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军三次西征
一次打花剌子模
一次是长子西征
一次是旭烈兀西征
这有个问题 因为这样的战事横跨多个语系
蒙古军事怎么克服语言不通的障碍呢?
语言如果不通 或者没有当地向导的协助
怎么能下决策让散布各地的军队有策略的运动呢?
我们现在看地图很清楚
但对当时的世界来说 蒙古军的行进路线是否算是很大的冒险
因为很多路线其实蒙古人从来没走过 对当地情势也完全不了解
这种完全在陌生环境下进行的战争
有许多难以想像的困难
不知道是否有蒙古军到底是如何克服这类困难的文章或者是讨论可以参考吗?
蒙古人下令调动各军团,应该也是用蒙古语吧?应该不会出现语言不通的困扰。如果经确点说是占领区统治,才应该有这个问题才对。
路线不是问题的,打下一处,找向导(会发财和保命)再打另一个, 就好了.
作者:
GTHO (多龙少将)
2016-03-08 10:14:00重点是蒙古大量使用附庸兵的部分指挥会有这个问题吧。自己人蒙古骑兵当然就是蒙古语,被征服地跑出卖国向导永远不缺,蒙古自己的侦查更是常常比当地人更熟悉当地
整只军团的头应该还是蒙古人,附佣兵再怎样也当不了头,只有接受命令的份。因此如果像原PO说下令给军团,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语言不通的情形。若是军团长下另给底下各部队,有可能发生,不过应该都会准备好传译。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3-08 13:03:00〈元代的通事和译史〉收录在《元朝史新论》(1999)
作者:
kanako (我是香民)
2016-03-08 13:52:00突厥语族本身内部的差别很小,蒙古语跟突厥语也是同语系的前两次西征多半在突厥人的地区活动,语言问题应该比较小对蒙古来说指挥汉人军队的语言问题可能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