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前后海军部属分配理论依据?

楼主: fw190a (las)   2016-02-04 20:20:29
想到一个问题,来自于很久以前玩提督之决断和后来HOI的印象。
到底具体评估说,派一个舰队多少船去参予某一个行动,
或者比如分别该摆多少在太平洋或大西洋(美军),
这类的战略决定的下达,
背后到底是:
a.有一套量化的理论数据
b.根据某种教条的规范
c.司令部/参谋养成的某种默契与经验
d.单纯看行动指挥的"决心"或拉资源的能力...
因为当初总觉得虽然做了决策但是很草率很随兴,
但又很疑惑这种决策给"专业的"会怎么做,
最后就怀疑这种东西真的有所谓的专业吗。
作者: Edison1174 (Edison)   2016-02-04 20:31:00
第一个考虑的是后勤吧作业研究 促成线性规划等应用数学的发展
作者: NKN (99%是眼镜与吐槽)   2016-02-04 21:07:00
你看现在新闻都有报各国政府决策就知道了:老板的话最大专业干部工作主要是将老板的决策加以实际写成计画跟执行除了提供专业评估外 老板太疯狂提出不可行计画时要加以劝阻不见得会成功 特别是老板自认他比你专业的时候至于实际在军中干了二三十年应该要有起码的本职学能但也有可能由于军队腐败或观念落伍 被更专业的对手解决甚至被业余的打趴也有 像是武元甲就是典型业余打趴职业的基本上专业人员还是有一定能力 只是也有可能反被既成观念绑死但基于军队的法西斯独裁决策特性 "计画变化比不上老板一句话"碰上观念很新或自认天才的老板 三十年专业也得让路甚至被退休总之其实战争决策比多数人想像的草率 老板一念发起可能就有很多人要千里跋涉去送死了但这也基于战争状况流动快决策有急迫性 即断即决能力也很重要从长计议三思后行虽然很好 但不一定有足够的时间跟资源特别是"速战速决惟快不破"理论在军事界跟管理界还是很有地位有些领导者真的行事无脑但决心跟执行力强 能比计画好几年的更快解决问题
作者: srx00000 (五零)   2016-02-05 08:38:00
理论上要看战略/任务目标是什么,有了一个目标,自然后面要投入多少兵力,如何规划后勤就有个底。至于如何决定目标,就要看司令部大佬跟政客们在想什么了举个最近有提到的例子,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国查知日本的野心,为了威吓日本不要轻举妄动,于是派出了以新型战舰POW为首的Z舰队增援南洋
作者: NKN (99%是眼镜与吐槽)   2016-02-05 10:03:00
八卦是海军大臣认为应该要包含航空母舰在内的舰队去远东但邱吉尔决定派战舰 然后结果遭到日军航空战力惨杀 还被打出无导引投弹时代最高纪录命中率 邱吉尔本人都承认他被打脸到傻楼上刚好就指出一个老板独排众议派人千里赴死的经典案例啊能够比这惨的大概只有日俄战争的波罗的海舰队了
作者: roseritter (满城皆带闪光弹)   2016-02-05 11:29:00
HMS Indomitable就算跟着去 说不定只是增加火鸡数量
楼主: fw190a (las)   2016-02-05 12:26:00
也对,所以就那个时间点,提出反对的依据能够是什么?我们的评论是不是某种意义上只是在对他们以成败论英雄问题是他们到底是天才(或愚蠢)的决策者,还是单纯赌徒
作者: NKN (99%是眼镜与吐槽)   2016-02-06 18:27:00
以前我们讨论海尔赛跟史普鲁恩斯时有提过 USN倾向罗马式独裁官决策 指挥官有很大的决策权 但失败就是撤职查办至于赌徒部分克劳塞维茨也指出过 由于情报不明以致于决策都像是赌博 但孙子则强调要倚赖事前情报调查来减少不确定性但到了今天我们孙子没错但他也无法消灭克劳塞维茨的幽灵^我们能说就算一个很重视侦察的老练指挥官也可能迫于时间不足匆忙决策再加上敌我间互相欺骗 故战争还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运气成分
作者: srx00000 (五零)   2016-02-07 03:04:00
>>NKN 其实Z舰队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可以看到官僚的嘴脸The 'Singapore Strategy' and the Deterrence of -Japan: Winston Churchill, the Admiralty and the-Dispatch of Force Z by Christopher M. BellEmpires in the Balance: Japanese and Allied Pacific-Strategies to April 1942 by H. P. Willmott可以说这绝不是只有邱胖一个人的问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