膺暴支"
这样的名号即可。
有这种氛围的情况下,七七事变可以说是日本再一次驻地军的暴走,问题是此时内阁也无
力再加以约束军部,反而被陆军给压制,更有甚者内阁在这种浪潮下也有不得不为之感。
作者: VVax (超黑心事务所)   2016-05-14 17:06:00
有道理耶!感谢指点!这样这本书的立场是不是偏日本军方呀?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16-05-14 17:32:00
我看基本态度是反战、反军方的的半藤一利的昭和史,也是采用此观点,所以可能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通行度,然而卢沟桥事件是否为共党甚至国军方引发的,其实其实对于是否减轻日本军方的罪责影响不大,日本军可不是被中国方面邀来的,军临对方首都,擦枪走火是必然的,这场战争可不是中国特务对天皇开枪引发的更正,当时北平还不是首都,但已经是北方头号军政要地,这仗在918后是无法避免的,只是早晚而已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05-14 18:01:00
日本故意在敏感区演习 而中国先开枪 这并没有什么冲突
作者: Alex13 (提不起劲...)   2016-05-14 18:02:00
这像在形成"中日政府试图避免开战,但中共挑拨"->推给老共?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16-05-14 18:07:00
以中方的立场而言,拖越久越有利,日方则是积极求战,就算真是中共干的,日本应该也是乐见这种发展。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5-14 18:35:00
论述本身是中性,但强调这个论述就不是了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16-05-14 20:36:00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05-14 21:44:00
呵呵 都讲到东方民族哩!! 还不给个面子XD
作者: makoto888 (Makoto)   2016-05-14 23:31:00
国军当时的确打不赢日军,也难怪日军会觉得自己无敌了
作者: rockocean (大膽刁民)   2016-05-15 01:39:00
连沙皇的军队都被打到认输了 日军当然自认东亚无敌手
作者: wuchianlin (chianlin)   2016-05-15 14:49:00
可是日俄战争其实日本没赢到什么。比起实际利益更多的还是打赢列强的自嗨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