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om (gouf)》之铭言:
: 很多人认为汉尼拔连Taras一个小城的1.5个军团都攻不下来,去攻兵力更多的罗马是找死
: 但实际上,人口众多的大城,往往比一个小要塞容易攻下
: 罗马城里有十几万人口要吃饭喝水,Taras要塞只要维持那1.5个军团的粮食就好
: 罗马城在陆地上,汉尼拔可以包围并切断其大部分的补给,不像Taras可从港口源源不绝
: 取得补给
: 去罗马的陆上如果有其它罗马军团堵住路,那就再打场决战
: 反过来说,去打罗马城,是对付费边战略最直接的办法
个人认为攻城并没有你讲得如此轻描淡写
原因可说是不胜枚举,前几篇回文都有点出重点所在
最主要的原因是后勤,一支孤军深入敌人腹地怎么有胆去打旷日费时的围城战?这不需要汉尼拔或什么专业将领,有战略常识就会知道围城不可行
要短期强攻的话更是艰难,那个年代的攻城技术除非先围到守军涣散,否则要短期强攻势必要付出惨重代价,汉尼拔的军队数量已经够少了,又缺乏兵源补充,如何能用珍贵的士兵去跟死不用钱的罗马公民守军换?
再来,很多人说攻城是汉尼拔的弱点,在我看来这句话是错的。
攻城与野战不同,看的不是指挥能力,而是工匠和工程师的能力,我们说某位名将很擅于攻城,其实是他带了一批出色的工匠与工程师,或者说是他很知道工匠与工程师的重要性。而汉尼拔军中哪来那样的人才?蛮族高卢人就不用说了,就算他从西班牙带了那样的人,大概在翻阿尔卑斯山的途中熬不过就死了。所以与其说攻城能力是汉尼拔的弱点,不如说是他带的那支军队的弱点。
后人总是在文字上谈兵,觉得怎么不采取奇策?因为我们已经预见到了当事人失败才会质疑为何不出奇策,这是后见之明。
许多使后人惊叹的的奇策,在天才将领的眼中根本就不是奇策,他们只是理所当然地,选择他们看起来最有机会成功的手段。
以汉尼拔当下的处境,直攻罗马看起来会是成功机率最高的手段吗?和往南巩固沿海据点、取得母国支援、分裂罗马同盟相比?
有后者这么诱人的策略,在当下选择前者的机会成本实在太高了,谁想得到后者结局会失败?
没有分析过成功机率的奇策就只不过是愚策,那名提议进攻罗马的骑兵指挥官的想法和汉尼拔显然不是在同一个高度
实际上去玩场战略游戏(个人推荐EU4)就会了解,当你面临汉尼拔那样的条件,孤军深入腹地去进攻对方首都绝对是种找死的行为,你也会想要往南打几个据点再向母国取得支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