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这边发书籍心得文...这本书应该没有偏离本版内容XD
这本书是中国大陆“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有关战略研究丛书系列中的一本
主要针对德意志第二帝国在1871年诞生后,如何花了40年让自己走向一片火海
作者是中国大陆人,在文字使用上流畅好读,没什么障碍
(但台湾尚未有繁体版)
提到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略构想,俾斯麦一定是一个被反复提到的名字
作者则以俾斯麦下野前后做一个区分,并从当时德国政治、国际关系、
军事体制、社会体制等等层面切入,探讨为什么在1890年后德国会采取
那样的战略和外交方针
《俾斯麦时期》
俾斯麦掌控了20年的德国政局,他的路线简言之有
1. 一开始的韬光养晦
刚统一的德国是大国崛起的标志,此段时间要尽量低姿态,摸索和周边国家
的关系
2. 避免自己被其他大国绑死(特别是不要在结盟的关系上刺激其他大国,比如英国)
原本俾斯麦和奥匈结盟是怕奥匈因为过于孱弱而爆走,但没想到后期真的爆走了
3. 即使(被)身为仲裁者,也要考虑多边立场
4. 以利益去结合、分化其他国家
俾斯麦和另一位外交大师—奥地利帝国首相梅涅特在某些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节录一段书本的话是这样的
“其核心观点是要主动地对当时欧洲大国间的互动施加影响,使各国彼此之间的
关系都要弱于它们与德国的关系。”
至于俾斯麦怎么把各国玩弄于股掌就不说了,只能说俾斯麦的战略思维过于复杂
,他的继任者都不能完全搞懂他到底想做什么。比如当时德国和俄国之间的《再
保险条约》和两次地中海协定(德俄关系缓和的代表条约),我反复看了好几次
都看不懂。
在当时,德国本身政体和社会有诸多问题:
1. 对皇室的认同v.s.对德意志的认同
2. 照理来说是首相总统国内,但各个官员均可直上天听发挥影响力
3. 各部门常是各唱各的调
4. 德国都市化太快,新旧权力阶级未经过完整的汰换,各方可以自组团体向国家
施压
5. 国军的政治纯洁性和独立性
俾斯麦可以依靠自己强大的影响力和手腕驯服、压制、结合这些不确定因子,但有
些问题即使到他下野也还是没有获得根本性的解决。
作者对俾斯麦举出了数个缺失:一、未即时改正德国权力结构和体制;二、没有他
的衣钵继承人;三、对公众情绪的滥用而不去控制
《后俾斯麦时期》
作者对威廉二世并无好评,在此略过。
先前说过,俾斯麦的战略思考太过复杂,又没有培养自己的班底,所以接手人完全
搞不懂为什么要把外交搞得这么复杂(作者举了英国的例子凸显出,英国可能没有
像俾斯麦这样的天纵英才,但每一代的外交执掌人都很有水准)
在经过新班子的种种努力下德俄关系终于被搞烂(顺便让自己主动背起奥匈帝国的
完全责任),德国只好使劲向英国抛媚眼。但此时德国的外交水准已经大幅下滑,
节录几段书中文字
“他们很快犯了大国外交中的两个大忌:第一是在情况并不紧急的情况下却急于达成某项
协议,而不是充分利用谈判的过程来为自己谋求利益、塑造有利态势;第二,作为一个大
国,在情况根本不紧急的情况下却急于向另一个大国输诚,甚至还‘主动’考虑对方的国
内政治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谈判地位得到了迅速加强…英德之间的战略需求平衡开
始发生倾斜…英德关系反而不可能进一步拉近了。”
简单说德国已经变一个优秀工具人,公主病正妹反而不会想用心对待他
但正妹还是会时时疑心这个工具人会对她性骚扰
“德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而英国则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必然存在很深的结构性矛盾
…一般只能通过相互借重、相互畏惧、相互制约来保持一种复杂的稳定。”
因为俄法同盟成立,德国只好开始迁就奥、义两个国家,就此失去主动权
《世界政策到被包围》
世界政策的核心理念很简单—我们需要阳光下的地盘 by国务秘书华洛夫
除了对殖民地的渴求,国军内部乃至于民间,对德国的“大海军计画”开始扬
起热情,而这个热情又和世界政策理念结合,让英国非常刺目,在之后就上演
了一场和英国的军备竞赛戏码(并且让英国更加严重地认为德国就是要对她性
骚扰(误))
书中也指出,在和英国军备竞赛的过程中,海军军事预算严重排挤原本德国倚
重的陆军资源。作者认为,如果当初不和英国玩这一手(反正一战时那些无畏
舰用途也不大),把这些钱拿去搞陆军,可能大陆战场的结果就不一样
《施里芬计画》
这边会对施里芬和老毛奇稍做比较。
两位都想到两线作战的可能性,但老毛奇是“西守东攻”,施里芬是“东守西
攻”。因为在最根本的战争目的上两位有本质上的不一样。老毛奇是“创造有
利的战略态势”;施里芬是“军事胜利是唯一目标”
致命的是,施里芬是个过于纯粹的军人,脑袋想的就是怎么获胜,所以在战略
中排除了所有外交、国际关系、政治、资源等等的因素(所以才会有破坏比利
时中立的想法,然而只要破坏了比利时的中立,英国参战就是个必然结果)
以下也节录几段老毛奇和施里芬对一些事情上的差异
老毛奇:“从历史研究中汲取智慧…反对从历史上找任何现成答案或者某些普遍规律的作
法”
施里芬:“专注于数据与技术、高度强调‘实用’的军官…主张‘带着问题在历史中找答
案’…努力从历史研究中提炼出普遍性的规律…必须遵守…不可更改”
《施里芬计画》的制定到执行一直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施里芬坚信的侧翼
进攻,到后来几乎变成德军行进的常态,变得可预测。又,《施里芬计画》只
想着要怎么打一场快速的歼灭战,但这场歼灭战所需兵力、后勤补给能否根本
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小毛奇有稍做补救)
那德军将领又不是缺心眼,为什么这么僵化、照表操课的东西都没被推翻呢?
作者提供的解答是这样的
“施里芬的思维惰性…在德军内部占了上风。许多德军将领不愿去深思那些高度辩证的…
容易被简单化的、‘实用主义’的方式方法所打动”
施里芬在参谋总部任职16年,培养了自己大量的班底,对整个德军将领影响至
深(从小毛奇和鲁登道夫的反应可见一斑)。而且在当时德国已经陷入被包围
的恐惧当中,在这恐惧中只好以精神胜利法来弥补,因此如果对参谋总部的计
画有任何疑虑,都会被视为悲观分子、怯懦者等等
从外交政策、到军事战略都如斯僵化的德意志帝国,终于在奥匈的爆走下被架
上战车。
其实我们对俾斯麦的印象都是后期这些军人鼓吹出来的,他本人可能不是那么
乐意“铁血宰相”这个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